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是不是都曾經這樣想過,要是擁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及攝影棚,一切聽從指揮,把手上的好寶貝、孩子手上玩的玩具拍下來,隨意創作,那多有意思啊。
當然各位手機攝影愛好者也不例外,拍出具有棚拍水平的大片一直都是理想,但是否想過,自己動手搭建手機攝影棚拍出專業大片呢?
原理介紹
要想動手搭建影棚,那我們首先先來了解手機拍攝出專業感的3個基本要點:
1、光線要充足
體現專業感,足量的照明光線是拍攝的基礎,光照不足的弱光環境下拍攝,手機高感機能所限,無法避免出現噪點(尤其的是放大查看),細節的丟失(文字符號,紋理輪廓)
獲得充足的拍攝用光,粗略氛圍:
①自然光——在室外場景或者利用戶外透射進室內的自然陽光作為照明。
②人造光——人工的燈具照明,比如檯燈或者閃光燈(手機機身或者外置設備)色溫的校對。
③反補光——利用反光板對自然、人造光線反射,對主體補光。自製道具難度不高,白色卡紙、KT板,泡沫塑料板都是備選材料。
室外不宜在正午陽光強烈、角度高的時候拍攝,早上十點前、下午三點後拍攝。室內照明可增加燈具數量,縮短照射距離來增強亮度。
自然光或者人造光作為主光源,適當配合反補光獲得更理想的效果。
2、穩定是保證
日常生活裡,單手抓拍著重對瞬間實際的捕捉,拍得到 > 拍清晰,但在正式棚拍準備,精準的對焦和畫面的清晰度是必不可少,經得起放大細看,拍攝時需要保證穩定。
單手抓拍的時候,懸空的手部在移動指頭對屏幕(或者音量鍵)進行觸發的時候,實際上機身已經被輕微的位移了,可能會造成畫面模糊(哪怕是輕微的)。
所以在棚拍中,儘可能地防止機身抖動位移,使用三腳架或者手部貼近桌面、牆壁等等,增強穩定性。
此外,只能依靠自身穩定(俗稱人肉三腳架),可以將持機手夾緊腋下,在觸發快門的時候屏住呼吸,觸發快門。
同一機位連續多次拍攝,拍攝後方法檢查,也對提高成片率有幫助。
3、距離得適中
考慮到手機攝影的數碼變焦特性——通過放大局部像素完成畫面縮放——為了充分運用像素分辨,避免畫質在原始畫面損失,以及對拍攝過程中抖動位移的方法,儘量不使用手機變焦。
挑選合適的距離,適當開啟微距近攝功能進行拍攝。後期對照片進行局部裁剪,效果可能比直接變焦放大的效果要好。
DIY實戰環節
1
紙箱自製DIY攝影棚
材料&工具:紙箱、小刀、膠帶、雙面膠、硫酸紙、白色卡紙、尺子、筆、檯燈/白熾燈。
步驟:
2
A4紙自製DIY攝影棚
材料&工具:3張A4紙、膠水
步驟:
一直很羨慕那些能自己做音箱的人,如果有朝一天自己也能做出,哪怕聲音不怎樣那也一定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更何況是這個超廉價DIY攝影棚, 照片直逼專業水平!!!
心動了嗎?
還不動手?
方便的話,把你的傑作在後臺發給小編仰慕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