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政府的規定,日本的夜市大多以居酒屋為主,但是居酒屋就已經喪失了夜市的靈魂。所以相比香港的旺角和廟街,臺北的士林夜市,首爾的廣藏市場等,日本似乎沒有什麼特別有特色的夜市。
九州福岡市的博多可以說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夜市了。博多的夜市主要集中於中洲和長濱兩個地區,可謂全國聞名。每當夜幕降臨,就可以看到整排的小帳篷搭了出來。這裡聚集了各種日本風味美食,攤位數量佔到日本全國的百分之四十,可以堪稱日本第一夜市。
在日本歷史上,博多是一個重要的港口,七八世紀時即是與亞洲大陸往來的門戶,外來的商船乘季風匯集與此,遣隋使、遣唐使、遣新羅使也皆從此出發。
每到傍晚,攤主會用汽車將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以及其他爐灶拉到攤位,支起帳篷,擺好桌椅,準備好美味,華燈初上時分,便點亮燈籠,迎接客人的到來。夜市大排檔的美食不但味美而且便宜,有博多拉麵、有關東煮、有牛雜鍋、還有烤雞串,淡淡的香味隨風飄散,使人流連忘返,就算你每天晚上都來這裡吃,連續吃上三天,都可以吃不重樣的東西。在這裡你可以吃到最地道的博多拉麵,烤明太子、烤牛舌、五花肉串配日本燒酒、關東煮、牛雜鍋、烤雞串……通通都是夜市必備美食。
不光是海外觀光遊客,就連當地的公司職員也喜歡下班回家前去喝一杯。博多夜市的大排檔之所以受到當地居民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物美價廉,更重要的是店主的性格魅力,繁忙之餘不時和客人攀談聊天,即使是素不相識的客人,杯酒落肚之後也會興致勃勃地攀談起來,使人感到賓至如歸,對於上班族來說是放鬆身心的最好的選擇,於是許多大排檔都有許多常客。
對於遊客來說,逛夜市是認識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城市的個性風貌千差萬別,夜市成了展示地道本地風味的最佳櫥窗。再加上夜市大排檔的小吃方便快捷,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夜市幾乎成了遊客們最不可錯過的地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圍聚在一方小鋪,吃著最具靈魂的當地美食。
博多的夜市全盛時期是1965年左右,據統計當時有427個大排檔,但是垃圾、油煙、氣味、噪音等環境問題,醉漢、黑社會地痞的擾民問題,還有佔用公共道路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隱患都困擾著夜市的發展。
90年代,福岡縣警察署規定經營權不能轉讓,而且,大排檔每天營業結束後,店主要收拾所有的東西,將攤位搬走,如同每天搬兩次家,工作強度之繁重超乎尋常,加之沒有勞保福利,沒有節假日休息,年輕人不願意繼承,於是隨著攤主的年紀增大,大排檔的數量銳減。
為了保護博多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促進旅遊資源開發,當地的有識之士和市民自發地組織了大排檔問題研究會,對於行政部門的監管尺度提出異議。於是,2013年,福岡市出臺了日本第一部規範大排檔營業規則的地方法規,規定大排檔必須按照食品衛生法第42條規定取得食品營業執照,還要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規定向警察署申請,取得使用道路許可以及佔道經營許可,在公園裡擺攤的則要按照公園內行為條例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經過批准之後,大排檔才能在路邊和公園等公共場所營業。
同時規定攤位的大小要在長3米,寬2.5米,還必須留出2米寬的人行通道,而且攤位要距盲道0.6米以上。另外還規定經營權可以轉讓給配偶或者直系親屬,還要繳納佔用公道的費用。除此之外,還規定營業時間為從傍晚5:00至凌晨4:00。
由於營業權不能轉讓他人,大排檔的數量仍然在減少,為此,福岡還制定了新的招標規則,允許一般市民經營大排檔,但是經營者不能有黑社會團夥的背景。
新冠病毒造成很多各國經濟衰退,特別是旅遊觀光業,餐飲業是重災區,後新冠病毒時代,需要解決就業問題。這也是中國最近關注地攤兒的原因之一。夜市的大排檔投資少,見效快,而且還能解決經濟困難群體的生活。
夜市只要妥善管理,不但不會影響市容,而且會成為都市的一張名片,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會成為上班族,遊客以及孩子們腦海中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