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在原有「紅色、黃色、綠色」三色標籤的基礎上,增加「橙色」標籤,區分目的地為廣州市和省內其他地市的旅客,提高服務保障效率。目前,凡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中國籍旅客,需實行14天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外籍人士入境按國家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邊檢民警查驗境外旅客 記者 周巍 攝
「紅黃綠」三色升級為「紅黃橙綠」四色
3月17日,白雲機場與省市相關部門、口岸單位聯合出臺並實施了新版外防疫情輸入工作指引,採用優先機位保障、疏導分流處置、擴充檢疫等待區及臨時檢疫採樣區等辦法優化服務流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新指引在原有「紅色、黃色、綠色」三色標籤的基礎上增加「橙色」標籤,進一步細化旅客分流保障。具體區分如下:
紅標:須離開機場的留學生(不分國籍)和中國籍旅客
黃標:所有在白雲機場中轉的旅客
橙標:有重點國家和地區14天旅居史的外國旅客
綠標:沒有重點國家和地區14天旅居史的外國旅客
「紅色」標籤旅客在白雲機場抵達後,經過機上測溫,下飛機後只要向海關提交健康申報表,即可走國際抵達流程,通過專門通道、專門集中點,實現大巴快速接駁,前往廣州市完成流行病學調查、採樣。
「橙色」「黃色」標籤的旅客,是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引領到現場的「檢疫等待區」或「臨時檢疫採樣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工作。如果是中轉旅客,再引領到中轉等待區。
「綠色」標籤旅客是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按照海關要求引導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邊檢對綠色標籤旅客進行核查,如發現虛假瞞報過往出入境歷史,由航空公司帶回海關查驗區重新走流程;若正常沒問題,則通過專用通道前往國際到達區,到指定行李轉盤提取行李,完成海關行李查驗手續,自行離開機場。
廣州集中隔離需旅客自費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魏敏介紹,廣州市商務局在白雲機場的集散區,根據旅客目的地進行轉運分流。
「全省21個地市口岸部門,全天候24小時都在白雲機場的指揮部進行駐點,每兩個小時會發一班車前往各地市,我們也會根據實際的旅客的數量及時調配車輛,讓旅客到集散點之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由當地政府指派專車送至目的地,再進行健康服務、核酸檢測等。廣州市內也是一樣的操作流程,由各區將旅客接至集中隔離點,進行健康管理,等到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如果旅客具備居家隔離的條件,就居家隔離14天;如果不具備居家隔離的條件,則集中隔離觀察14天。也有的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微調。」
魏敏介紹,目前廣州市集中隔離的酒店費用需要旅客自費。
航班保障時間力爭縮短到三小時內
「這一做法較好地分擔國際航班集中到達時給機場及口岸單位帶來的壓力。這也是地方政府與機場口岸聯動、提升保障效率的新辦法。」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勇表示,17日早上開始實施新版方案以來已初見成效,「目前,我們的目標是力爭重點國家及地區航班在3個小時以內完成保障。」
「我是從吉隆坡乘坐南航回來的,要在廣州轉機回杭州家中。」17日下午4時左右,一名手持「黃標」護照的旅客告訴記者,自己當天乘坐的航班下午1時左右落地廣州,從落地到進行檢疫採樣、出境等時間一共花了3個小時,「覺得可以接受,也可以理解,畢竟健康安全最重要。」
王曉勇表示,當前,嚴防境外輸入是國家層面的大事,也是包括入境旅客在內的每個人所應該承擔的共同責任。由於增加了健康申報、流行病學調查和採樣檢測等環節,旅客出行需花費的時間肯定會比以往長。對此,白雲機場呼籲,請廣大旅客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配合,耐心等待並自覺配合現場工作。
近期入境留學生和中轉旅客明顯增多
據王曉勇介紹,近期,通過白雲機場入境的旅客數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每天進港國際航班接近30個,17日入境旅客人數達到5000人左右。此外,入境旅客中中轉旅客人數和佔比在明顯上升,預計未來一兩周入境旅客人數還會持續增長,除了中轉客流增長之外,也將迎來留學生返程高峰。
據了解,針對入境旅客量的增長,除了升級分流標籤以外,新版工作指引進一步優化了機位安排、擴寬相關保障區域。重點航班優先安排在「最為便捷」的指定廊橋機位,當預計同一航站樓的國際航班可能出現集中到港、入境保障壓力過大時,將安排航班停放到另一座航站樓。同時,擴充了GTC東客運站的「臨時集中點」,增加了「檢疫等待區」及「臨時檢疫採樣區」。其中,T1航站樓東一遠機位候機區以及104登機口下方區域設置為「檢疫等待區」,有座位760個;T2航站樓東五指廊三層設立約1萬平方米的「檢疫等待區」,有座位900多個。多個「臨時檢疫採樣區」為口岸單位提供場地備份需要。
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則開展大數據排查,進一步加強口岸防疫工作力度。據白雲邊檢執勤隊教導員郭建介紹,由於海外疫情風險加大,白雲邊檢站已按照國家移民管理局要求,開展相關的大數據分析工作。在國際航班抵穗前,對來自疫情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有關人員,邊檢方面將提前進行預排查,將排查結果和情況,按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及時通報海關檢疫部門。國際航班入境時,邊檢民警將嚴格進行相關查驗工作,發現在海外疫情突出地區有過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員,將第一時間與海關檢疫、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協作。
▼最新入境流程詳解:
1.機上排查:航班抵達後,機上播放請旅客配合檢測廣播,有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的旅客,經海關判定需要轉運的直接由機坪轉運,不經過航站樓,嚴格防止輸入性感染;
2.四類標籤張貼:沒有問題的旅客下飛機,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配合海關機上做好旅客「紅、橙、黃、綠」四類標籤在護照上的分類張貼。
(1)紅色標籤旅客:測溫並提交健康申報證明後,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引領走國際到達流程,前往辦理邊檢手續,以及到指定行李轉盤提取行李,完成海關行李查驗手續,通過專門通道前往GTC東客運站「臨時集中點」,轉運到廣州市統一的臨時檢疫採樣區,完成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工作;
(2)橙色、黃色標籤旅客: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引領到「檢疫等待區」或「臨時檢疫採樣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工作;根據是否中轉,前往國際抵達流程,或前往中轉等待區。
(3)綠色標籤旅客: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按照海關要求引導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邊檢對綠色標籤旅客進行核查,如發現虛假瞞報過往出入境歷史,由航空公司帶回海關查驗區重新走流程;若正常沒問題,則通過專用通道前往國際到達區,到指定行李轉盤提取行李,完成海關行李查驗手續,自行離開機場。
3.檢疫等待區:按照一個航班一個航班的銜接操作,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引領橙色、黃色旅客進入T1、T2航站樓專屬的「檢疫等待區」等待,區域配套飲用水、指引標識牌、區域廣播、洗手間、座椅等必備服務設施。
4.臨時檢疫採樣區:按照一個航班一個航班的銜接操作,引領橙色、黃色旅客進入T1、T2航站樓專屬的「臨時檢疫採樣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綠色標籤的旅客按照海關要求,引導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5.中轉等待區:「黃色」標籤不離開機場的旅客,由航空公司或地面代理人引領前往專屬的「中轉等待區」等待,直至送上飛機;涉及兩樓中轉的做好航司之間的交接和承運工作。
6.臨時集中點轉運:廣州市商務局引導紅色、橙色標籤旅客,在GTC東客運站「臨時集中點」根據省市防控要求進行轉運。紅色標籤旅客前往廣州市統一的臨時檢疫採樣區,完成流行病學調查、採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