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真人動畫電影《帕丁頓熊》,現正熱映中。這名叫帕丁頓的小熊漂洋過海來到英國倫敦,只為在這裡給自己找到一個溫暖的家。它就像一位來到陌生大都市的異鄉人,首先感受到的肯定是種種不適,大都市也會向它展示自己猙獰的一面,但最終它憑著善良、禮貌、努力,如願以償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至少在童話裡我們看到的是這樣。本片情節雖然低幼,但絕不敷衍,故事構思精巧,充滿萌點笑點,有大量英式冷幽默可供回味;影片亦描繪了英國社會的眾生相,冷漠、傲慢,世態炎涼,但也有讓人溫暖和感動的一面。每一個流浪異鄉在外打拼的孩子都是帕丁頓熊,但願也會有它那樣的好運吧。
來自秘魯叢林的泰迪熊,到倫敦尋找一個家的故事。儼然就是《陳煥生進城》的英倫版。故事很簡單直接。主角的設定很巧妙,因為是一隻沒有文化背景的熊,所以他可以再倫敦這座大都市裡隨便撒野,在以紳士禮儀著稱的國家首都盡情放肆也不會對他的背景有任何侮辱,想想如果主角換成一個來自秘魯的小男孩?這隻泰迪深諳英式禮儀,反而現代英國人對他沒有禮貌也不熱情。當然,這些都不能擊敗一隻純真小熊熊。他熱切的想要一個適合熊熊的家,只是他越來越覺得布朗一家就很適合他。但是他們的爸爸卻和那些倫敦路人一樣冷漠,刻薄。
一隻初來乍到的小熊熊能惹多少麻煩,那是不能用他能吃掉的香橙密來計算的。一開始的「水漫浴室」就埋下他與倫敦生活格格不入的伏筆;"傻追扒手"道出熱心傻氣善良的倫敦新移民,順便帶觀眾遊覽倫敦街景,還不忘鳥瞰倫敦;搞癱情報局情報傳遞系統是對英式間諜戲的模仿與致敬。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事還原了英國國寶級作家奧威爾的著作《1984》中描述的大西洋國「中央情報局」的情報傳遞系統。反正和我腦海中的樣子十分吻合,大讚。還有對英國皇家衛隊著裝中那頂高帽子的功能意淫。這些橋段中,包涵對英國的愛,和英式喜劇的傳承。雖然都在意料之中,但是卻做得相當精緻。帕丁熊的人物創作來自原著作者在1956年的帕丁頓火車站買回一隻玩具泰迪熊作為送給妻子的聖誕節禮物。故事的靈感則當時的新聞影片記錄了二戰期間被疏散的倫敦小孩,他們大多脖子上掛個牌子,手上拎著一個箱子。
故事改編於英國麥可邦德的童話書,圍繞著一隻來自於秘魯的果醬熊展開,這隻愛吃果醬的小熊萬裡漂泊懵懵懂懂來到帕丁頓火車站,他想像中的倫敦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但是匆匆忙忙的倫敦人,卻沒有停下腳步關注一隻等待認領的小熊,這讓他倍感失落。但幸運的是小熊遇到了布朗一家,並且得到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帕丁頓。他從森林來到倫敦,逗樂著觀眾。但是看到可憐的帕丁頓熊,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跟一個個陌生人打招呼卻無人理睬,蹲坐在失物招領處等著陌生人領回家中,那一刻你會忍不住流淚。他需要個家,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但是很溫暖,他需要有人愛,需要有人關心。
從看完電影我心裡就一直出現這一句話「 願你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背井離鄉的人總會感受特別深刻,遠在異鄉的時候總會格外敏感,特別希望得到認同,希望可以融入所在的環境,在這過程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善意的,也有略帶惡意的,每一次善意的被對待都會覺得溫暖,而每一次惡意的相遇都會像帕丁頓一樣,倍感失落。為什麼人與人不能溫暖相處,不能笑臉相迎呢。 電影中,帕丁頓無數次闖禍之後終於決定離開布朗家,當他孤單走在倫敦街頭,匆忙的人甚至都沒有停下來看他一眼,當他淋著大雨尋找那個探險家收留他的時候,敲了無數次的門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暫時收留他,甚至惡意滿滿的博物館館長還要把他做成標本,他遇到了那麼多冷漠甚至滿滿惡意的人。這多麼像很多時候的我們,並不總是能碰到善良的人,並不總是能碰到熱情的人,更多時候都是遇到冷漠甚至傷害,這是個充滿希望但卻又絕望的社會,因為有碰瓷的人,所以遇到了老人摔倒我們不敢再輕易去扶。西安最近在通緝一個25的少年,搶劫了1800元,卻殺死了一家三口,這又是怎樣的心理?看了很多犯罪心理學能明白卻不能理解。很多時候僅僅只是希望每一個人可以被這世界溫柔相待,卻發現那是個很難的事。 電影幸運的是帕丁頓最終贏得了布朗一家的心,幸福而又滿足生活在一起。帕丁頓被這世界溫柔相待了,帕丁頓有人愛有人關心了,我想這部影片,甚至這部童話傳遞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想法吧。總會有人愛你,總會有人關心你,總會被世界溫柔相待的。 願都可以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1、關於兒童的一切。這個片子對於兒童從業者很值得看。小熊其實就是懵懂來到這個世界的兒童,而大人的世界已經離這種懵懂很遠很遠了。尤其是火車站上的那個頂拍鏡頭把幼兒的孤獨和弱小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心疼。2、片子結構方面很值得編劇們借鑑。雖然是兒戲商業製作,但留了相當對的有所呼應的扣子。這是一種玩心很大的設計,同時也是一種需要編劇本人極具玩心的設計。一個細節就是女主漫畫的留白,這個小扣子讓後面的男主救贖非常的喜感。片子的商業結構其實比較明顯,幾乎可以想見開篇的探險家為什麼會無影無蹤,而標本癖女兒又是如何結局。更重要的是精巧的設計讓每個出場人物都不是若有若無的,這種嫻熟的命題作文技巧也是令人嘆為觀止。3、片子的英國基因非常明顯,除了各種英倫符號的影人出演之外,最關鍵的是從頭到尾透露著一種英式的幽默。表面一本正經,內心風騷無比。看似帝國日落西山,實則過盡千帆。這種幽默積澱得越來越厲害,而不是讓位於所謂的發展和進步。對英倫愈發地有好感了。4、分級確實體諒了兒童,所有的暴力黑暗面都以戲謔的方式加以了淡化。大魔頭的下場也不過是要因臭味而表白一番。總體來說合家歡,但標本室的兩段畫面可能還是需要家長們費點心解釋下。5、技術上的完成度很不錯,個人覺得用娃娃家這種畫面感來表明背景推進和過渡還是很驚豔的,用極短的時間和極簡的畫面來說清楚事物,旁白也很贊。
Paddington歸根到底是一個源自兒童小說的兒童角色。這個角色寄託了成人對於童年的悵惘和無奈,而片子比小說更好的地方可能在於,精煉的90分鐘把這種悵惘轉化成了一種對於成人生活的自嘲和幽默。無論最終成人能否返璞歸真,但片子本身在最終結局的簡單粗暴之外,確乎在全片每個畫面中貫穿了對於童真的懺悔,而對於成人的無能為力則給予了寬厚的自嘲一笑。儘管身不由己,但還是聊作今朝有片今朝罪。Paddington如同於小王子、彼得潘,終究是成人內心最柔軟的那點禁區。這麼看來,和兒童在一起的成人實在應該身在福中要知福啊。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