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信這幾年上映的國漫大家都已經刷過不少遍了,從16年《大魚海棠》上映以來,國漫崛起的呼聲就越來越高,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19年12月28日突破50億票房,同時放出20年電影《姜子牙》的聯動海報,被網友稱美國有「漫威宇宙」,我們有「封神宇宙」,那麼在《姜子牙》上映之後,封神宇宙真的實現了嗎?
電影中九尾妖狐的原型起源於我國著名古籍《山海經》,這部電影中,九尾是受元始天尊指使誘惑紂王,而在《封神演義》中,九尾妖狐是受女媧娘娘指使,女媧娘娘本就是掌管群妖的,於是指使九尾妖狐蠱惑紂王,同時承諾九尾妖狐事成之後讓九尾妖狐位列仙班,修成正果,不過兩者一樣的是,女媧娘娘也沒有寬恕九尾,九尾自己也覺得很冤,明明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就是不肯承認我,也質問過女媧娘娘,不過女媧娘娘覺得我只是讓你蠱惑紂王,沒讓你造這麼多殺孽,最終還是處死了九尾。
《姜子牙》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出,姜子牙面臨一個選擇,「救天下,還是救一人」,而姜子牙表示,天下和小九我都要救,非常理想化,姜子牙在拜入靜虛宮的時候就許下過願望,要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他也的確做到了,幫助周武王成功伐紂,但是之後理想和現實產生了衝突,九尾體內的元神,救還是不救,從電影來看,姜子牙也的確糾結掙扎了好一段時間,在別人看來,姜子牙這種行為實在令人不解,解決掉九尾就等於解決了一切,就像申公豹在北海對姜子牙說的話:
這裡提一下申公豹,雖然曾經哪吒和姜子牙有過一張聯動海報,但是這裡的申公豹和哪吒裡面的形象完全不一樣,與奸詐的形象不同,《姜子牙》中更多的是他的小迷弟,即使姜子牙被貶下凡,申公豹也會偷偷溜下來幫助他。
姜子牙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理想化的形象也是這部電影口碑不如哪吒的原因之一,就像孟子所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种放棄一切去追求理想的形態,也不會被利己主義所理解,當然,孟子說的並不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而是在魚和熊掌必然不能兼得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取捨。
《姜子牙》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在哪吒取得成功的時候蹭了一波哪吒的熱度,提高了關注度,但是既然蹭了哪吒的熱度,觀眾肯定會拿兩部電影做一個比較,而哪吒主要講的是如何正確面對偏見,並且有太乙真人作為搞笑擔當,這類作品本就容易贏得觀眾的好感,比起姜子牙這種嚴肅認真的劇情,更能提升觀眾的觀影體驗。
先來回顧一下姜子牙的劇情,商朝末年,靜虛宮姜子牙奉命幫助周武王伐紂,周朝建立,平定天下,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但商周大戰剛剛結束,百姓民不聊生,三界認為,魅惑紂王的九尾妖狐蘇妲己是頭等罪臣,於是人界對狐妖一族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追殺,不僅捉到活得狐妖可以得到獎賞,就連死狐狸都可以領錢。
姜子牙此時回到靜虛宮,受封為眾神之長,元始天尊下令讓他親斬九尾妖狐,只是姜子牙在行刑時看到了除了九尾妖狐外,還有一個無辜的人類元神,為了救下這個元神,姜子牙不惜違抗師命,只是自己被貶去北海,面海思過。
在凡間,姜子牙遇到了小九,因小九十分像當初在九尾妖狐體內看到的元神,於是姜子牙決定和小九一起去幽都山尋找真相。經歷了千辛萬苦後,終於發現了封神之戰的真相。
姜子牙知道了封神之戰的真相後,十分痛苦,自己所尊敬的師尊居然是這樣一個神仙,姜子牙的認知裡,神仙也好,人也好,妖怪也罷,都是這個世界的生命,而神仙為了掌控三界將人和妖當成棋盤上的棋子,這一點,他不能容忍。
於是最後他砸斷了控制冤魂宿命鎖,又將象徵著人界與神界的宿命鎖天梯砸斷,使神再也不能干涉人類的事,最後那個變身,其實有另一個神暗中相助,那就是鴻鈞老祖,也就是元始天尊的師傅,鴻鈞最後幫助姜子牙這件事情說明了他對姜子牙的認可,以及對元始天尊所作所為的否認。
至於那張海報上放的姜子牙和哪吒,他們真的有關聯嗎?
在中國神話中,封神榜中是沒有哪吒這個人的,因為只有在封神之戰中死亡的將士亡魂才有資格進入封神榜,無論這個人是善是惡,例如石姬娘娘,死後就被封為月遊星,而哪吒在封神之戰中並沒有死亡,我們知道哪吒因為扒了龍王三太子的皮,抽了它的筋,自己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後被太乙真人用蓮花重新做了一個肉身,也是哪吒蓮花太子這個名字的由來,這場大戰中肉身成聖,所以就沒有進入封神榜,但的確名副其實是一位神仙。
「你連魚都能放過,就不能放過你自己嗎?」
這部電影應該是面向成年人的電影,這種嚴肅認真的風格加上一些隱喻也是低年齡受眾不能接受的,製片方也放上了建議八歲以上年齡觀眾觀看的標籤,雖然很多人在大力推薦動畫片高齡化,但是在中國人的固有印象中,動畫就是給孩子看的,這種情況就會勸退那些想帶一家子去電影院觀看的受眾群體,相比哪吒比較詼諧幽默的風格,再加上20年的特殊情況,打敗哪吒的票房紀錄是很難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