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揭露生活虛偽的一面

2020-12-14 樂樂帶你一起看世界

前言

豆瓣8.8分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初姜文遇見的是米蘭,而不是寧靜

說起國產青春電影,不知道到屏幕前的你們想到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回答裡會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名字。這是由一部小說改編而拍的,整部劇的劇情非常精彩吸引人。在演員的選取上也是非常用心,最後是有夏雨、寧靜和陶紅等人出演。

下面我們就從電影裡的敘事技巧、拍攝的方法,以及在角色選取上的標準。好了,讓我們來看看大導演姜文是如何將馬小軍內心的欲望撲滅的,又是如何通過詼諧的方法揭露生活中虛偽的另一面

巧妙運用旁白,紅色泳衣片段的錯誤記憶

在這部電影裡是出現了許多的旁白,旁白的內容似乎是重複了畫面中的劇情,對鏡頭中動作的一種解釋。比如說,在裡面是有這樣一句旁白,說未經邀請開別人別人家的鎖。而這個時候,畫面中果然是出現了馬小軍開別人家鎖的動作。旁白中是用一種不一樣的語調,而這正是視覺上缺少的,帶給觀眾一種像是聽了牽動人心音樂的感受,帶動著大家的情緒。

並且旁白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讓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變得似乎不可信。電影開頭就運用了旁白,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著事情。這樣的方法是可以很快拉進劇情和觀眾的距離,讓大家很快把身心投入到電影本身而且。然而這樣也是讓觀眾忘記判斷我的回憶是否是真實的。如果在沒有電影屏幕前的畫面,再仔細聽旁白就會發現,所說的內容可能是不成立的。

通過幻覺和現實之間的不斷混淆,去破壞原本真實的記憶。從這一方面上,就可以明白,原來這部電影的敘事方法,也許導演早就從旁白之中告訴了我們,可惜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作為主角的馬小軍,在裡面的心裡是被透析的非常清楚。並且之後與米蘭的第一次深情凝視是經典的泳池鏡頭。身材豐滿的米蘭從泳池中站起,鏡頭從下往上,先是挑起的腳趾頭,接著是輕咬下嘴唇的動作。這些在男生面前,都是充滿誘惑的畫面

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才是馬小軍第一見米蘭穿紅色泳衣。正是因為破壞記憶的方法,所以才讓成年的馬小軍有了錯誤的記憶。之前在米蘭房間看到的紅色泳衣照片其實根本就是沒有的。

第二次相遇,所見並不是寧靜,而是姜文

米蘭是這部電影的重要人物,作為馬小軍的初戀,在她的身上,不僅僅是要有清純,還要帶著幾分性感。給人的感覺就是鄰居家姐姐的形象,這才可以讓馬小軍為之痴迷。

其實在選來出演米蘭這個角色時,姜文是遇到了很大的難題。本來已經決定好了要誰來出演,沒有想到在飯館遇到了寧靜。之前姜文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寧靜,然而角色她太過於甜蜜。沒有想到這次見面卻是有不一樣的感覺。對於這次的事情,後來有人說,其實在飯館裡,姜文遇見的並不是寧靜,而是米蘭。

第五代導演姜文不走尋常路,幻滅的回憶,以及所帶的陽光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在新時期所拍攝出來的,在這個時代裡的導演,是被人們稱之為第五代導演姜文。而擁有這個稱號的人還有陳凱歌和張藝謀等人。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第五代導演所擁有的特性,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他們的電影裡,是打破傳統的社會結構和人性。換一句話來說,在這部作品裡,他們用西方佛洛伊德式的心理來分析傳統的故事。運用一種新的敘事,以及新的角度揭露社會上虛偽的一面,把歷史重新解構。而這些特性,在姜文導演裡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有體現的。因為它的優秀,是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歡,大家對它的評價是很高。

在電影裡,導演是採用了全新的角度,通過沒人管的孩子們,他們身上所展現出來的純真、頑皮等特質。以此來反應當時社會的樣貌,不過對於到底是不是"真實",那可能就沒有準確的答案,這一點上也是一種創新。另外通過孩子的對比,凸現出大人虛偽的一面牆。

姜文所想要傳達的主旨不僅僅是如此,還有對馬小軍懵懂的欲望成長至幻滅的過程再現。以此來展現出那個時候北京大院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給人的感覺有一點自傳的意味存在。可是到了最後,導演又告訴了大家記憶是不真實的,再次加深了幻滅的程度。

——END——

本文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豆瓣8.8分,你可能沒想到她是這樣的米蘭!
    先是說《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的代表作品之一,1994年的電影。算是姜文很早期的電影了,豆瓣8.8分,排名top250電影的102名。這部電影應該要說是相當有含金量的,只要上了排名250的應該都是非常有口碑和質量的,都是值得一看的。
  • 聲音帶回那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一次對自己電影語言做了總結:「我認為有一種導演是優秀的——生活中很多感受或狀態,我們無法用語言和文字去形容,但他卻能用電影語言這種形式準確地表現出來,並觸動人的心靈。」,他的電影從來不缺少驚喜,他的電影語言和他的人一樣,充滿了讓人無法忽視的果敢和柔情。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陽光燦爛的日子》:關於一個男孩的青春記憶
    1994年上映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的導演處女作,當即一炮而紅,獲獎名單一長串,還獲得1995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年度「國際十大佳片第一名」,電影愛好者大約都知道,1995年是個經典扎堆的年份,而中國電影從來沒有上過這個榜單,意義非凡。
  • 如何評價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將告訴你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一部老電影,這是屬於一代人青蔥歲月的故事,一群年輕的男女青年,情竇初開、荷爾蒙分泌旺盛,對愛情充滿好奇和衝動,但他們也青澀膽小。《陽光燦爛的日子》主要是關於北京在20世紀代早期,成年人忙於「鬧革命」,導致學校關閉,軍隊裡的一群15歲的男孩整天打架鬧事,他的愛好之一是用萬能鑰匙偷別人家的鎖,白天家裡沒人的時候,他經常打開門鎖溜進別人家裡。一天,馬小軍溜進一所房子,看到一張女孩的泳裝照片。他立刻被那燦爛的笑容所吸引,青春精力充沛的女孩。
  • 姜文一出手就被「封神」,《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何能火30年
    然而,在姜文的青春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一切都是那樣的乾淨,自然和純粹。 01,《陽光燦爛的日子》,為何能火30年 導演姜文曾經提到這部電影票房:5000萬!
  • 寧靜的泳裝,陶虹的巧笑,姜文的隱喻,組成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故事》是姜文的電影成名作,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這個電影講述的是生活在軍區大院兒的孩子們的年輕往事。電影的時間雖然發生在文革之間,但卻完美地迴避了文革時代的是非混淆,取而代之的是成長的騷動與青春的激情。它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關於過去的回憶。
  • 《陽光燦爛的日子》:看懂姜文的內涵,就看懂了青春
    1992年的勞動節,姜文把自己關在北三環路邊6平米的小屋裡,單曲循環著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寫出了一部劇本,名字叫《陽光燦爛的日子》。6萬多字的原著,姜文改寫成了9萬多字的劇本。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4年上映,一炮而紅,攬獲很多獎項。馬小軍的演員夏雨也藉助此片榮獲威尼斯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出道即巔峰。
  • 畢業季|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不說再見
    匆匆而逝的軍校時光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戰友,日復一日的一日生活制度裡充斥著的是成長的苦樂酸甜。曾經總想著逃離,也會偶爾在訓練後仰著滿是汗水的臉龐悄悄的望一眼外面的世界。但臨到別時,卻捨不得說出再見。一朝入夢,終生難醒。我的軍校,我會想念你,直到再相遇。青春是一道槓,一生的留戀。背上行囊,我們的青春不散場。沒有確知的未來,等著我們去冒險。
  • 《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所呈現的文學真實性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作為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該電影拍攝於1993年。當時的姜文29歲,在電影這個圈子裡已經摸爬滾打了8年,也通過各種優秀的作品獲得了不少表演的獎項。但他從未擔任過導演,於是,幾經周折,與香港製片人文雋合作,拍攝了他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部電影完美地詮釋了姜文導演的風格,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一座不朽的裡程碑。
  • 豆瓣8.8分紀錄片《幼兒園》,揭露一個殘酷真相:它就是個小社會
    一部豆瓣8.8分紀錄片《幼兒園》,給我們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這部紀錄片拍攝於2001年,歷時14個月時間拍出來的紀錄片,記錄了寄宿制幼兒園的真實生活。張以慶導演最初是抱著「象牙塔」的心態去拍攝這個紀錄片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影片中無時無刻不在透露著:社會化的兒童世界,真正意義上的孩子已經死了。而這部片子也獲得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接下來我就來聊聊這部紀錄片給我的啟發。
  • 周潤發:豆瓣評分很高的五部電影,第一部《英雄本色》8.8分
    ,這部劇《阿郎的故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部家庭生活影片,用現今的眼光來看,故事情節簡單得很。生活就像一場戲。分。8.8分,也是一部經典之作。8.8分。
  • 李京怡《因父之名》聚焦80後 致敬《陽光燦爛的日子》
    上周,該片導演李京怡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該片與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存在類似之處,那部電影是60後的青春故事,「我這部電影是80後青春時代的記憶」。大部分80後是「富二代」李京怡生於貴陽,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歌舞劇班,剛在韓傑的《你好樹先生》裡與王寶強演對手戲。據他介紹,《因父之名》是一部關於青春成長的公路電影。
  • 姜文的處女作,17歲的國際影帝,《陽光燦爛的日子》最好的青春片
    這事就這麼被定了下來,1995年就有了那部驚豔世界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軍區大院帶來的創作情節《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故事,乍看之下並不複雜,夏雨所飾演的馬小軍,生活在20世紀的70年代,從小在軍區大院長大,姜文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王朔的小說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在保留了原著的血與骨的基礎上,重新為整個故事注入了新的靈魂,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自己的生活回憶,以及個人的感情色彩。
  • 《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曲與畫家掐架,他作了首詩
    原來,郭文景曾經給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寫過音樂;陳丹青也說過,姜文絕對是一個有才能的導演;陳丹青不喜歡《讓子彈飛》,但《陽光燦爛的日子》非常非常喜歡。至此,和兩個人都有點兒關聯的姜文導演這才坐不住了,借用易中天的平臺發了個"勸架"文。也有網友吐槽這是"知識分子在打文明禮貌仗"。
  • 致「陽光燦爛的日子」 2020全國青年電影海報設計大賽今起徵稿
    本屆大賽以經典青春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名作為大賽主題,意為青春雖沒有固定的劇本,但每一個青春,都是回憶裡陽光燦爛的日子。以「競」為名,鼓勵青年人時刻勇於競爭,敢於挑戰自我,同時,「競」代表著本屆大賽有兩個競賽單元——「靜態海報」與「動態海報」。
  • 豆瓣8.8分,一部拿命換來的國產西部片,16年來無人超越
    當前豆瓣8.8分,好於98%同類型影片,含金量十足,十分值得一看。為了拍攝這部電影,陸川帶著百人團隊翻山越嶺。去過杳無人煙的無人區,爬過海拔6200米的布格達爾峰,拍攝期間平均海拔高度沒有低過3800米。
  • 姜文看著寧靜相片,編《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劇本竟然這樣寫
    當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中,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排名第一。《陽光燦爛的日子》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獲獎無數,而寧靜和夏雨一舉成名。姜文更是憑藉此片名噪一時,一下子躋身世界著名導演之列。姜文這就是出道即是巔峰。
  • 用「二次元超現實主義」解鎖都市題材,《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以愛...
    作為一部「非典型話題都市劇」, 《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以全新二次元的形式破圈。在如今都市劇遇冷的情況下,這部劇又是如何實現對胃年輕人的? 比如《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就以超現實的「二次元」手法聚焦年輕人生活中的矛盾衝突,給人耳目全新的觀感。
  • 《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白燦爛和媽媽比生孩子?還可能會輸!
    今日劇情:白燦爛(宋佳 飾)的媽媽範沛沛和她打賭比賽生孩子,白燦爛焦慮萬分,更找到妹妹讓她勸阻老媽;而在工作上,她再次接到棘手的裁員任務……《生活像陽光一樣燦爛》白燦爛和媽媽比生孩子?還可能會輸!白燦爛的媽媽範沛沛孕檢結果一切正常,她欣喜地要和燦爛繼續生孩子的賭注。燦爛來找陽光共進午餐,提起範沛沛孕前體檢的事情,一時沒控制住情緒激動。陽光幾經試探之下,燦爛毫不留情地將二胎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下。燦爛找到妹妹,希望她能阻止母親生孩子,誰知妹妹竟然站在母親這邊,還戳穿她不想生二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