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12月19日,2020深圳創意十二月「當代動畫學術展暨動漫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開幕。
本次活動是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遼寧省設計學類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魯迅美術學院聯合主辦;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華世象群(深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教授任學術主持,傳媒動畫學院院長王亦飛教授任策展人。來自全國各高校的代表、專家、相關機構和媒體的嘉賓以及大學生百餘人出席開幕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動畫作為人類早期的活動影像,為其後各類動態影像藝術的演進與拓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媒介與科技的發展,異彩紛呈的未來影像正撲面而來。本次展覽所搭建的創作展示平臺集合了實驗性、創新性、學術性、包容性和先導性等特徵。參展作品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學者和業界精英,作品包括動態敘事、靜態敘事和交互敘事三部分共50餘件,呈現的動畫語素與新媒介融合特徵是前所未有的,正所謂「蓄之既久,其發必速」。
在開幕式上,藝術顧問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談到:動畫作為一種視聽敘事語言的呈現,與其他藝術樣式一樣,是與科學技術和新媒介發展分不開的,每一次科學技術進步都觸發了動漫表達手段和動漫語言的豐富。本次展覽作品包括動態、靜態、和交互敘事等形式,題材豐富、風格鮮明,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下動畫藝術創作的最高學術水準。未來,應該鼓勵年輕藝術家不斷創造,創作更多原創作品才是藝術家應有的初心。
策展人王亦飛教授認為:全球性數字革命催生新媒介文化語境,高等院校諸多學科中的動畫學科是厚重的傳統美術教育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具有頑強生命力和廣泛適應性的學科。動畫與全媒介融合與產業互為的泛動畫學科構建,打破壁壘,跨媒介整合,大膽進行綜合媒介實驗,將哲學思考通過動畫與全媒介融合的多重手段進行表達,把對全新媒介時代的生存方式、文化觀念的解構轉化為視覺化、劇場化、沉浸式的藝術體驗。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教授致辭中談到:隨著5G資訊時代的縱深發展以及AI時代的迅猛到來,人們的思維、理念、表達以及承載方式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強調「藝術」與「科學」的高度融合業已成為藝術類學科發展的最重要特徵。藝術的邊界在哪裡?從藝術與科學互為關係的角度開展研究,無疑是一個新的思路。
開幕式前舉行的「動漫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分為三個環節:騰訊遊戲美術專家、騰訊天美工作室群藝術中心美術負責人、傳媒動畫學院客座教授盧東彪首先就動畫和遊戲美術設計做了經驗分享。接下來進行的是魯迅美術學院與騰訊集團公司的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傳媒動畫學院院長王亦飛和騰訊設計通道總經理陳俊彪共同為合作籤約。最後環節進行了動漫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秘書長、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李劍平,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副主任金日龍,深圳大學教授、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副主任田少煦,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副主任劉克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動畫導演常虹,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委員葉正華,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委員陳贊蔚六位業界學者與六位動漫企業專家圍繞動漫教育如何與產業並軌共同發展等話題各抒己見。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委員、教育部動畫、數字媒體專業教指委委員王亦飛主持了論壇。在場的百餘位本科生、研究生和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這是一次多維度、全視角、深層面的高效率研討,是別開生面、豐富生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