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徐麗 通訊員 羅小燕
「疫情期間,收到了政府貼心的免費上網券,我就來了。」平常忙碌奔走在各棟樓宇之間的快遞員小李又來到住處附近的浪潮網吧。他說,「剛畢業不久就遇上疫情,只能當起了快遞員作為過渡,有空就到這來閱讀專業電子書籍,同時了解福田區的各種文化活動和招聘信息。
「這裡還有定期開展『社區網校』活動,教我們老年人手機上網和美圖秀秀、全民K歌等各種流行的APP,我發到朋友圈的圖片都很漂亮,再也不怕出門被查健康碼了,還學會了辨別網絡詐騙信息。」旁邊的王老太太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工作人員介紹,網吧公共電子閱覽室接待的主要是像小李這樣的年輕人,他們主要是到公共電子閱覽室閱讀電子書並瀏覽公共文化信息,「社區網校」則是主要面對老年人,通過專家老師的悉心講解,帶領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
在深圳市福田區,像這樣全年不打烊、持續為人民群眾提供休閒學習的綜合性文化娛樂服務點——網吧公共電子閱覽室有30家,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免登錄進入福田區圖書館電子資源庫,享受查閱圖書館數字資源、閱覽電子圖書報刊和了解各種公益文體活動等信息服務,憑身份證還可享受4小時/天的免費上網服務。
據了解,網吧公共電子閱覽室項目由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主辦,福田區圖書館、深圳市文化市場行業協會承辦的第七期「福田區網吧公共電子閱覽室」項目圓滿結束。本期項目於2020年8月1日啟動,持續開展了5個月,30家網吧服務群眾達4.2萬人次,本期項目開展了5次「社區網校」授課活動。
「福田區網吧公共電子閱覽室」項目是政府與協會合作,依託網吧場地和設施,植入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便利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項目。項目對接福田區圖書數字資源庫,為市民提供集休閒、學習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娛樂服務,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弱勢群體在家門口就能免登錄進入福田區圖書館電子資源庫,享受查閱圖書館數字資源、閱覽電子圖書報刊和了解各種公益文體活動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第七期項目活動向疫情期間勇敢堅守在一線為市民服務的快遞小哥、物業保安等人員派送了10000張「免費上網券」。
項目通過扶持網吧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實現了網際網路上網營業場所與圖書館的無縫對接,進一步織密了福田中心區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助力打造「500米公共文化服務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提升公共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和利用率,促進了網吧行業的轉型升級,也為福田居民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學習平臺,「小網吧」凸顯了福田創新開展公共文化「大服務」的兼容並包的先進理念。
文化部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考察項目
該項目是福田區將商業機構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深耕探索,也是福田區打造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的重要創新,2014年創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7期,累計惠及市民達60.2萬人次。中國文化報、南方都市報、深圳晚報、深圳商報、晶報、深圳新聞網等多家國家、省、市級主流媒體進行了報導。文化部和旅遊部副部長項兆倫、文化市場司李健副司長等多位領導曾考察了「網吧電子閱覽室」項目。項目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網吧「轉型升級」的四大方向之一。
文化部和旅遊部文化市場司李健副司長考察項目
審讀:譚錄崗 蔣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