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智慧信號燈落地南京 早晚高峰延誤下降超10%

2020-12-05 金臺資訊

圖為位於南京市建鄴區高廟路青蓮街的智慧信號燈。滴滴江蘇供圖

2020年8月,首個以浮動車軌跡(裝備車載全球定位系統的車輛在其行駛過程中定期記錄的車輛位置、方向和速度信息等)作為數據基礎的「智慧信號燈」落地南京。近一個月的試行數據顯示,高廟路和螺塘路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延誤時間平均下降超過10%。

高廟路和螺塘路是南京市建鄴區奧南片區兩條主要的東西向交通要道。為了進一步改善該區域的交通狀況,南京交警四大隊聯合滴滴智慧交通試行「智慧信號燈」,通過對卡口、線圈、地磁等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滴滴平臺的浮動車軌跡數據,重點對螺塘路、高廟路東西方向開展了自適應雙向綠波帶協調優化工作。

據介紹,自適應雙向綠波帶協調即指自動控制機通過實時感知不同時段車流行駛的速度,自動對各個路口的綠燈開始時間進行實時調整,在不改變駕駛員駕駛習慣的情況下,對綠波帶進行協調優化,確保車流到達每個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從而降低路段延誤時間,提升通行效率。數據監測顯示,自項目實施以來,高廟路和螺塘路路段,工作日早高峰平均延誤時間下降12.34%,晚高峰平均延誤時間下降15.32%。在停車次數方面,工作日晚高峰停車次數下降12.95%,早高峰下降14.73%。

滴滴智慧交通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此次南京建鄴區試行的滴滴「智慧信號燈」,不是傳統的「一次性」紅綠燈配時優化方案,而是具有極強的可複製性。「通過對浮動車軌跡、地磁、卡口等數據的驗證,滴滴可以推導出路口的全量交通信息。將信息輸入模型中,通過調整參數,可以『仿真』呈現不同優化方案實施之後的交通通行狀況,進而給出最優方案。」該負責人說,優化方案實施之後,滴滴還可以根據實時的軌跡數據變化對方案實際效果進行分析,實現方案的快速迭代、優化,讓「智慧信號燈」持續進化。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四大隊王軍副大隊長表示,滴滴「智慧信號燈」落地南京建鄴區,運用大數據來優化調整信號燈配時,為解決城市道路擁堵提供了新的思路。(梅卿 石磊)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交通|開啟智慧交通信控新模式
    滴滴智慧交通聯合南京交管局、南京萊斯和東南大學,在「兩化」和「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兩大政策的指導下,在南京成立了遠程交通信號優化配時中心(以下簡稱配時中心),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人工服務相結合的方式,以「優化秩序、確保安全、精細管理、分秒必爭」為目標,持續推動對交通信號管理新模式的探索,通過數據驅動,實現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應用創新,助力南京城市交通品質不斷提升。
  • 文字提醒+語音播報+倒計時「滴滴響」 10套一體化信號燈「上崗」
    細心的市民發現,近期市區一些主幹道上的人行橫道信號燈變樣了,不再只是簡單的行人過街標誌和倒計時,還有了安全提醒標語和語音提醒功能,看起來瘦瘦高高的「標準身材」, 相比傳統信號燈更加美觀、人性化。 新型一體化信號燈上崗。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新」自適應信號燈,智慧交通好比科幻大片「萬能...
    海量數據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按照國務院批覆的規劃,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建設一座智慧城市,「城市大腦」項目因此應運而生。這背後,正是「智慧交通」系統在起作用。2018年,通州區啟動了信號燈升級改造項目,同步建設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目前,全區906平方公裡內除在建道路外,所有路口信號燈已全部實現聯網控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的信號燈全部實現了智能化控制。根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提供的測評報告顯示,「智慧交通」系統運行後,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裡範圍內平均車速提高15.6%,城市主幹道通行時間縮短32.5%。
  • 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湖南衡陽開幕 滴滴出行、58集團...
    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憑藉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領先優勢,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的發展已成為業界具有國際性和權威性的成果交流平臺。此外,滴滴出行、海爾集團、比亞迪等科技巨頭也悉數到場。此次大會獎項包括特殊貢獻獎、作品獎、團體獎、個人獎項等四大獎項。其中,特殊貢獻獎總共6位獲得者,分別為李蘭娟院士、李德仁院士、柴天佑院士、褚君浩院士、顧國彪院士、劉韻潔院士。團體獎包括運營獎10個、創新獎10個、未來獎8個。
  • 滴滴出行提示您 國慶啟程高峰出現在9月30日,並可能成為年內最難...
    近日,網通社從官方獲悉,滴滴出行正式發布公告,根據滴滴智慧交通大數據預測,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7日這三天將會是今年年內呼叫最多的三天,啟程高峰將出現在9月30日,或成為年內最難打車日。據滴滴稱,十一期間,將有超過300萬司機堅持營運,但打車成功率不足60%。用戶可能遇到排隊、動態溢價甚至無車應答,請大家提前規划行程,預留充足時間。另外,為提高應答效率,幫助乘客更容易打車、司機減少油耗高效接單,我們呼籲大家多一些耐心,叫車成功後不隨意取消訂單。對於短時間內無故頻繁取消訂單的乘客,系統將暫時限制繼續呼叫。
  • 城區700多組交通信號燈實行統一控制,南昌交警向社會徵集「金點子」
    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了解到,根據大數據分析,11月份機動車日均在途量為68.9萬輛,較10月份增加2.6萬輛。在早晚尖峰時段,中心城區象山路、疊山路、洪都大道、撫生路、迎賓北大道等道路也因道路施工發生交通擁堵。 道路上的車流量是動態變化的,和道路施工、節假日車流量等息息相關。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南昌交警啟動了「135」快反機制。
  • 滴滴出行: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
    11月3日,滴滴出行對外披露,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隨著10月「滴滴喵喵節」的上線及多品類、品牌發力拓展,滴滴致力為用戶帶來實惠和多元化服務,目前滴滴月度活躍用戶持續增長。以多品牌發展的戰略,為細分人群提供便宜、確定性高的好服務,積極推進計程車改革和融合發展;青桔單車在10月23日峰值突破2300萬單;橙心優選在今年快速啟動,呈現突出的起跑優勢,目標是拿下社區團購賽道第一名。今年10月「滴滴喵喵節」上線,以集齊虛擬貓的方式,發放現金獎勵和真鑽大獎,參與活動互動或體驗滴滴各個品類服務,都有機會獲得不同種類的虛擬貓咪和獎勵。
  • 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迅速 日常生活場景加速落地
    智慧交通等領域推進迅速 日常生活場景加速落地 來源:經濟參考報 • 2020-12-17 17:24:37 記者日前在北京
  • 他們讓城市道路變得更「聰明智慧」
    」「自適應可變車道」、充分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效率,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束雲峰和他帶領的園區交警智能交通團隊,從2017年以來,一直在致力於讓他們管理的道路交通更「智慧」。   「張先生在路口遇到的,是園區交警自主研發的智能調節信號燈,學名叫『自適應信號燈』。這是園區智能交通建設的成果之一。」束雲峰向記者介紹說,「現代大道是蘇州工業園區東西走向的主幹道之一,交通出行需求較大。現代大道以北住宅較多,以南商業區較多,出行需求不規律。特別是在深夜,交通流量明顯減少。
  • 長春281路公交縮短早晚高峰車隔時間
    281路公交車12月2日起施行早晚高峰3分鐘車隔。2日早7點多,家住珠海路東方萬達城的王女士來到281路站點等車。其實王女士不知道,這是公交集團東盛公司的又一個新舉措——縮短281路車早晚高峰的車隔時間。281路公交線畢隊長說,為了服務市民更好更快的出行,東盛公司在281路作為試點,從2日起,實施早晚高峰3分鐘車隔制度,並且嚴格按照集團「鈴響雙車動」的要求。
  • 過去這個月早晚高峰蠻堵的!4月階段復學後,杭州交通壓力可能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杭建宣最近杭城的交通,擁堵比較厲害的還是早晚高峰。特徵三:高峰出行更集中,平峰交通更暢通目前市民出行以上下班為主,出行時間集中在早晚高峰,呈現「高峰更高,平峰更低」特徵。尤其是3月中旬,市區早高峰小時擁堵指數為7.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主城中心區高峰小時擁堵指數已高於去年同期;市區平峰擁堵指數為2.0,僅為去年同期的50%。
  • |這處人行橫道沒有交通信號燈,交管部門回應
    記者 李玲 運河區永濟西路//人行橫道沒有交通信號燈//交管部門:計劃加裝交通信號燈【讀者反映】 日前,市民程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運河區永濟西路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附近的人行橫道邊沒有設置交通信號燈,這個路口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很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永濟路擴寬以後,車輛行駛的速度都很快。
  • 落地自動駕駛 一汽南京攜手黑芝麻智能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近日,愛卡汽車獲悉,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南京)與黑 芝麻 ( 參數 丨 圖片
  • 12月21日起,鎮江啟用首個公交專用信號燈
    21日起,鎮江首個公交專用信號燈將在解放路大西路路口正式啟用,這對於提升公交出行效率,倡導城市公交綠色出行將具有積極的意義。據了解,12月21日起,全市首個公交專用信號燈啟用將作為鎮江市試點,相關部門將升級該路口現有信號機設備、建設公交檢測系統,優化信號控制系統,並對路口進行渠化調整。
  • 人工智慧和智能交通信號燈可以改變你的通勤方式
    Ganser認為,僵局的解決方案在於將智能交通信號燈,聯網車輛和交通擁堵費結合起來,所有這些都由AI提供支持。在馬德裡和孟買等城市,Kapsch TrafficCom實施了一個系統,其中路邊傳感器、交通攝像頭和車輛收集有關道路工程,事故和交通擁堵等數據。信息被輸入到中央系統,並且預測模型實時創建交通狀況的綜合視圖。然後,該系統能夠調整交通信號燈的計時,從而改善交通流量。
  • 9月1日首車起,北京公交早晚高峰加車3500車次
    中小學新學期開學後,早晚尖峰時段客流將明顯增加。9月1日首車起,公交集團將啟用新版行車時刻表,在早晚尖峰時段增發3500餘車次,便利市民出行。
  • 今日早高峰上海地鐵1號線設備故障,延誤近1小時後故障排除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6月9日早高峰,上海地鐵1號線部分區段因供電設備故障,延誤近1小時。目前故障已排除,全線運營正逐步恢復。早上8點24分,上海地鐵官方微博發消息稱:目前,1號線因供電設備故障,上海南站至莘莊站區段列車限速運行,發車班次間隔延長,預計晚點時間15分鐘以上,由於目前正值早尖峰時段,現場客流壓力較大,部分車站已採取進站限流措施。請乘客們選擇其他線路或公交方式,以免耽誤行程。
  • 24日早高峰城區活躍車數25.3萬輛 市民感慨:熟悉的早晚高峰又回來了
    有人首次對早晚高峰表達了「感動」之情,認為這意味著正常生活正在慢慢回歸。但也有市民表達出對車流量增加、人員密集的擔憂,表示雖然感動但「不敢動」。當天,長沙交警發布了數據,24日早高峰城區活躍車數比上周一上升了36.8%,但是短時間內長沙城區將仍然處於較為暢通的狀態,不會出現暴髮式增長。
  • 南京國家農高區:打造綠色智慧農業「百花園」
    原標題:南京國家農高區:打造綠色智慧農業「百花園」   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白馬中植藍莓黑莓產業示範園航拍圖 受訪者供圖   用聲音分析監測育肥豬和肉雞健康、動物身份識別、家禽和豬舍自動化管理、生豬遺傳育種……近日,來自荷蘭的10家公司,帶著他們先進的牲畜養殖及加工技術,「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