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在為學習化學之前,曾學習過文學、繪畫,但是均被老師定性為不可塑造之才,後來卻在化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瓦拉赫的故事給人沉思。太多的人在賺錢方面都不太清晰自己想做什麼,現在行業眾多,許多領域都是未知的領域。我們曾費盡心思地去摸索,去找尋適合自己的。但是我們總是不得要領。有的人甚至為了錢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僅僅可能因為某個行業多一兩千元錢的收入而選擇快速跳槽。現在跳槽者的大部分原因就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定位。其實他們在物質欲望膨脹的時代,功利性的生活已經把他們的強項給淹沒。他們有的時候忘記了自己的強項。
高中時代,我們分文理科。班主任為了拉攏自己的學生隊伍,硬生生的用攻心術把我哄進了他的班級。其實我並不太喜歡理科,更傾向於文化類的學科。後來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也沒被大學錄取,終究還是報了其他的專業。每個年齡階段,我們都有自己的興趣點。而我們往往覺得這只是興趣而已。我們從未在心理學角度去對自我做一個理性的認知。我們的性格使然,註定我們在某些行業無法成功。所以我們要懂得我們的強項,而且要運用好我們的強項。
瓦卡赫效應可以運用到每個人身上。但是卻不能因為自己的強項而違法亂紀。有些人的強項是開門撬鎖,但我們總不能鼓勵他去當小偷。所以我們要正確運用其效應。
現在我們拿收入思維去說瓦拉赫效應。比如一個人喜歡寫作,我們就要經營好我們的寫作強項,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且我們必須有條理地安排好我們的寫作。比如是情感類文章還是雜談?生活領域類還是影視創作類?同樣,寫作內容也是需要有條理性的。首先開頭寫什麼,中間過程中圍繞中心思想怎麼寫,結尾總結怎麼寫。都需要條理清晰。一篇有條理的文章才會具有邏輯性。
為什麼我們有的時候經營公司也好,經營家庭也罷。我們都要做到把公司的營收、負債資產表等各類財務帳目給做好。而家庭也同樣如此,我們需要每天的日常開支、理財項、投資項都條理的總結清楚。為什麼現在社會那麼多的人有負債?對財務從未有過條理性的總結。無論有沒有錢都是貸款選擇高消費。生活過得亂七八糟的。跑一趟國外旅遊,去買個高檔手錶或者名貴包包,一夜回到解放前。
當我們懂得了運用瓦拉赫效應,我們也便懂得了經營自己的強項。就拿火爆的短視頻直播來說,會唱會跳的可以選擇抖音。安靜愛寫作的人可以選擇百家號。這都是強項的一種經營。只要我們持之以恆,成功在即,收入也便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