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登錄剛剛上線的「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只見屏幕的最上端,用漫畫的形式還原了居家生活中如何用廚餘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袋子「兩桶一袋」來進行垃圾分類回收的場景。同時,小程序還用四色垃圾桶來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點擊每個不同的垃圾桶,就能進入圖文並茂的垃圾投放指導頁面。
頁面的主要位置,設置了文字、拍照和語音識別共三個檢索區。想要知道某種垃圾該如何投放,可任意選擇多種不同的檢索方式。記者隨手拿起一個透明玻璃杯,拍照後點擊檢索按鈕,小程序立刻檢索出這是「玻璃杯」,同時告知這屬於「可回收物」,還特別提醒「玻璃類物品應小心輕放,以免割傷破損,最好是袋裝或者用容器裝好後交投」。
「垃圾分類寶典的後臺資料庫中,納入了幾乎所有北京市民常見的垃圾。考慮到同一種垃圾,可能每個人的習慣叫法不同,我們特別完善了這個小程序的容錯功能。比如,市民無論是輸入大棒骨、大骨棒還是大骨頭這幾種不同的叫法,最終的檢索結果都是一致的。如果不知道這種垃圾的具體名稱,還可以拍照識別;而針對老年人和孩子,則開發了語音識別功能。」市城市管理委工作人員劉威告訴記者,小程序上線後,將對市民的檢索內容進行匯總分析,對寶典實時更新,隨時納入新的檢索內容。除了檢索外,還計劃加入與垃圾分類相關的一些科普小知識,便於市民學習使用。
此前,外省市也曾有一些地區推出過類似的垃圾分類檢索軟體,只不過外地的垃圾分類方法並不都適用於本市。「垃圾分類的方法其實是和每個地區不同的後端處理設施掛鈎的,所以各地的垃圾分類法其實略有不同,在外省市推出的軟體上檢索出的結果,可能並不適用於北京的垃圾分類要求。」劉威表示,「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專門針對北京的實際情況開發而成,可以算是目前本市最權威的垃圾分類檢索軟體。
【來源:北京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