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球迷討論,中國女排體系內的主攻手究竟是進攻的能力重要還是一傳防守的能力重要?看了很多自媒作者的見解和球迷留言區的評論,大部分觀點都支持全面型主攻更適合中國女排的戰術體系。
主攻手的職責
排球運動比賽隊員的職責分工。指場上的主要攻擊手,防守反擊中的主要得分隊員。雖然沒有界定主攻手必須具備一傳的能力,但是在當前的世界排壇中,主攻手和自由人聯手負責一傳是主流。歐美球隊的主要的分點主要集中在強力接應身上。兩名主攻手負責承擔一傳的責任。在兩名主攻手之間,又有一名進攻特點比較突出的球員分擔接應的壓力。像塞爾維亞女排的博斯科維奇和米哈伊洛維奇,義大利女排的埃格努和塞拉,美國女排的德魯茲和羅賓遜等等。既然歐美女排的主攻一傳和防守的任務更重一些,那麼中國乃至亞洲國家的女排該怎樣使用主攻手呢?
中國女排力爭球員的全面性
亞洲球員的身體素質無法達到歐美球員那種標準,因此在比賽中硬碰硬的時候比較吃虧。亞洲女排也不可能培養出像埃格努那種生猛的強力接應。這個先天的身體因素制約了球員的能力,所以就要另闢蹊徑去對抗歐美的強力打法。過去流行四二配備的打法也已經不適合當前的陣容體系。中國女排現在主打的是雙主攻+接應+自由人的一傳體系。其中最核心的主攻朱婷在比賽中承擔的一傳輪次較少。
不過並不是因為朱婷的一傳能力有限,而是因為她需要承擔的任務更加艱巨。朱婷在郎平的精心調教以及在土耳其瓦基弗銀行女排磨練三年,妥妥的具備六輪一傳的保障能力。但是由於中國女排其他球員的進攻能力都不如朱婷,因此分擔朱婷的一傳和防守壓力,保障朱婷進攻其是他球員的責任。
回看郎平二次執教中國女排之後,把抓主攻手一傳防守能力提升到了一個特別的高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球隊在場上減少漏洞。一傳是一個球隊的生命線,在強攻實力已經遜色於對手的情況下,一傳再被追發崩潰,對於一個球隊來說簡直就是災難。郎平要求每一名主攻和接應都具備全面性,就是要達到全民皆攻手,全面皆自由人的狀態。利用球隊的整體性去和強隊對抗。
當前中國女排的四名主攻朱婷,張常寧,李盈瑩,劉曉彤四人都具備一定的一傳和防守能力。一直跟著集訓的劉宴含則因為一傳能力不過關始終徘徊在第四主攻之外。早前入選國郎平陣容的王一梅,李靜等進攻能力突出的主攻手,也因為一傳的原因成為國家隊的過客。可見郎平指教下的中國女排進攻能力和一傳防守能力同樣重要。
不過有的球迷又會說了,不是哪個球員都像朱婷那樣一傳防守與進攻都那麼優秀呀!是的,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球員可能攻的能力大於防,有的球員可能防的能力大於攻。不過不管是一傳防守還是進攻實力,郎平都會給球員設定一個限度。可以不平衡,但是不能傾斜得太多。就像李盈瑩一樣,假如這兩年多她的一傳能力始終停滯不前,即使她的進攻能力能夠派上用場,郎導也不會把她一直留在國家隊,即使留在國家隊了,也隨時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根本不可能成長為一個有發展前景的主攻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中國女排戰術體系下,一傳防守能力和進攻能力都很重要。郎平和她的弟子也都為了這樣一個目標而努力。東京奧運衛冕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女排姑娘們刻苦訓練砥礪前行。大家都朝著全面型主攻手的方向努力難道不好嗎?
原創文章,歡迎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