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豆瓣8.8分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初姜文遇見的是米蘭,而不是寧靜
說起國產青春電影,不知道到屏幕前的你們想到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回答裡會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名字。這是由一部小說改編而拍的,整部劇的劇情非常精彩吸引人。在演員的選取上也是非常用心,最後是有夏雨、寧靜和陶紅等人出演。
下面我們就從電影裡的敘事技巧、拍攝的方法,以及在角色選取上的標準。好了,讓我們來看看大導演姜文是如何將馬小軍內心的欲望撲滅的,又是如何通過詼諧的方法揭露生活中虛偽的另一面
巧妙運用旁白,紅色泳衣片段的錯誤記憶
在這部電影裡是出現了許多的旁白,旁白的內容似乎是重複了畫面中的劇情,對鏡頭中動作的一種解釋。比如說,在裡面是有這樣一句旁白,說未經邀請開別人別人家的鎖。而這個時候,畫面中果然是出現了馬小軍開別人家鎖的動作。旁白中是用一種不一樣的語調,而這正是視覺上缺少的,帶給觀眾一種像是聽了牽動人心音樂的感受,帶動著大家的情緒。
並且旁白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讓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變得似乎不可信。電影開頭就運用了旁白,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著事情。這樣的方法是可以很快拉進劇情和觀眾的距離,讓大家很快把身心投入到電影本身而且。然而這樣也是讓觀眾忘記判斷我的回憶是否是真實的。如果在沒有電影屏幕前的畫面,再仔細聽旁白就會發現,所說的內容可能是不成立的。
通過幻覺和現實之間的不斷混淆,去破壞原本真實的記憶。從這一方面上,就可以明白,原來這部電影的敘事方法,也許導演早就從旁白之中告訴了我們,可惜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作為主角的馬小軍,在裡面的心裡是被透析的非常清楚。並且之後與米蘭的第一次深情凝視是經典的泳池鏡頭。身材豐滿的米蘭從泳池中站起,鏡頭從下往上,先是挑起的腳趾頭,接著是輕咬下嘴唇的動作。這些在男生面前,都是充滿誘惑的畫面
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才是馬小軍第一見米蘭穿紅色泳衣。正是因為破壞記憶的方法,所以才讓成年的馬小軍有了錯誤的記憶。之前在米蘭房間看到的紅色泳衣照片其實根本就是沒有的。
第二次相遇,所見並不是寧靜,而是姜文
米蘭是這部電影的重要人物,作為馬小軍的初戀,在她的身上,不僅僅是要有清純,還要帶著幾分性感。給人的感覺就是鄰居家姐姐的形象,這才可以讓馬小軍為之痴迷。
其實在選來出演米蘭這個角色時,姜文是遇到了很大的難題。本來已經決定好了要誰來出演,沒有想到在飯館遇到了寧靜。之前姜文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寧靜,然而角色她太過於甜蜜。沒有想到這次見面卻是有不一樣的感覺。對於這次的事情,後來有人說,其實在飯館裡,姜文遇見的並不是寧靜,而是米蘭。
第五代導演姜文不走尋常路,幻滅的回憶,以及所帶的陽光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在新時期所拍攝出來的,在這個時代裡的導演,是被人們稱之為第五代導演姜文。而擁有這個稱號的人還有陳凱歌和張藝謀等人。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第五代導演所擁有的特性,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在他們的電影裡,是打破傳統的社會結構和人性。換一句話來說,在這部作品裡,他們用西方佛洛伊德式的心理來分析傳統的故事。運用一種新的敘事,以及新的角度揭露社會上虛偽的一面,把歷史重新解構。而這些特性,在姜文導演裡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有體現的。因為它的優秀,是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歡,大家對它的評價是很高。
在電影裡,導演是採用了全新的角度,通過沒人管的孩子們,他們身上所展現出來的純真、頑皮等特質。以此來反應當時社會的樣貌,不過對於到底是不是"真實",那可能就沒有準確的答案,這一點上也是一種創新。另外通過孩子的對比,凸現出大人虛偽的一面牆。
姜文所想要傳達的主旨不僅僅是如此,還有對馬小軍懵懂的欲望成長至幻滅的過程再現。以此來展現出那個時候北京大院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給人的感覺有一點自傳的意味存在。可是到了最後,導演又告訴了大家記憶是不真實的,再次加深了幻滅的程度。
——END——
本文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