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大部分視頻網站包括優酷、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內容最高清晰度一般為「1080P」(還需要開通VIP)。近兩年上線的電影或電視劇,在電視端逐步有了「4K」選項。
我在「4K」和「1080P」之間切換著看,沒發現兩者有太大的區別。通常來講,視頻質量=解析度×碼率,在線視頻的瓶頸,主要是碼率太低。
比如B站上一段1080P解析度的視頻,顯示碼率為2843 Kbps,約為2.843 Mbps。而高質量的本地1080P藍光視頻,碼率通常可以達到30-40Mbps,是在線視頻的10倍以上,甚至比在線4K視頻都要清晰得多。
國外在線視頻畫質普遍比國內的更高。比如,油管上已經有很多2160P(4K)視頻,即使不是會員也可以任意觀看。
即使同為1080P視頻,碼率也比國內視頻網站高出一點。根據我們查閱到的資料,油管1080P視頻碼率在3.9Mbps以上。
通常,在電視賣場裡看到4K電視極其清晰,清晰到可以數毛,買回家播放在線視頻,模糊得一塌糊塗,再次說明片源的重要性。有電視品牌的總經理告訴我,還有消費者因這事投訴的,說根本達不到宣傳的清晰度。
那麼,是什麼限制了國內視頻網站的視頻畫質呢?
當前,能錄製4K及以上視頻的設備比比皆是,今年新發布的一些手機,已經能支持6K甚至8K視頻的拍攝,所以,視頻源並不是很大的問題。
傳輸方面,如今,百兆光纖寬帶已經接近普及,很多城市家庭已經升級到200兆甚至更多,即使是看高碼率(30-40Mbps)的藍光視頻也不在話下。
普及在線超高清視頻的瓶頸,還是在於視頻網站。在線視頻是一個極其燒錢的行業。根據愛奇藝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愛奇藝全年虧損再創新高,達到103億元,超過2018年的 91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在視頻網站的成本中,帶寬成本僅次於影視劇版權費用。而對於UGC類的視頻平臺(比如B站),帶寬成本所佔比例可能更高。可以想像,在4K乃至6K視頻和5G的刺激下,帶寬成本可能指數上漲。
而高碼率、高解析度的視頻,無疑需要耗費更多的寬帶成本,這是在線視頻畫質一直高不起來的根本因素。
如何降低寬帶成本,除了運營商提供更低廉的帶寬資費,視頻網站也需要更先進的視頻技術。比如,通過P2P的方式讓用戶分享帶寬,達到降低帶寬成本的目的。或者使用更先進的視頻編碼格式,大部分視頻網站目前採用的還是H.264,HEVC佔比逐步上升。相比於H.264,HEVC有30%以上的帶寬節省。
從4K的發展道路中不難看出,4K內容的普及遠遠落後於4K電視,而現在,8K內容還沒有影的時候,8K電視已經轟轟烈烈地來了,那麼,有必要買8K電視嗎?
在下篇中,我們將從終端方面分析一下目前4K電視的現狀和8K電視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