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

2020-12-19 太史官野記

導語: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的追求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從追求鱗櫛次比的大都市,變成了追求鄉村田園生活,每天一壺酒,吃著自己種的菜,怡然自得!擁有一個自己的小院,遠離城市的喧囂,這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

不過想要在農村建造一個小院,除了家境殷實之外,還有選注意一點,需要了解一下當地風俗習慣,在很多農村收拾自己宅子的時候,經常會按照一句俗語來收拾: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這是農村的窮講究,還是另有深意,這5種樹又是什麼?

這五種樹分別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

松樹在古代他們是不會種在家門口,根據古代風水學來說,松樹屬陰,在家中種松樹的話,會吸引陰氣,讓整個家中都陰森森。除此之外,松樹一般都長得比較高大,並且長得十分茂盛,會擋住自家的大門,所以不適合。不過在一般的墳前或者寺廟中會出現松樹,代表的是萬古長青、流芳百世的意思。

不過到現在,人們現在已經改變了想法,松樹代表的堅強不屈的高尚品質,家底殷實的家庭,常常會在自家的庭院中種上一顆松,寓意迎客松,喜迎貴人的意思。還有一些家裡面也會種上一些五針松、金錢松的盆栽。

松樹爭議比較大,但是柏樹就沒有那麼多說法了,因為柏樹一般都在墳墓邊上和陵園中,膈應人。

桑樹也是不適合種在家中,按道理來說,桑樹在古代還是很香的,因這也是他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養蠶賣絲。不過因為名字的原因,桑同「喪」,同樣的還有梨樹,梨同「離」,古人感覺,種這樹是詛咒家裡人。

槐樹雖然沒有諧音字,但是因為槐字中含有一個鬼字,我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一旦出現樹妖,大部分都是槐樹變成的。不過地方不同,習俗也不同,有的地方還喜歡種槐樹,還有門前有槐,升官發財的說法。

不過也不全是這些原因,除了寓意不好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以上的樹容易招蟲子,木質也不好,古代蓋房子都是純木質,沒啥用處。

所以說這句話,並不是窮講究,還是有一點道理的。雖說還是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意味,但是出發點都是好的,像現在家裡有船的和開車的,吃魚的時候不能翻,也不能說,過年的時候打碎東西,還要說歲歲平安。

除了這五種不能種之外,再給大家說說在院子中能種的樹,院子能種海棠樹、石榴樹、葡萄樹、棗樹,這種樹象徵著多子多孫,家庭美滿和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老輩人大智慧,有道理。農村俗話諺語相當多,每一句俗語都是很精簡,字數不多,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又能給後人帶來各種生活上的提示。這些俗語警句也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總結出來的,都是經歷過多少代人生活的經驗獲得的結論,又被一代代人口碑相傳留給了後人。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哪五樹這麼神奇,還是故弄玄虛?
    《老人言》中有一句話很巧妙: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前一句話告訴我們對於任何事物,絕對不能看表面,必須深究其根本原因。這句話對於那些無法讀懂的大道理自然適用,那麼對於生活中口口相傳的俗語,是否就適用呢?就比如之前提到的「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句俗語,想要讀懂這句話,必須細究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否則只能浮於表面。
  • 古人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說的是什麼樹?這些樹不能隨便種!
    雖然說積極去種樹是一件好事,但是在過去的時候,種樹卻是有很多的講究,不能夠隨便種的,不然就會對人造成影響,俗話也有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很多朋友不知道這是指什麼樹,也不清楚其中的深意,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老話常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啥意思?是真的嗎?可以看看
    其中有被歷朝歷代尊崇的聖人良言,也有一些通俗易懂且能在百姓中口口相傳的俗語。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講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我國百姓居住的地方大多是自己的獨門獨院,因為院子寬闊,所以人們會種一些樹,避免院子空蕩蕩的,這樣也能給院子增添生氣,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種說法有根據嗎?家裡種什麼好?
    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有很多植物不適合種在院子裡。自古有云:「五樹進宅,人窮家敗」。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種什麼樣的樹,和運氣有關嗎?是的,在古代,人們比較相信運氣,他們認為只要避免一些不吉利的東西,好運自然就隨之而來。
  • 俗語「姐送妹,窮三輩」,古人結婚的講究,有道理嗎?
    老百姓口中相傳的老話,也叫俗語,通常是老一輩人根據生活現象和規律所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就是因為接地氣,無論你是哪裡人,總能在俗語中找到一些共鳴,其中所反映的某些道理,也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但是,大多數俗語只是經驗,而非科學,那麼歷史發展,人類進步,有些俗語自然就不適用於現代生活了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農村俗語是農村代代相傳的智慧,就比如我們家,從我曾爺爺那一輩傳到我爺爺,到我爸爸和我這一輩,基本上就失傳了,有時候聽他們講這些,就當聽個稀奇。「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話是我過年的時候到親戚家拜年,聽一位長者提起的,主要說的是,擺設風水等等對子孫後代的影響。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說說。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究竟有沒有道理?
    很多人說是桑樹、柳樹、楊樹、松樹、柏樹、無花果、梨樹。「五樹進宅,人窮家敗」,對於不能進宅的樹,都是用諧音或者因為墳墓用樹等來解釋,簡直荒謬至極。那是古人對於一些解釋不清的東西,借用了諧音不好的事物來警示後人。那實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無論是陽宅,或是為逝者修建的陰宅(墓地),都非常重視風水問題,它們的選址、布局都非常講究。對於陽宅來說,好的風水應堅持「前聚、後靠、左活、右通」原則。這裡的「前聚」,是指房屋前方要能地氣聚合。同樣,對於故者墓地的選址,也要重視其前方要地氣聚合,這樣才能為後人造福,人丁興旺。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哪些樹不適合在院子裡栽?
    提要: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指得哪五種樹?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植樹節的到來意味著天氣非常暖和了,人們可以栽種花花草草,各種花束苗木。但在農村家中栽樹是非常有講究的,並不是說任何花卉苗木以及各種樹木都能夠在家裡的院子種植的。準備在家裡栽植樹木,也是有一定的寓意,或者是一定的諧音的祝福。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意思是說人們在家中的院子裡或者是屋裡種植這5種樹,那麼就會出現家敗人亡的現象。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蓋房時的這種講究,別不信
    在農村生活有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都有感覺到,有些農村地區對於風水非常有講究,具體表現就是在蓋房子、婚喪嫁娶這些事情上,規矩儀式非常多,所以衍生的俗語也就不少了。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蓋房時的這種講究,別不信!
  • 農村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指得哪五種樹呢
    在農村居住,不但有適宜的居住環境,靜怡的農村跟嘈雜的城市相比,區別還是顯而易見的,農村有一個寬敞的庭院,陽光充足採光率好,房屋修建都比較寬敞,居住面積是城市單元房所不能比擬的,農村的庭院之中,大家也都愛種植一些樹木,有很好的夏季遮陰作用,能夠很好的降低庭院的溫度,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 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啥意思,古人的智慧至今受用
    中國經過幾年的發展歷程,孕育出無數的文化,像海流一樣源源不斷,在現在這個時候集合了,其中有作為歷代金科玉典被推崇的聖人的話,以一生豐富的經驗為基礎,收集了簡潔的諺語,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智慧和財富,所以俗語往往是從生活中取出來的。
  • 俗話說「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明堂是啥?為何子孫會窮?
    ——戴聖《禮記》01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從古至今,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皆都講究一個孝順。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都流傳著一些關於家族的俗語,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這麼一句——「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如果從字面上解讀,你根本不知道啥意思,要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深意,必須深度剖析。據了解,這句話出自一個算命老先生的口中。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我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無論是「舉手」或是「投足」,都講究行為規範,因此,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之說法。尤其在魏晉以前,我國民間對於「怎麼坐」有非常多的講究。
  • 「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什麼樹,為什麼有這種說法
    真理只有一個,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學中在中國,老一輩人都會講:「老話說得好···」 其實在講究封建迷信的古代,很多人都是通過吉利講究,來獲取心理上的安慰。逢年過節,人們也都愛聽一些吉利話,其實這些可能或多或少,仍有一些封建迷信的留存,但也無傷大雅,僅僅是圖個好念想。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人們現在也都是在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問題,而那些帶有封建因素的俗語老話,也慢慢不再流行。相對較為典型的一句就是"五樹進宅,人窮家敗"。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