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大廣場7F餐飲新區實探 有哪些新品牌進駐?

2021-01-12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在剛過去的一個周末,正大廣場迎來15周年慶,而在此之前,可以追溯到國慶中秋雙節假日,商場不遺餘力主推的,是位於7層「新鮮出爐」的餐飲新區。

近日前往,可以看到商場的各種圍板畫面,都已經換成了該區域盛大開業的主題宣傳。

如果你對該區域的具體位置不甚了解,可以參考上周推出的周年慶活動宣傳海報。圖中紅色色塊部分,就是新區的位置,其中一部分據說是以前商場的辦公室空間,此次開闢出來用於商業部分(紅色區塊上方部分可以透過玻璃幕牆欣賞到浦江景色),也是彰顯正大廣場力圖盤活高樓層客流的決心。

老規矩,在介紹分享此案例的初衷前,先來看下此次開放的新區域中,有哪些合作品牌。

首先來看除了餐飲之外,另一令人關注的新晉開業品牌為BOOCUP現代書店。該品牌目前購物中心渠道僅進駐到了南豐城以及嘉裡系統的兩個項目,由於主營進口圖書等小眾精緻產品,因此選址在客層相對比較高以及海外客群較多的商場不足為奇。此次正大廣場開業,取代了原先的大眾書局,體現出商場對於品牌升級的願景,與此餐飲區域形成呼應,意圖更多是在輻射陸家嘴商圈的高端商務及家庭客群。

餐飲部分貫穿東西兩側,三部手扶梯能夠到達,但由於西側尚未打開圍板,因此反倒是相對距離最遠的東側扶梯成為了如今的客流主入口。

廣屋HIROYA,傳統日料品牌,前往探班時尚未開業,此前未進駐過主流購物中心,僅在上海商城和中山公園附近有兩家店,正大廣場店開業後,想必會受到更多主流商場的關注。

泰藝坊,畫面遠處那家,泰國咖喱屋,純正東南亞菜,也是該品牌的首家店。

Pho Aisa亞閣,目前該區域最西側的一家店,看到Pho就應該知道是越南菜了,該品牌還在兩家來福士有店。

MOOSAN木桑水產,非常成熟的品牌,此前已有超過十家門店,作為該區域海鮮品類的補充。

上文介紹過,該區域有三部手扶梯可以到達,其中一部南北向的扶梯上行就可以直達腹部,商場甚至在此設了一個小廣場,我在前往探班時正在進行現場演奏及小丑表演等開業互動活動。(未做拍攝)

粥星星,主打海鮮粥及港式蒸點的品牌,此前在怡豐城、綠地繽紛城等新開業商場有店,也進駐到了類似紫荊廣場、新梅聯合廣場等相對次一級商圈的購物中心。此次入駐客流量更大的主流商圈的小餐飲區,品牌也推出了更符合白領消費習慣的菜品。

鰻享屋,畫面遠處,主打鰻魚特色的日料品牌,此前僅在長寧龍之夢有店,作為該區域人均消費較高的品牌之一,我在前往探訪時,就聽到該品牌員工以落地玻璃幕牆江景作為連帶附加價值向顧客進行推廣。

圖:來自商場官方微信公眾號

CHARLIE'S,作為繼靜安嘉裡中心後該品牌進駐到購物中心的第二家店,僅僅通過霓虹燈設計感的logo就將其粉紅元素髮揚,但產品是其核心關鍵,作為快餐品類,勢必更易獲得辦公客群的青睞。這也是整個區域開面最大,個人認為最靚眼的品牌之一。

匠心型面Dancing Noodle,我探訪時正值國慶假期,相對而言少了辦公客群,而以麵食為主的該品牌是人氣最高的一家店之一。該品牌在K11也有店,而對於這整個區域,也有和K11異曲同工之處,文末講解。

彼得家的廚房Peter's Gourmet,市場熟牌,同樣也是K11起家的品牌,甚至帶動該品類業態潮流。

丸七茶寮,日系茶飲甜品加蕎麥麵、茶漬飯等作為組合的輕食品牌,也是該品牌進駐到購物中心的首店。

粢鮮ZenFresh,粢飯改良的創新中式輕食,注重新鮮、健康,同樣也是首店。

大芒小椰,泰式茶飲+甜品品牌,之前,在大寧和金橋兩家崇邦系統下的商場有店。

金玡居,開進靜安嘉裡中心的高端創意麵食品牌,探訪時尚未開業,但品質足以有保障。

以上是結合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推文對品牌進行的簡單羅列及拓展情況介紹。除了餐飲這個主要品類外,原先的威爾斯健身、華爾街英語等品牌也都得以保留,移位重新裝修。

其中華爾街英語已經全新亮相

威爾斯健身仍在裝修中,圍板告示11月開業。與此同時,該樓層品牌原先的位置正在大片圍板中,相信商場也會以此契機引進坪效更高的業態。由此可見正大廣場對該樓層的再造,要見整體成果還有待時日。

因此,目前開放的7層新區,基本構成是餐飲+書店+健身+培訓。

對正大廣場而言,這是一次勇敢的調整嘗試。眾所周知,傳統商場的布局,越是高的樓層,會以大面積餐飲+體驗業態為主,如同商場調整前的規劃,相對而言,坪效和租金收益自然偏低。

如今撤出大面積的書店品類,引入更為精緻的進口書店;以及多品牌組合的小餐飲區域的打造,無疑在收益欄目上不用看官方數字也能知道將會提升不少,更何況還犧牲了辦公面積。

從品類規劃而言,小餐飲的加入除了上段所述的收益因素外,更是業態完整化的補充。眾所周知陸家嘴商圈不乏辦公客群,而原先的正大廣場,小餐飲主要集中在B1層和8層,兩者不約而同都缺少如今白領更偏愛的健康輕餐業態,7層餐飲區的打造,無疑彌補了該業態的不足。而正大廣場與ifc地下通道的打通,也降低了陸家嘴區域辦公族中午就餐的出行成本。

在餐飲品牌類別選擇方面,能感受到商場儘可能做到差異化,即使是佔比最大的日料也各有特色,同時這也彰顯了該區域以期迎合辦公族健康飲食簡餐消費的心態,另外正大作為泰資背景業主,引進眾多東南亞菜系也是無可厚非。

深度體會後,能感受到商場期望在該區域打造出類似K11新鮮食·集的業態組合,後者作為商場後區改造的完美案例,值得同行借鑑。而在正大廣場7層的調整,事後,我們可以講它會起到將客人引流到高樓層的作用,但本質上,它還是在解決如何打造一塊全新、甚至位置並不是特別好的區域的問題。

(文/聯商百人薈成員 kaga)

相關焦點

  • 點都德推新品牌「德小館」 全國首店進駐上海正大廣場
    進軍上海市場近1年半後,點都德(需求面積:200-400平方米)又有新動作!贏商網獲悉,1月1日,點都德推出的新品牌德小館(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全國首店在上海正大廣場,開啟試營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粵菜衝出廣粵、進軍上海。老字號點都德2018年首進上海市場,在中海環宇薈開出上海首店便帶來一股排隊熱潮,隨後相繼在七寶萬科廣場、白玉蘭廣場、世紀匯等項目中開出6家門店。2019年11月25日,同樣以「廣州老字號」著稱的餐飲品牌陶陶居正式亮相上海新天地北裡,近一個月後便在新世界城開啟第二分店。
  • 上海正大廣場升級ing 今年白日夢擼豬館等近50家新店開業
    2019年銷售額近30億的上海正大廣場,調整升級正當時。   近日,贏商網對比商場最新入駐品牌發現,相較年初,已經有41家新品牌開出,包括餐飲8家、零售27家、生活體驗6家,其中不乏多家上海首店、浦東首店。
  • 全球好物快閃市集、網紅直播……上海正大廣場助力「五五購物節」
    為積極響應「五五購物節,全城打折季」系列活動,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提振復工復產後的消費信心,作為「五五購物節」 重要組成部分「浦東國際品質生活節」的唯一主辦場地,2020年4月29日至5月10日,上海正大廣場聯合浦東新區商務委,向全市消費者獻上多道購物大餐:全球好物快閃市集、瘋狂購促銷活動、網紅直播、大牌人氣活動、線上線下互動等,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多元化購物體驗
  • 近50 家新品牌陸續開業,上海正大廣場迎來全面升級改造
    記者 | 袁天雲1去年開始,上海正大廣場陸續啟動新一輪的升級改造。今年 8 月以來,已有 41 家新品牌陸續開業,其中還有多家上海首店、浦東首店。與此同時,該地還引入了許多體驗類業態,打造年輕人放鬆休閒的新地標。
  • 餐飲巨頭集體「開小號」,又搞了一批新品牌搶生意!
    02 喜小茶「平民化」的喜茶品牌名稱:喜小茶飲料工廠定價:6-16元經營模式:直營已進駐購物中心:深圳華強廣場、廣州尚城萬科裡、佛山南海新都會、惠州鑫月廣場等圖片來源:喜小茶官方微博今年3月,喜茶「殺入」平價飲品賽道,推出了全新子品牌——「喜小茶飲料工廠」(以下簡稱「喜小茶」
  • 購物中心餐飲業態調整、新品牌引入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引進新品牌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本文以深圳海岸城為例,分析其餐飲業態調整的原因、調整舉措、調整前後對比以及新品牌引入策略,總結購物中心餐飲業態發展趨勢。   一、餐飲業態調整原因分析   1、商圈發展,社區級向區域級轉型   深圳海岸城於2007年開業,總建築面積約12萬方。
  • Polestar上海正大廣場極星空間:北歐味道的未來,觸手可及
    「當時我坐進車內,就聞到熟悉的味道,然後我試駕,當場就下了訂單,因為這款車,是原汁原味的北歐血統」這是Polestar上海正大廣場極星空間開業儀式上,該店首位車主周德麟在現場分享的購車經歷。身為導演,周德麟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沃爾沃V40的車主。
  • 斯凱奇兩家形象店鋪落戶上海正大廣場
    斯凱奇兩家形象店鋪落戶上海正大廣場來源:聯商網2020-05-07 19:165月6日,美國運動休閒品牌SKECHERS斯凱奇(以下簡稱「斯凱奇」)官方發布消息稱,兩家全新形象店鋪——全國最大斯凱奇兒童旗艦店和全國最新斯凱奇
  • 資生堂盡呈至美 上海正大廣場概念旗艦店開幕
    2017年6月8日,資生堂概念旗艦店正式登陸上海正大廣場。全新概念旗艦店秉承無微不至的服務精神,將現代感「一期一會」的服務理念和「以誠待客」的風格完美融合。通過奢華而簡約的日式櫃檯設計,給顧客帶來宛如沉浸在自己化妝間一般的自由體驗,與顧客共同找尋專屬於自身的獨特魅力,傳遞品牌至臻之美的貼心服務。
  • 維多利廣場調整:優衣庫之後引進探魚、新潮樓等餐飲
    維多利廣場轉型快時尚,引進優衣庫旗艦店後,商場內其他區域的品牌調整也已到位,成功引入探魚(需求面積:250-330平方米)、新潮樓等餐飲業態,今年國慶將舉辦盛大開業典禮,以嶄新形象迎接市場。  優衣庫進駐 維多利廣場轉型快時尚  維多利廣場是越秀集團開發持有的物業,位於天河商圈的顯著位置,隔著天河路與天河城相望。
  • 上海國華廣場:設計靈感源於六邊形鑽石美得讓人驚嘆
    上海國華廣場以「匠心傳承」為核心理念,放眼未來,以先驅姿態打造五角場城市副中心輻射區內最受歡迎的商業目的地。在天霸設計看來,上海國華廣場的獨特風格,全面體現出「鑽石」之美,它將成為五角場最讓人過目不忘的標誌性建築。那麼,上海夢中心究竟有哪些獨特魅力呢?
  • 2018年上海商業潮流有何衍變?
    親子業態首店代表品牌以玩具店為例,樂高旗下級別最高的玩具城市中心旗艦店亞洲首店和萬代南夢宮集團旗下BANDAI SPIRITS系列玩具為主的高達基地旗艦店中國內地首店分別進駐上海世茂廣場和正大廣場均獲得轟動效應;電影《玩具總動員》中虛構的艾爾玩具店也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出全國首家實體店;德國hape童創童藝玩具體驗店全國首店進駐靜安大悅城;
  • Polestar上海正大廣場極星空間盛大開業,極星Precept驚豔亮相
    今日,Polestar上海正大廣場極星空間迎來盛大開業,這是Polestar極星在上海的第二家極星空間,開啟了極星空間的同城多店的新局面。此外,極星Precept(Polestar Precept)閃耀亮相,首次與上海的用戶見面,旨在讓上海用戶感受由前沿環保設計和創新智能科技詮釋的「新豪華」造車理念。Polestar上海正大廣場開業儀式極星中國區總裁高竑先生表示:「這是我們在上海的第二家極星空間,開啟了極星品牌和網絡建設的新局面。
  • S10激戰之際,全國首個沉浸式電競體驗館落戶上海老牌商場,有3個...
    近日,位於浦東陸家嘴的正大廣場推出了Food Tech食品科技系列月度線下沙龍,每期與業內精英一起探討分享食品行業的新潮流、新技術。這看似是一場普通的品牌合作,其實從去年起,已經在上海走過 18年的正大廣場就正式進入了跨界合作的轉型潮流。
  • 上海購物中心餐飲菜系之爭:粵菜和川菜誰稱王?
    >圖片/聯商圖庫 粵菜與川菜是上海各大購物中心中最重要的兩大中式菜系,每座購物中心都有多個粵菜及川菜品牌。 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一個季度上海有哪些最新出爐的粵菜川菜首店,哪些粵菜川菜拓展連鎖店速度最快。iapm、匯金百貨、上海世茂廣場、上海中心、高島屋、協信星光廣場、井亭天地開出滬上首店。
  • 上海三季度餐飲業態:茶飲咖啡掀大戰 甜品出新人氣王
    本篇聚焦餐飲業態的新亮點新變化。老字號打擂臺 繼光明邨酒家、新雅茶室、上海老飯店代表的上海老字號及廣州陶陶居、寧波缸鴨狗、蘭州馬子祿牛肉麵等外地老字號近年紛紛在上海四處拓展。 百年本幫菜上海老飯店繼去年底首度走出豫園商城,在浦東復地活力城開出第二家門店後,今年又將在南翔印象城MEGA開出第三店。上海老字號綠楊邨酒家最近也首次進駐商業廣場,開進了徐家匯永新坊。
  • 史上最強改造後,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有了哪些新變化?
    ,徐家匯教堂廣場旁文化主題商城兩大全新商場展露外立面形象並開始內裝施工;更具爆點的重頭戲當屬完成工程改造收尾工作,11月正式開幕的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曾連續多年蟬聯國內購物中心租金收入之首,有行業內「最吸金」王牌購物中心的美譽。由世界級知名設計團隊經過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化改造,去年9月中旬港匯恒隆廣場以全新面貌迎接國慶中秋雙節,金屬結構外立面、內部優雅的裝修風格、到中庭標誌性的觀光電梯,鱗次通透的連橋,堪稱上海商業改造史上之最。
  • 魔法迷有福啦!哈利波特將空降上海正大廣場
    飛天掃帚哈利波特中國首展終於要來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哈利波特將空降上海,於2015年12月5日在上海正大廣場開幕。自2009年4月在芝加哥首次舉辦世界巡展以來,該展已接納了超過300萬遊客。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
  • 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餐飲巨頭們集體「開小號」
    這些備受關注的餐飲「副牌」背後,有什麼餐飲趨勢? 近年來,不少餐飲品牌都推出了各類定位的副牌,以實現品牌的多元化發展,補充與擴大品牌客群,尋求新的營業增長點。:深圳華強廣場、廣州尚城萬科裡、佛山南海新都會、惠州鑫月廣場等
  • 高島屋戲劇反轉、華潤時代廣場升級歸來︱2019年上海商業地產大...
    從產品類型來看,兩家店有著相似的風格,日後難免會有一定的競爭,而且比無印良品和其他同類型品牌晚了許多,接下來它還需要進一步培育消費者,想要徵服中國市場也並非易事。     回望這一年來,上海「首店」效應反映熱烈,僅三季度就開出96家首店,越來越多的品牌來到到上海,並在市場上獲得極大好感,這也是上海持續對外開放以及城市發展活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