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義
指與傳統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殺傷破壞力和作戰方式上都有本質區別,尚處於研製或探索之中的一類新型武器。高技術的發展,正在引起軍隊武器裝備的巨大變革,也為發展全新的非核武器開闢了廣闊的前景。不久的將來,會陸續研製成新的、更具有威力的武器系統,並將投入到戰爭中使用。這種#武器兵器#就叫做新概念武器。
具體分類
1.高功率微波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可通過高功率微波摧毀敵人的電子裝備或使其暫時失效,從而瓦解敵方武器的作戰能力,破壞敵人的通信、指揮與控制系統,並能造成人員傷亡。
2.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指利用粒子加速器把粒子源產生的粒子(電子、質子或者離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並用磁場聚焦成密集的束流,直接或間接地去掉電荷後射系向遠距離目標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極多的能量傳給目標,以此摧毀目標或對目標進行「軟破壞」。處於技術攻堅論證階段。
3.動能攔截器
動能攔截器是一種自主尋的,利用與其目標直接碰撞的巨大動能來殺傷目標的飛行器。
4.網絡戰武器
計算機病毒對信息系統的破壞作用,已引起各國軍方的高度重視,發達國家正在大力發展信息戰進攻與防禦裝備與手段,主要有:計算機病毒 武器、高能電磁脈衝武器、納米機器人、網絡嗅探和信息攻擊技術及信息戰黑客組織等。
5.次聲波武器
這是一種能發射20赫茲以下低頻聲波即次聲波的大功率武器裝置。在空中,它能以每小時1200km的速度傳播,在水中能以每小時6000km的速度傳播,可穿透1.5m厚的混凝土。它雖然難聞其聲,卻能與人體生理系統產生共振而使人喪失功能。研製的次聲波武器分神經型和內臟器官型兩種,前者能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後者能使人體臟器發生共振,周身產生劇烈不適感,進而失去戰鬥力。由於次聲波能穿透建築物和車輛,因而躲在工事和裝甲車裡的人員也那裡的一切有生力量,在波赫戰爭中美軍就曾使用次聲發生器發射次聲波,幾秒鐘後使對方大批人員喪失了戰鬥力。次聲波武器已被列為未來戰爭的重要武器之一。
6.雷射武器:雷射武器是當前所謂新概念武器中理論最成熟、發展最迅速、最具實戰價值的前衛武器。它以無後座、無汙染、直接命中等諸多優點成為發達國家研製中的未來重點武器。雷射武器將用於對付高速小型目標;同時還將廣泛用於破壞敵方光學系統和摧毀紅外指導系統;另外利用衛星可以有選擇地用雷射束擊中任何人和目標,如果使輻射的頻率達到必要程度,可以致人於死地。目前美國正在研製幾種能用雷射使敵方士兵眼睛失明的武器,有一種稱之為雷射對抗系統,可將其安裝在M━16步槍上,這種系統可以釋放出一種雷射束,在1公裡內能把人的視網膜燒壞;還有一種被稱之為佩刀━203,它實際上是一種雷射手榴彈,在爆炸後可以使人暫時失明。
7.晶片武器:晶片是構成計算機系統的最小器件單元,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部件。晶片武器是在計算機中央處理器做手腳,使對手的指揮系統受制於人。其主要特點有:一是隱蔽性。晶片武器猶如人體心臟、軍隊指揮中心、但在世界武器和高技術產品貿易中,要發現這些暗藏的「組件」非常困難。戰時,發現何時這些部件被啟動更加困難。二是信息性。通過與晶片武器的信息溝通,竊取情報,從「軟殺傷」角度影響對手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從而為實施「硬殺傷」奠定基礎。三是廣泛性。在未來戰爭中,晶片武器攻擊將不只是戰略系統,對戰役、戰術系統的攻擊程度也會急劇增加。由於晶片武器可避免大規模的傷亡,為最後取得勝利創造有利條件,因而在未來戰場中將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8.「納米」武器: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成熟,在未來戰場上將出現各式各樣的袖珍偵察機、戰鬥機等武器。作為21世紀一項關鍵技術,美國開發納米技術的經費中有一半左右來自國防部系統;歐洲有關納米技術的一項軍事研究計劃已在法國一個實驗室開始起步。預計21世紀利用納米技術開發的微型武器將充斥未來戰場。未來,「納米衛星」將布滿天空。這種衛星比麻雀略大,重量不足0.1千克,各種部件全部用納米材料製造,採用最先進的微機電一體化集成技術整合,具有可重組性和再生性,成本低,質量好,可靠性強;「蚊子飛彈」將具有神奇的戰鬥效能。利用納米技術製造的形如蚊子的微型飛彈,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目標內部,其威力足以炸毀敵方火炮、坦克、飛機、指揮部和彈藥庫等;「袖珍飛機」將無所不在。這是一種如同蒼蠅般大小的袖珍飛行器,可攜帶各種探測設備,具有信息處理、導航和通信能力。其主要功能是秘密部署到敵方信息系統和武器系統的內部或附近,監視敵方情況;「螞蟻士兵」將大顯神通。這是一種通過聲波控制的微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比螞蟻還要小,但具有驚人的破壞力。它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鑽進敵方武器裝備中,長期潛伏下來。所有這些納米武器組配起來,就建成了一支獨具一格的「微型軍團」。
9.電磁武器
對各種武器系統的破壞,主要是破壞武器系統中的電子設備,使其喪失作戰效能。當微波功率較小時,可以幹擾相應頻段的雷達、通信、導航設備的正常工作;功率稍大時,可使探測系統、C4I系統和武器系統設備中的電子元器件失效或燒毀;功率較大時,微波輻射形成的瞬變電磁場可使金屬表面產生感應電流,通過天線、導線、電纜和各種開口或縫隙耦合到衛星、飛彈、飛機、艦艇、坦克、裝甲車輛等內部,破壞各種敏感元件,如傳感器和電子元器件,使元器件產生狀態反轉、擊穿,出現誤碼、記憶信息抹掉等;功率極高時,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使目標受高熱而破壞,甚至能夠提前引爆飛彈中的戰鬥部或炸藥。對隱身武器裝備的攻擊,主要是由於隱身武器為了減少對雷達波的反射,採用了能夠吸收雷達波的材料,另外還在裝備表面塗有能夠吸收雷達波的塗料,使之達到隱身的目的,但遇到強度比雷達波高出幾個數量級的微波波束武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輕者瞬間被加熱,導致機毀人亡;重者會立即化為一縷青煙。而現有的普通武器裝備主要由金屬材料構成,它們對微波能量吸收較少,故微波波束武器摧毀隱身武器要比摧毀普通武器容易得多。所以說微波武器一旦投入戰場,必將成為各種隱身武器裝備的「剋星」。
10.太空武器:太空武器,是指用於外太空作戰的武器;特指專門打擊敵方在外層空間運行的飛行器、衛星或彈道飛彈的武器。目前太空武器大致分為兩類:動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
目前,各科技發達國家為爭奪制天權,大力研製的各型太空武器紛紛亮相。為此,美國專門成立太空軍,川普籤署成立太空軍。
11.生化武器:生化武器(Biochemical Weapon)舊稱細菌武器。是指以細菌、病毒、毒素等使人、動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質材料製成的武器。作為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仍然對人類構成重大威脅。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學製劑達到殺[1]傷敵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學武器。
12.基因武器:軍事領域的基因工程是一種種族滅絕的武器。因為人的任何形態都反映了他的基因,因此用基因武器殺人,可以達到滅絕種族的目的。比如說,用基因武器可以只殺紅褐色頭髮的人,也可以只殺矮個子或高個子,藍眼睛或黑眼睛的人。據透露,一些西方國家正準備製造「種族變異病毒」,通過對具有群體遺傳特點的人體細胞、組織器官和機體系統,施加目標明確的化學或生物影響,使基因密碼出現差錯,從而達到殺人的目的。
13.反物質武器:反物質武器是一種以反物質作為能量,推進劑或爆炸物,擁有超強大力量的夢想武器。目前其還僅存在於科幻小說或電子遊戲中。但美國空軍已經對其可能的軍事用途,包括毀滅性效果產生了興趣。自從冷戰開始,其就開始資助反物質相關的物理研究。其主要的理論優勢是物質與反物質相撞會將將近100%質量轉化成能量(高能伽瑪射線),而利用核聚變反應的氫彈則大約是只有7-10%的質能轉換。但一旦發明出來且觸發,極為可能造成人類浩劫,太多反物質武器甚至造成世界毀滅。
14.無人化武器:在現在各國武器裝備中,高度智能化的武器系統目前有三大類:一是無人機,像美國的全球鷹、中國的彩虹無人機等,這些都是無人化武器系統的一部分;二是智能飛彈,如當前世界各國競相研發的巡航飛彈,這種飛彈發射之後自己控制自己,自動找尋目標,找到目標後還能確認是不是既定目標;三是其他具備特殊功能的專業機器人戰士,如排雷、排爆機器人。武器系統的無人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趨勢,低成本低消耗的戰爭模式正在慢慢形成,由於機器人戰士的成本是血肉戰士的11%,降低戰士傷亡率卻高達50~%82%,這不僅大大降低了戰爭的門檻,而且讓零傷亡的戰爭成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