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泛二次元用戶的壯大,與動漫產業相關的二次元音樂也在極力突破小眾音樂的標籤。在b站上,音樂是僅次於動畫的第二大流量區,月產出原創視頻中近六分之一為音樂視頻,且絕大部分為二次元音樂。包括M站、幻音音樂在內的二次元音樂社區也在逐漸增多,源音塘就是其中之一。
廣義的二次元音樂並不局限於動畫作品或遊戲自帶的音樂,還包括動畫音樂衍生品,即網友重新演繹或翻唱的音樂作品。源音塘定位泛二次元人群,除ACG、古風(國風)、Vocaloid(以初音為代表的虛擬歌姬的作品)外,平臺還增加了廣播劇以及三次元音樂版塊。曲庫數量為7210首,其中30%為原創內容,古風音樂熱度最高,拿到版權的動漫或遊戲音樂佔比不到10%。
源音塘目前通過qq群、社交網站宣傳等途徑已累積1000多位中長尾音樂人,用戶可自主上傳原唱或翻唱作品,創建、分享歌單。平臺通過用戶瀏覽痕跡匹配用戶喜好,推薦相應歌單。單從以上功能來看,源音塘更類似一個小眾音樂軟體。為增強社區屬性,團隊開發了「池塘」論壇區,今後還將上線視頻直播板塊,增強粉絲與音樂人間的互動,並逐步發展cosplay、繪畫、小說、二次元同好交流等細分領域社區服務。
源音塘網頁版於今年1月份上線,上線2個月曲庫突破1000首,註冊用戶達1萬人,4月份APP上線,並不斷優化社區功能,線上定期舉辦投票活動、小遊戲提高粘性,線下通過演唱會、校園歌手選拔、漫展等形式進行品牌推廣,拉新獲客。截止目前註冊用戶已超5萬人,月活均3萬。
內容上源音塘主打原創音樂,原因基於以下兩點:熱門動漫或遊戲音樂版權較貴;相較二次元視頻的素材剪輯再創作,二次元音樂更注重原創性,用戶粘性更容易從對動漫或遊戲ip向對音樂人遷移。如果說二次元社區形態跟著資源走;那麼二次元音樂領域則是跟著人走,容易產生紅人效應。也正因此,源音塘需要通過社區建設沉澱用戶,形成社區品牌。
b端方面,源音塘即將上線音樂眾包平臺「海塘」,將平臺入駐的音樂人資源直接對接需求方,平臺提供音樂人真實播放數據、技能數據供b端參考。近年來影視遊戲或動畫製作對二次元音樂的需求凸顯,手握音樂人資源的社區平臺也在開設眾包業務。聯合創始人趙博向36氪表示,源音塘的優勢在於集合的都是中長尾音樂人,價格合算,能滿足絕大部分中小型手遊古裝配樂的需要,與西山居、熊貓微視均有合作機會。
商業化方面,除依託社區的廣告、打賞、眾包、遊戲聯運等分成變現外,源音塘也在嘗試孵化音樂人IP,旗下現已籤約兩位動漫領域音樂人,平臺協助其製作數字專輯,通過專輯售賣、社區直播互動、線下演唱會等方式發展粉絲經濟,上行發展音樂版權,進入版權分發上遊。
平臺現階段業務重點仍在社區內容的搭建。作為一個剛成立不到一年的二次元音樂社區平臺,前期入駐的音樂人紅利尚在,源音塘也有成立專門的音樂人扶植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