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氣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8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18日上午,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新聞通氣會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關於「加強農村傳統手工藝和生產技藝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的部署,按照《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關於積極開展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大力挖掘農村能工巧匠、弘揚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要求,聚焦我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經省委農辦、農業農村廳批准,省鄉村旅遊協會決定啟動「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評選活動。
據了解,本次評選活動時間為2020年5月至9月。活動支持單位為省委農辦、農業農村廳、財政廳、文化和旅遊廳。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工作重點是發掘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傳承大師,計劃評選手工藝大師60名。
農村生產生活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傳承和民族地域特色、與日常生產生活聯繫緊密、主要使用手工勞動的傳統製作技藝及相關產品,是創造性的農村手工勞動和因材施藝的個性化製作,具有工業化生產難以替代的特性。
我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門類眾多,歷史悠久,涵蓋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主要類別包括傳統美食類(釀酒、曬醋、熬糖、醬油、紅油、豆瓣、豆豉、豆腐、魔芋、掛麵、涼粉、涼麵、粉條、年糕、泡菜、花生酥、牛肉乾、手撕鴨、叫花雞、臘肉醃製等民間技藝),茶藝類,刺繡、染織類(蜀繡、羌繡、彝繡、藏繡、染織),編織類(竹編、藤編、草編),手工畫類(唐卡、年畫、剪紙、烙畫),雕塑類(木雕、石雕、根雕、竹雕),陶藝類,金屬工藝類等。
據悉,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堅持精神獎勵和政策支持相結合。對評選出的農村手工藝大師由省鄉村旅遊協會授予「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稱號。優先推薦農村手工藝大師參與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等評選活動;經自願申請,農村手工藝大師可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同等享受培訓、服務和資金扶持等政策;支持農村手工藝大師創辦家庭工場、技能大師工作室、手工藝合作社;農村手工藝大師可自願免費加入省鄉村旅遊協會,享受協會會員權利。
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評委會由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科研院校專家學者和工藝美術大師組成。評委會辦公室設在省鄉村旅遊協會。
記者了解到,我省已連續3年開展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22名「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