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北京前門老院子改成Co-Living空間的「共享際」,近日宣布獲得A' Design Award金獎。在2017年底由《哈佛商業評論》和場景實驗室主辦的「甦盛典」上,就曾公布一份「年度新物種致敬榜單」,「共享際」名列「年度空間」獎項——「各具創意的複合空間新物種,用內容和共享空間構建混合生態,讓連接隨時發生,帶來更多樣的場景可能。」
·編輯| 杜穎
01
老四合院遇上國際設計大獎
打磨場·共享際項目外景。圖/共享際
位於北京前門開業一年半的「打磨場·共享際」,近日宣布獲得了義大利A' Design Award金獎。
致力打造一站式Co-Living共享生活社區的「共享際」,是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於2015年發起的第二個創業項目,專注研究城市更新中新生活方式和活力消費社群組成形態。其涵蓋「社交公寓、共享辦公、創新商業IP、社群活動」等多業態及空間內容,旨在創造更為豐富的共享生活體驗場景。
680平米的打磨場·共享際,便是共享際基於城市更新中歷史建築群落再利用的Co-Living實踐。項目本為打磨場歷史文化區保護改造的重點院落,可以追溯到民國年間的「瑞華染料行」,前期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張永和進行院落改造規劃,後由青年建築師申江海等創辦的「大觀設計」總體執行,共享際團隊聯合設計而成。
打磨場·共享際獲獎信息。圖/A'Design Award官網
此次打磨場項目斬獲金獎的A' Design Award,是一項為國際平面設計協會聯合會、歐洲設計協會所認可的全球領先的國際設計比賽,同時也是國際工業設計協會、國際平面設計協會和義大利工業設計協會的成員組織。
A' Design Award比賽每年舉辦,其獎項旨在頒給最好的設計、設計理念以及產品和服務,涵蓋四個主題: 工業設計大獎、圖像設計大獎、建築與室內設計大獎、藝術與工程大獎。
其在對獲獎項目打磨場·共享際的介紹中稱,「該設計保留了現有胡同庭院的結構和立面,將一些現代設計融入室內,公寓採用閣樓形式,並增加了許多公共區域,吸引年輕人前來了解胡同文化。」
打磨場·共享際獲獎信息。圖/A'Design Award官網
據了解,2018年3月開業至今,打磨場·共享際已成為前門東區的改造示範項目,總投資700萬元,含有14間民宿、134個工位、200平以上的商業空間以及若干獨立工作室、展廳、共享廚房等公共空間。開業半年實現商業、辦公整體100%滿租,民宿出租率長期在90%以上,變身「民宿+共享辦公+網紅咖啡」的兩棟百年建築煥發新生。
02
城市空間新物種的「混合內容」
「我們把若干房子改造成將生活、居住、娛樂、文化、飲食、工作、演講、路演等功能聚合在一個綜合體裡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並希望它能夠精準連接在地性創造力階層。這個空間平臺除了做到職住一體,變成有溫度的微城市,還有各種豐富的組合性場景,由住戶自由再造,形成自管理的微社區。社群、生態圈讓共享客找到朋友和形成組織,更重要的是獲得內心的歸屬感,最後將空間打造成一個自治的、內容不斷滋生的新社區。」
2017年12月,場景實驗室第4期《奧迪·造物學:新物種商業方法》課程上,優客工場創始人、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在題為《混合內容再造城市空間》的分享中如是說。
打磨場·共享際內景。圖/共享際
「優秀的空間+內容運營」是新物種重要的來源,作為「年度新物種」,共享際最核心的商業方法論就是「混合內容」。混合內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式:「多樣性×文化智力=創新」,多樣性的核心是連接,文化智力是產生IP的根本,最大的創新則是社會生態創新。
在「空間+生活+社交+……」的不斷嘗試裡,新物種才能探尋出各種各樣新場景發生機會的最大化可能。
基於具有針對性的功能屬性,共享際在2018年發布了5條細分Co-Living共享社區產品線:主打城市探索及文化體驗的5Live,定位高端商務的5Lcenter,展現社區溫度和美好生活的5Lcommunity,都市活力樞紐5Lhub,以及解決企業客戶職住平衡的5Lnet。
打磨場·共享際內景。圖/共享際
目前,共享際在北京已落地東四、國貿、前門打磨場、前門鮮魚口(BMW X2)、郭公莊、房山長陽、順義華威、大興星牌等項目,資產管理規模超30萬平方米。2019年正籌備特色酒店、戲劇主題綜合體、河南開封、秦皇島阿那亞等多個項目。
共享際還啟動了管理輸出合作,類似酒店業、餐飲業的特許經營加盟模式。針對新建、老舊物業,商業、酒店、園區、廠房、民宿等,由合作方提供場地及成本投資,共享際輸出品牌及運營服務,共同打造共享公寓、辦公空間,為房產提升價值、豐富業態及加速入駐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