美國國防部的建議臺灣省發展電子戰,「不!我要發展陸軍!」

2021-01-19 中華網軍事

  近些年,臺軍的作戰能力一直爭議不斷,除了臺灣媒體一直自欺欺人外,包括美國國防部的軍事要員都認為臺灣的軍備發展犯了極大的錯誤。美方認為,臺灣作為一個島嶼,陸軍龐大,無用還消耗巨額軍費,假如解放軍「武統」不可能重複二戰時的大規模登陸,而是依靠強大的海軍艦艇封鎖、使用飛彈遠程攻擊和信息戰、電子戰為主,以小股精銳部隊登陸、滲透、斬首的特種作戰。因此,美方認為臺灣應著重發展反導、反潛、反艦和電子戰。


  臺軍的電子戰水平目前已知的與其主戰裝備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自製水平低,絕大多數依賴進口,而且由於臺灣經濟不景氣,經費吃緊,電子戰裝備也主要配給海空軍。當然最主要的電子戰裝備沒坦克、大炮、飛彈看著霸氣!


  臺灣海軍現有的「陽字」號驅逐艦均為美國二戰時的主力艦,設備陳舊。雖然經過改進,但綜合作戰能力仍舊不足,尤其是在電子戰方面。雖然20多艘「陽字」號驅逐艦裝備有改進的WLR-1H電子設備,並把SPS-10水面搜索雷達更新為以色列的產品。其中,「基林」級6艘「武進」I和「武進」II裝備了AN/ULQ-6幹擾機、King Fen箔條發射器和「長風」系列被動報警接收機。以色列還未該級艦提供了作戰情報中心(CIC)的相關設備。「武進」III改進的EW系統則為類似美國海軍SLQ-17的「長風」系列被動報警接收機,這種系統使用了相控陣天線,具有欺騙和噪聲幹擾功能,並配有CR-210幹擾火箭發射器。4艘「賽納爾」級和4條「弗萊徹」級則安裝了Argo 690/681 ESM系統,以SLQ-31為基礎的ESM系統和SLQ-32(V)3幹擾機改進的輕型幹擾機,據說還可能裝備有以色列的EL/1040電子戰系統。此外,以上這些驅逐艦均裝備有4個6聯裝「工蜂」6幹擾彈發射架,該系統可講箔條彈發射到艦外的安全距離上,使敵方飛彈偏離目標。

「成功級」護衛艦

「康定級」護衛艦

  臺軍的護衛艦除「成功」級(佩裡級)和「拉菲特」級(康定級)外,幾乎等於沒有。「成功」I型6艘艦的EW系統為「長風」系列以美國SLQ-32(V)2的臺灣型號,對1、2、3波段全方位輻射源進行跟蹤、識別及告警。該系統還加裝了Sidekick 幹擾機和AN/SQQ-89(V)2反潛系統,包括一部AN/SQS-56中頻艦殼聲納和一部SQR-18(V)3拖曳聲納,以及WLR-1(V)雷達偵察接收機和4個「工蜂」6箔條彈發射器。「成功」II型的裝備方案據說為防空型,採用SPY-1宙斯盾技術的S波段ADAR-2相控陣雷達,擁有4個板式陣列天線,使其擁有類似美海軍「宙斯盾」系統的對空作戰能力,可探測176公裡外的目標,同時跟蹤300多個目標,並鎖定其中16個,最大距離500公裡。4艘法國的「拉斐特」級護衛艦使用ESM系統,其由ARBB33幹擾機和ARBB17為基礎構成,幹擾彈發射架為箔條加紅外誘餌型(Dagaic)。其中,ARBB17 是一種高性能雷達探測、分析和威脅預警系統,該系統通過分析去確定獲取的數據,如雷達的類型和級別、使用者等。ARBB-33幹擾機,運用噪聲幹擾或欺騙幹擾對付大多數連續波和脈衝雷達,系統工作於H/I/J波段。Dagaic在發出預警到實際發射幹擾彈的反應時間不到5秒,在自動工作模式下,系統可以重複發射對付一個威脅或同時對付幾個威脅,該系統可在不到200毫秒的時間內計算箔條散開對幹擾的影響,而電磁幹擾彈在2秒內就會全部散開,而此時紅外曳光彈將在1秒內發射以繼續幹擾。


  此外,臺灣海軍還有機載幹擾設備,比如ALQ-108、ALQ-126B、ALQ-131、ALQ-162、ALQ-165、ALQ-184等。但這些與艦載的SLQ-32(V)2、長風II和長風III,以及通訊幹擾設備ALQ-130、ALQ-149等的幹擾頻率大致已經確定,雷達頻率範圍主要在2至18GHz,通信幹擾頻率主要在1.5至80MHz。

臺軍C-130,找不到臺軍EC-130H的圖

  臺灣空軍除近些年進口的E-2T外,還有EC-130H和EAT-3。EAT-3主要使用AN/ALQ-71電子戰吊艙,以釋放雜波幹擾地面釐米波列大,有L、S、C,3個幹擾波段,幹擾頻率在1000至8000MHz;及AN/ALQ-72電子戰吊艙,主要幹擾X波段,幹擾頻率8000至12500MHz;AN/ALE-32箔條幹擾器和CD-1箔條幹擾器主要用於製造假目標,幹擾地面和機載雷達。臺灣空軍的的電子戰主力為EC-130H,其在翼下可加掛吊艙,尾部增加了幾部刀形天線和下垂天線,在飛行時可向外伸展,主要用於幹擾敵方無線電通信和導航設備。


  除此之外,臺軍的IDF咋混吧的AN/ALR85(V)雷達告警接收機和AN/ALE-47自適應幹擾物投放系統,其中AN/ALE-47為智能型幹擾/紅外幹擾彈投射系統,能根據跟蹤搜索雷達所提供的信號,排定優先等級,根據威脅自動投射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幹擾絲和紅外幹擾彈。幻影2000-5主要使用「藪貓」雷達告警接收機、ICMS2000綜合電子戰系統和「螺旋」箔條/紅外幹擾投放系統等,其最大的特點是告警、主動幹擾、被動幹擾相互交聯,自動化程度高;臺灣空軍的F-16使用的告警系統為AN/ALR-56M,並配有AN/ALE-47被動幹擾系統,此外還有AN/ALQ-184電子戰吊艙,該吊艙可以幹擾多型敵方飛彈和地面火控雷達。可是,這些電子裝備對於解放軍來說早就在美軍多年來侵犯中國領空時所領教,並開發出能與之匹敵的幹擾和反幹擾電磁頻譜作戰設備,並總結出經驗。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臺灣的電子戰能力完全趨於防禦類型,再加上臺灣空軍的出勤率不高,戰備不充分,這就影響了其電子戰能力,更何況飛機受油量影響,留空時間有限,即使能力再強也無法保證持續不斷幹擾。而臺灣海軍雖然具備持續幹擾能力,但在解放軍的海空電一體化的帶幾下,生存機率也不高,況且設備老舊,對解放軍的電子戰幹擾能力如同沒有。更何況,臺灣方面沒有聽取美方有關人員建議著重發展電子戰,而是發展坦克、武裝直升機等常規裝備,不但耗費巨大經費,而且沒用。因此,臺軍的裝備體系存在巨大漏洞,一旦解放軍「武統」,臺軍將處於被壓制的情況,接下來就等「斬首」行動是否成功了......


  


相關焦點

  • 美國陸軍電子戰將深化發展
    研發電子作戰裝備,深化電子作戰發展 冷戰後,美國陸軍解散了大部分電子戰部隊。幾十年來,美國陸軍忽視了電子戰的發展,當前迫切需要以一種全新的形式來重建電子戰力量。老式的電子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原始動力,需要通過在給定的一組頻率上傳輸足夠的信號,使敵人無法使用雷達或無線電。
  • 美陸軍新的電子戰作戰力量部署思路
    美國陸軍正在部署新的電子戰作戰力量,併購置新型電子戰裝備,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冷戰後美國陸軍電子戰能力方面的弱勢,使陸軍綜合作戰能力進一步優化提升。美國陸軍推進兩型電子戰裝備研發工作的目的是獲得在歐洲/太平洋部署部隊的作戰優勢,並降低地面層系統的研發風險。地面層系統主要由戰術電子戰系統(TEWS,安裝在「斯特瑞克」裝甲車上的電子支援/電子攻擊平臺)、輕型戰術電子戰系統(TEWL,安裝在Flyer72戰車上的電子支援系統)兩型組成。
  • 美國國防部長、陸軍部長和陸軍參謀長是什麼關係?誰的級別高?
    文職部長對美國軍隊來說,真正指望他們發揮作用的是跟總統、跟國會爭取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軍費預算,這恰恰需要文官的政治手腕,而非職業軍人的專業素養,因此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比起歐洲國家的軍事制度,對軍隊既要文官制衡,又有各種傳統的官僚扯皮推諉,導致影響軍隊發展,反而要更有效率。起碼目前為止,美國文武一體,還沒看到有什麼影響軍隊發展的情況。
  • 「摩爾曼斯克-BN」電子戰系統 為短波而生的「超級管制者」
    戰後的兩極化格局中,面對美國及北約軍力的威脅,尤其是其陸、海、空作戰力量所構成的區域廣闊、縱深較大的戰略空間,蘇聯軍隊提出了建立遠程電子戰系統相抗衡的設想。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開始研製用於遠程作戰的電子戰系統,並進行了一些實驗。
  • 遙感智庫:聚焦美陸軍網絡作戰司令部集結戈登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基地聚集美陸軍網絡、通信、電子戰等多支部隊 影像顯示,隸屬美國陸軍通訊部隊的多支信號部隊也部署在該基地。
  • 國防部:陸軍集團軍由18個調整為13個
    據國防部官方微博4月27日消息,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楊宇軍表示,陸軍集團軍調整後,將原來的18個集團軍調整為13個集團軍,並公布了新番號。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 記者:有消息稱,陸軍集團軍將會啟用新的番號。請介紹集團軍調整改革的相關情況。
  • 美國發布2020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 國防部回應
    美方不反思自己,反而發表所謂報告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妄加評論,對中方維護主權和安全利益的正當行為說三道四。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發表談話 北京時間9月2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肆意歪曲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軍隊關係,曲解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妄議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在國防開支、核政策、臺灣等問題上無端指責
  • 美國海軍進軍電競行業 軍人兼職電競選手?|電競行業|美國|陸軍|...
    諸如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西點軍校,國民警衛隊,英國國防部,澳大利亞國防軍,加拿大空軍,陸軍,荷蘭皇家陸軍,紐西蘭國防軍等等諸多北約的重要軍事組織多次購買並連續採用為輔助的軍事訓練系統,也從側面反映了遊戲在娛樂之外的用途與發展潛力
  • 美國陸軍:士兵今後身著作戰服時不必戴貝雷帽
    美國陸軍13日說,士兵今後身著作戰服時不必戴貝雷帽,原因是這種帽子不受歡迎。  陸軍發言人湯姆·柯林斯說,貝雷帽仍是制式帽,但士兵在作戰時不佩戴,改戴有簷巡邏帽。  他告訴法新社記者,陸軍參謀長馬丁·登普西先前要求陸軍軍事長雷蒙德·錢德勒調查士兵意見,結果,士兵要求以巡邏帽取代貝雷帽。  「士兵們抱怨,貝雷帽不實用,」柯林斯說,「它沒有帽簷,不能遮太陽,吸汗差。」一名軍人向《陸軍時報》周刊記者描述戴貝雷帽的感受:「我討厭在腦袋上戴一隻溼襪子。而且,戴著它,皮膚出疹子。」  貝雷帽通常是特種部隊「獨有標誌」。
  • 美國防科學委員會發布國防部21世紀多域作戰能力評估報告
    2017年1月,美國防科學委員會(DSB)應國防部要求成立21世紀多域效應工作組,就國防部應對現代國家安全威脅的條令、政策、職權、戰略、作戰能力、戰術、保障措施等進行評估,為實施21世紀多域作戰提供政策措施建議。2020年9月底,工作組發布最終報告,強調未來衝突的多域性質,認為美國的一些戰略競爭對手已展現出多域作戰實施能力,美國必須確保自身擁有多域作戰能力,才能懾阻和挫敗來自對手的威脅。
  • 臺灣省智慧能源代理_湖南鵬海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臺灣省智慧能源代理,湖南鵬海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研發過程按照CMM3(軟體成熟度模型三級模型)建立了「軟體開發過程」管理體系文件,約束了產品/項目開發全生命周期過程活動,並為每個具體開發過程提供業務指導、規範、標準、模版等。
  • 美國陸軍任命首位女性師長,屬美軍歷史首次
    美國軍事時報6月10日報導,蘿拉·耶格爾準將創造了歷史,她將成為第一位領導美國陸軍步兵師的女性。美國加州國民警衛隊在一份新聞稿中宣布,自1917年成立以來加州國民警衛隊第40步兵師一直由男性領導,該部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近還參加過阿富汗戰爭。
  • 美國陸軍部長就是「陸軍總司令」?從權力屬性來看,結論基本正確
    從美國軍事體系的職能設定和權力屬性來看,陸軍部長其實就是「陸軍總司令」,掌握美國陸軍的最高軍政權力,比較特殊的是,美國陸軍部長跟總統、國防部長一樣,憲法規定必須由文官擔任。但是這並不影響陸軍部長的「陸軍總司令」含義,因為美國總統也是文職,並不妨礙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
  • 美國陸軍伊戰後兵員嚴重不足 初級軍官缺額30%
    伊拉克戰爭開始後,美國國防部越來越感到新招募的人員數量不足,在承擔主要戰鬥行動任務、人員損失大的陸軍中這一問題更為嚴重。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前,在美國國內服兵役是相當安全的,也就是說,對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家庭不太富有的美國人來說,選擇在國內服兵役作為人生起點是很受歡迎的,而且在經濟上也很有吸引力。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不管如何努力,招募中心都不能完成下達的招募指標。
  • 戰機技術給裝甲車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預計2025年後要打一場惡仗?
    據《防務博客》網站2020年12月7日報導稱,美國陸軍合同司令部底特律兵工廠(Detroit Arsential)發布了一份信息徵集建議書,要求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輕型裝甲車輛(LAV)改裝自密封油箱(SSFT)感興趣的國防承包商提供相關技術信息。
  • 中國臺灣省和海南省面積相當,兩地有哪些差距,誰發展更具潛力呢
    臺灣省在我國東南方向,總面積3.5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2300萬,2019年GDP總量4.21萬億人民幣,全國排名第九。海南省在我國南部地區,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人口925萬,2019年GDP總量5308.9億,位居全國第18位,兩地面積旗鼓相當,那麼誰的地理位置更好,發展更具潛力呢?
  • 為了讓國會老爺打錢,美國陸軍豁出去了,三等人什麼武器都敢要
    美國陸軍在美軍所有軍種中,由於其作用沒有海空軍甚至海軍陸戰隊那麼重要,因此一直在國防預算分配中吃癟。即便如此,美國陸軍仍然沒有放棄「搶錢」的希望。據《環球時報》最新報導稱,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的陸軍研究實驗室,近期啟動了多個未來陸軍現代化能力的研發項目。其中之一就是3D列印技術的應用,它將被用於製造一種「遠程精確打擊」的彈道飛彈。
  •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陸軍重要嗎?我認為陸軍依舊是核心力量!
    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那麼可以說他這個國家的國防肯定不會弱到哪裡去。也不會有另外一個國家敢於輕易去欺負一個陸軍很強的國家。當然,現在講究的都是一體化聯合作戰,陸軍是一個重要的核心力量,但是其他軍種的發展也必須要跟上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