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幼師媽媽,我和孩子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很在意互動性,希望利用書中的文字或者圖畫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和創造。
於是我想分享我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點點滴滴。今天分享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有人說世界上爬得最遠的毛毛蟲就是《好餓的毛毛蟲》,它從遙遠的歐洲爬到了全世界孩子的心中。孩子們對這條毛毛蟲也是非常喜愛的。
瞧著這條憨態可掬的毛毛蟲,綠色的身體,紅紅的腦袋,實在是可愛極了。
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孩子找到了小蛋蛋,原來這個蛋蛋還有個名字叫「卵」。孩子就問我,那旁邊的那幾個小的也是蛋蛋嗎?孩子的觀察力有時候能做到舉一反三的。
在某天早晨,「啵」的一聲,一條小毛毛蟲從蛋裡爬出來了。這裡有個象聲詞,孩子小時候對象聲詞的著迷絕對超過大人的想像。我和孩子舉例了很多象聲詞,孩子最喜歡的是「噗」,你肯定猜到了是放屁的聲音。每次模仿這個詞都笑得前仰後合。
小毛毛蟲剛從蛋裡爬出來,實在是太餓了,於是它就要去找吃的了。看著小毛毛蟲身體一拱一拱地向前爬去,我孩子的手指頭再也按捺不住了。小手指一拱一拱地向我身上爬過來,我當然也以手指還手指啦。這個互動小遊戲,孩子也是樂此不疲,再配上語言兩個小「毛毛蟲」還聊起天來。
5這個繪本我和孩子閱讀時,我更注重數學啟蒙。相信很多媽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會數數,小嘴巴念叨著1、2、3、4……往後數。但當我們拿出幾個糖果讓孩子數幾個時,孩子有時就數不清楚了。其實數學啟蒙不是單單的教孩子數數,數得越多、越快就好了。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把數字和物體對應起來。
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對應著數數,1對應著一個蘋果、2對應著二個梨子等等。而且這本書是一本翻翻書,有立體的版本,更加直觀。
學會對應著數數,我就進一步的跟孩子討論數字是有邏輯性的,例如:1後面就是2,2後面就是3 。以此類推。毛毛蟲每天吃的食物也是這樣增加的。孩子理解起來可能比我們拿著數字來教要容易一點。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隨時和孩子一起數著玩。
到了周六,看看毛毛蟲吃了多少東西,一下吃了這麼多東西,晚上毛毛蟲的胃開始疼了。我孩子主動說:它吃太多了。我及時表揚了孩子的看法,認為她說得很對。引入生活中,我們也不能暴飲暴食,對身體不好。我也聽說過有的孩子吃東西就一定要吃完為止,媽媽們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這是出於我們對孩子的愛。但在孩子的教育上除了愛,我們還有堅持,堅持正確的行為規範,不能因為孩子一鬧我們就妥協。
小小的毛毛蟲長得這麼大了,變成了一隻胖胖的毛毛蟲。它還會蓋房子了,它給自己蓋了一個小小房子,自己住進去。
它在小房子裡住了兩個星期,這個小房子也有個名字叫「繭」。後來它把繭咬破了,從裡面鑽出來一個什麼呢?
原來是一隻美麗的蝴蝶。小小的毛毛蟲慢慢的長大,給自己建了房子,耐心的在房子裡等待蛻變。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小動物長大的樣子和小時候是不一樣的。例如青蛙。和孩子簡單的說說小蝌蚪怎麼樣變成青蛙。
這個故事的閱讀拓展,我和孩子一起畫了毛毛蟲和蝴蝶。孩子也很喜歡塗鴉,可能剛開始畫的沒那麼好看,或者說不像。但不重要,我們和孩子一起畫,及時地鼓勵孩子才非常重要。
繪本是孩子成長路上重要的陪伴,而親子繪本閱讀不但讓這種陪伴更美好,而且能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收穫滿滿的幸福和能力。
每天一起把繪本閱讀當作親子溝通的橋梁,和孩子一起愛上閱讀。如果你有什麼閱讀的妙招歡迎留言。我們一起加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