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財經 吃貨牛 王建明
【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陳燕青)今年以來,食品板塊走勢強勁,年內漲幅約六成,遠遠跑贏大盤。其中,鹽津鋪子、良品鋪子、安井食品、巴比食品等10隻個股年內股價翻倍,堪稱牛股的聚集地。
食品加工行業是消費領域中最重要的子行業之一,歷史上也是牛股的搖籃。從海外市場來看,美國最近50年漲幅最大的股票,超過1/3來自食品飲料領域。這些產品老百姓天天接觸,生意模式簡單,容易理解和跟蹤。
根據WIND統計,在食品加工行業的66隻個股中,年內共有54隻個股上漲,佔比超過八成,漲幅超過30%的有33家,而漲幅超過50%的有28家,佔比逾四成。由此不難看出,食品股今年表現相當強勁。
數據顯示,年內食品股漲幅前五名的個股分別為鹽津鋪子、良品鋪子、巴比食品、安井食品、妙可藍多,漲幅均超過1.7倍。其中,鹽津鋪子年內漲幅高達2.41倍。
如果從市值來看,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0隻食品股總市值超過300億元,其中海天味業、伊利股份、雙匯發展市值均超千億元。
國內知名醬油品牌海天味業總市值約5159億元,位居A股市值第十二名,將興業銀行、格力電器、上汽集團、萬科等遠遠甩在身後。
如果從估值來看,按TTM整體法計算,食品加工板塊市盈率高達47.7倍,遠高於A股大多數行業。
食品股為啥牛股頻出?從財務指標來看,優秀的食品公司往往體現出高毛利、高淨利、高淨資產收益率這「三高」的特點,此外食品行業大多有良好的現金流,這也是巴菲特最為推崇的「好生意」的代表。
以海天味業為例,去年年報顯示,醬油品類貢獻了公司超過58%的營收,達116億元。而醬油類產品帶來的毛利率超過50%,位列業內之首。在醬油之外,海天的其他兩個主營產品為調味醬和蠔油,毛利率分別為47.56%和37.96%;這三大調味品是海天產品的核心,對營收的貢獻率在九成以上。
桃李麵包主營業務包括麵包及糕點、月餅和粽子,三大產品去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9.63%、36.82%和38.57%,而公司最近四年的淨資產收益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
不過,食品股由於普遍估值較高,一旦業績不達預期或下滑,股價也將大幅回落。如涪陵榨菜9月以來至今跌幅超過三成,便是因為三季報淨利潤增速僅18.46%,不及上半年28.43%的增速,由此遭遇了機構的拋售。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稱,「最近幾年,我國消費升級不斷深入,市場消費總量持續擴張,使得國內的食品龍頭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雖然今年食品行業整體漲幅偏大,從短期來看部分食品股的估值偏高,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這些龍頭企業的品牌價值和業績均將持續增長,中長期機會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