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的人,在「考研,工作,考公務員」,為什麼總做不了決定

2020-12-14 騰訊網

考研、公務員、找工作

這是時時刻刻伴隨著大學生的「出路」問題

今天不討論「選哪個最好」

小飯糰想和大家聊聊

「考研,工作,還是考公務員」

為什麼我們總做不了決定

1

在知乎裡搜索「考研 公務員 工作」,頁面會彈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如「市場營銷大三生,我應該考研還是找工作」、「大三文科女生,應該適合考研還是考公務員」,「工程管理專業大三女生,糾結考研、考公務員還是工作」,「二本三流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大學生前途何在,考驗還是考公務員」等等。

每一個問題都蘊含了大學生對「出路」的深深的焦慮和迷茫。

問題下面的答案也各有千秋,大家都拿出百分之百的熱情為題主進行利弊分析,不耐其煩的要為題主「選好出路」。「女孩子當老師比較穩定」,「雖然我不讀這個專業,但我覺得這個專業應該考驗比較好吧」類似的回答不斷在不同問題出現,當然更多的是「你需要把實際情況說一下才好給意見」。

如果你是一個目標堅定的人,那麼真讓人羨慕。

可大多數時候我們做不出選擇,我們甚至認為這個決定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我們只能不斷的權衡利弊,不斷的推翻假設,不斷的猶豫躊躇,每當處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時,總會迷茫甚至害怕。

為什麼呢?

2

容易動搖,對他人的言語過於看重。那些「為你好」充斥耳邊,而你目前最能做的就是讓別人放心,讓爸媽安心。

你聽從了「女孩子當教師比較能安穩過日子」,但是你知道你的性格其實不能能夠當老師,但還是考了教師資格證;你聽從了「男孩子考公務員比較安定」,你去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其實你不願就這麼做,但爸媽和你說創業有風險,你沒有這個能力。爸媽希望你考研,他們覺得家族裡的同一輩都去考研了,如果你工作了就會顯得低人一等,你不禁感嘆難道面子比前程重要,可一直喊著畢業就找工作的你還是動搖了,他們是你的父母,你有這個義務聽他們的。

可是,你沒有試著和爸媽溝通,你沒有把你的3年的、5年的甚至10年的計劃告訴他們,你沒有和他們說:「爸媽,就相信我這麼一次,我相信自己能做出好的選擇。」,你沒有折中的選擇,全盤接受或全盤否決,你都知道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你也一定能找到合適的線,連接你和爸媽的心聲。

不要對別人的言語過於看重,應該試著問自己:「要什麼?」

不管是七大姑八大爺、兄弟姐妹、朋友室友和你說考研工作考公務員哪個比較好,你要去聽可不要就此做決定,他們都不是你。

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最懂你適合什麼的只有你自己。

3

不能夠堅定的下決定,總要尋找一個心理支持。尋找安全感是我們的本能,當我們要做出一個決定時,我們總要向外界探望,看看有沒有人像你一樣,看看有沒有人能夠支持你。在知乎上發表疑惑,或許也是在尋求一種支持:你沒法作出這個決定,因為你沒得到有效的支持,心理上的或是行動上的。

有支持,固然是好;沒支持就不好嗎?

靠著是否有支持而選擇是否做這個決定,過於牽強。

如果你真的需要支持才能下決定,不妨再回頭看看,你做的這個決定到底需要什麼。

4

沒有目標,沒有規劃。

我們一邊感嘆生活現實,一邊又不願改變生活;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卻又拒絕早起;一邊對未來焦慮,一邊說著「隨遇而安」。

走一步算一步,今天決定考研,明天決定工作。你當然也做出了選擇,只是時效性不強罷了。

費孝通曾說:「我記得在小學裡讀書時,老師逼著我既日記,我執筆苦思,結果只寫下『同上』兩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課,遊戲,睡覺』,有何可記。」

那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日記中有多少個「同上」,又有多少個打了紅叉的計劃呢?

不管怎樣,都不要只寄希望於未來,說現在讀不了書,考研了一定會好好讀書。

改變在於現在,而不取決於未來。

做決定之前,得要有個計劃。沒有計劃,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堅定的做出和實施這個決定的。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原因讓你遲遲不能下決定。

但你得承認,不管是哪個決定,沒有完美,只有適合。

因為適合你,所以是最好。

可是你也一定為此付出些什麼。

你得承認,迷茫和喪會伴隨著你一起走下去。

沒有一段路是不迷茫的。

沒有一天是不喪。

學會擁抱它,讓自己開心。

選哪條路,得去走才知道前方是什麼?

管它呢,怎麼高興怎麼來。

對於此話題糰子萌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小飯糰分享。

相關焦點

  • 考研、考公務員,可能是時代悄然給他們撕開的一道光
    考研結束,等待成績的日子,給她帶來的不是釋放,而是另一重更為真實的迷茫,「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一個重要目標,感覺被掏空了,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卻無從下手,感覺很迷茫,不知道往哪裡走。找工作,簡歷拼不過人家;考完等結果,又不能對可能到來的面試不準備,什麼都比別人慢了一拍」。芳坤的宿舍中,找到工作的舍友很少,外出實習的,主要是幫助單位運營。
  • 考研還是考公務員?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這樣選,原因太現實了
    這幾年本科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高校正在不斷擴招中,本科畢業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坦白來說,本科畢業證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很多本科畢業生都會選擇嘗試這條路:考公務員和考研。和大城市的大學生相比較起來,農村大學生似乎更傾向於考公務員。對他們來說,考研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考公務員更具有吸引力。為什麼會這樣?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這些理由都非常現實。為什麼農村大學生更傾向於考公務員而並非考研呢?
  • 考公務員還是考研 這是個問題
    眾所周知,考研好還是考公務員好,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議話題。但是對於一般學生來說,這二者都是比較難的,每年的情況都是報考人數多,競爭激烈。那對於重點學校的學生來說,有很多重點高校都是可以保研的,所以在有保障的情況下,考上的概率就更大一點。
  • 為啥25歲以下人偏向考研,25歲以上偏向考公?二者哪個更有前途?
    文/凌說 距離2021年考研倒計時還有3天的時間,大多數考生都在緊張備考中,想著考出考一個好成績一舉上岸,但是天空不作美,進入寒冬疫情開始反覆,一些地區出現病例,在考研來臨的節骨眼上,讓很多考上感到害怕,會不會影響到考研的進度,一年的努力會不會付之東流呢?
  •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大學同學要先去考研後再考公務員
    考公務員和考研是兩個熱點話題,而且兩者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無論是考試的內容還是考取的目的。 近日,一位網友講述了這麼一個怪現象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我們大學的很多研究生都去考公務員了,真不明白為什麼,大學畢業直接考不就完了,何必要等到研究生畢業?」
  • 老生常談:為什麼家裡總逼我考公務員?
    前段時間熱播的一檔律政求職類的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2》,履歷完美、學歷顏值雙雙在線的面試者們同樣面臨著「被父母逼迫考公務員」的情況。為什麼父母會把公務員看的如此重要,因為公務員是政府的官職,是一種權利的象徵,意味著體面、穩定、待遇好、鐵飯碗。
  • 考研與考公務員有什麼不同?在做選擇之前,你要先看清這些問題
    如今的社會,自己的煩惱只有自己只好,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個企業也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想要找到好工作的話,首先就是學歷問題,而其後才是個人能力的展現。這麼看來學歷依然成了一塊必不可少的敲門磚,所以提升學歷當代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
  • 什麼時候考公務員好,過來人說出了真相,抓住這個時機更容易上岸
    什麼時候考公務員好,過來人說出了真相,抓住這個時機更容易上岸1. 剛畢業的應屆生國家一直重視教育,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所以大學生在剛畢業的時候,被稱之為應屆生,並且會有一些優勢,在崗位上面也會比較偏向於應屆畢業生。
  • 考研失利,為什麼不選擇二戰,原因很扎心!
    這段時間考研複試結果陸續已出,在逢進必考的社會,總有人歡喜,也總有人憂傷。今天小編看到一個話題,關於考研複試被刷是什麼體驗。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離成功只差一步,這種沮喪來得更加兇猛吧。小編與很多考研失利的夥伴聊天,詢問他們為什麼不二戰了,把原因總結了一番,順便也把他們的回答以第一人稱敘述下。1.只給自己一次機會在當初決定考研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我只給自己一次機會。
  • 想考「公務員」的注意了!最好做到這4點,不然考上也會後悔!
    就算是和親戚朋友談起來也覺得有面子,這一點上公務員的崗位是很多崗位所比不了的。公務員的社會認可度比較高,說起來也是臉上「有光」。 4.工作穩定 公務員的工作是非常穩定的,一旦考上如果不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是根本不用擔心會被辭退的,並且如果足夠努力還會有上升的空間。
  • 考研和考公的人,10年後會有什麼差距?這幾點每個都很真實
    其實有不少人考研和考公都是同時準備的,都想為自己多謀一條出路,但一心不能二用這個道理大家應該都懂,如果兩樣都想兼顧,到最後往往什麼都不容易得到。 所以我非常能夠理解,為什麼那個學妹會向我問這個問題? 因為學妹已經大三了,現在就應該要做出選擇,到底是考研還是考公?如果二者都順利通過,又要做什麼取捨呢?
  • 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生考公務員?「國考熱」背後是什麼原因?
    2021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正式開考,從公開的報名人數來看,國考熱度依然不減,平均每61個人競爭1個職位,其中一些熱門職位仍「千裡挑一」,甚至「幾千裡挑一」。根據每年發布的國考報名人數來看,國考報名人數目前已連續13年破百萬。從趨勢上看,有隨時趕超考研報名人數的潛力。
  • 考公務員難還是考研難_國家公務員局官網
    考公務員難還是考研難_國家公務員局官網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對答案,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2021年國考公告、職位表已發布,共25726人,13172個崗位!
  • 考研、考公,可能是時代悄然給他們撕開的一道光
    考研結束,等待成績的日子,給她帶來的不是釋放,而是另一重更為真實的迷茫,「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一個重要目標,感覺被掏空了,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卻無從下手,感覺很迷茫,不知道往哪裡走。找工作,簡歷拼不過人家;考完等結果,又不能對可能到來的面試不準備,什麼都比別人慢了一拍」。芳坤的宿舍中,找到工作的舍友很少,外出實習的,主要是幫助單位運營公眾號。
  •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公務員難還是考研難_國家公務員局考試官網
    國家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為您發布考公務員難還是考研難_國家公務員局考試官網,同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信息:2021國家公務員試題真題。更多關於國考筆試試題,公務員試題解析,國考試題解析,國家國家公務員試題真題的信息內容,請關注國家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以及國家華圖,值得信賴!
  • 作為女生,是選擇考公務員、教師還是考研?你們是怎麼選擇的?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繼續當老師還是考公務員呢?」有如此困惑的不知我一人,我的同事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甚至有人詢問了我的意見。有人說,女生就應該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考研繼續深造,我也贊同這個說法,但是如果你想當一個「女強人」,那你可以選擇考研,那畢竟是你成為「女強人」的墊腳石。
  • 考研和公務員相比,兩者哪個前途更好,聽聽過來人怎麼認為
    其實還有兩件事,也始終牽動著不少人的心弦,那就是考研和考公務員兩者。這兩者的考試模式雖說不同,但有個很相似的點,那就是考試難度大,考生數量還一直在增。不過兩者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成功上岸之後,前途都相對不錯。考研和公務員相比,兩者哪個前途更好,聽聽過來人怎麼認為。先說說考研,為了一紙學歷,太多人選擇了這條路。
  • 二本畢業,到底選擇「考研」還是「考公」,聽聽過來人的幾點經驗
    這是個兩難的選擇,想要做出完全完美的答案幾乎是很難的,其實在大四階段,大家應該做出自己的選擇,畢竟不可能兩件事情同時做,因為你沒有那樣的精力。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同時選擇,選擇好一個便可以了,那到底是選擇考公務員,還是選擇考研呢?
  • 考研和考公有什麼區別?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何做到正確選擇?
    考研和考公有什麼區別?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何做到正確選擇?把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培養到大學畢業,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的基本要求。以前,在農村裡出一名大學生,基本上就是人盡皆知。而現在,不說極為普遍,但也相差無幾。
  • 越來越尷尬的專科生,就業壓力大,考研和考公務員又沒資格
    本科生如果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還可以有參加考研的機會,同時也有報考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招聘等考試的資格。如果本科畢業生畢業以後沒有考上研究生或者公務員,今後還有多次的報考機會參加。但是對於大專畢業生而言,他們在大學畢業以後,參加專升本考試的機會僅僅只有一次,如果這一次沒有考上專升本,那麼今後只能夠參加網絡教育或者成人自考,而這些教育形式都很難得到社會企業的認可,含金量不高,對於大專畢業生而言就業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