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耒陽市「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總成績獲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填報志願選擇了北大冷門考古專業,一時引發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屢上熱搜,成了大家熱議話題。
鍾芳蓉父母常年在外務工,一歲開始就跟爺爺奶奶生活,是典型的留守兒童。近年來,該市堅持把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來抓,不斷優化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構築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網絡,讓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用制度剛性保障留守兒童權益
耒陽市是勞動輸出大市,在外就業人員達30餘萬,留守兒童近萬名。該市始終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裡、完善制度、形成合力,出臺了《耒陽市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為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提供了更多政策保障。
▲耒陽市民政局「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走進哲橋鎮活動
建立了以分管市領導為召集人、25個市直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個鄉鎮街道配備1名兒童督導員,村居委會1名兒童主任,在全市開展留守兒童摸底排查,通過村幹部入戶登記調查、鄉鎮審查匯總、民政部門審核逐級上報,建立全市留守兒童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鄉鎮督導員30名,村居委會兒童主任376名。
為進一步織密織牢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網,該市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2018年末在城區新增義務教育學校20餘所,新增學位2萬餘個,同時重點改善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每個鄉鎮興辦一所寄宿制學校。
用社會柔情呵護留守兒童心靈
耒陽市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通過愛心捐贈、志願者心理疏導、親情講座等多種形式,落實政府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要求。設立親情視頻電話、舉行各種慰問活動、「六一」兒童節開展關愛活動等,為全市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全社會參與關愛的良好氛圍。為解決留守兒童放學後、假期間無處去無人管的問題,該市婦聯、團委等群團組織通過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服務基地,招募愛心志願者,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壇下鄉光華村「兒童之家」
「我每天最開心的事是來這裡上課,這裡不僅有專門的老師輔導暑假作業,還有我喜歡的興趣小組。」該市灶市街道聯平扶貧安置點讀三年級的雷小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來到這裡學習。記者看到,教室就在安置小區大門口,上課的都是留守兒童,教室裡窗明几淨、空調開放,老師耐心給同學們「一對一」講題,這裡成了留守兒童們成長歡樂的海洋。
▲壇下鄉光華村留守兒童在「兒童之家」與父母視頻通話
聯平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是耒陽市最大的集中安置點,有11個鄉鎮的173戶532名安置搬遷戶入住,住房問題解決了,留守兒童面對新的環境如何適應成了新的難題。為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安置點管理委員會引進了社工組織,與小樹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創辦「四點半課堂」,免費向留守兒童開放。截止到目前,該市376 個「兒童之家」覆蓋到每一個村社區,已建成示範兒童之家46個。
用發展成效助力留守兒童家庭
為惠及發展紅利,該市通過創辦扶貧車間,創新將農村留守兒童納入脫貧攻堅整體布局,在全市30個鄉鎮街道建立扶貧車間126個,吸引1064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
「園區就在家門口,每月工資不比外地差,晚上還能輔導孩子作業。」家住水東江雙洲社區的李先生對眼前的生活很滿意。隨著該市正積極爭當大湘南縣域經濟發展領頭雁,大量企業入駐,用工需求劇增,該市通過舉行「春風行動」招聘會、網上招聘活動,吸引500多人因子女原因留在家鄉發展,從源頭上減少了留守兒童的數量。
大力勸返和支持、幫助留守兒童父母回鄉就業創業,是當前耒陽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數量的有效舉措。下一步,該市還將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創新關愛形式,繼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紮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讓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