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劉增祿
告別了三季報窗口期,11月份的A股大宗交易平臺成交熱情快速升溫,826.35億元的成交額較10月份環比增加114.76%。隨著時間點接近年末,機構資金再度增持大盤藍籌股,海康威視(002415,股吧)、美的集團、洋河股份(002304,股吧)等各細分板塊龍頭公司紛紛上榜。
藍籌股大宗交易頻繁
受「十一」長假和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影響,10月份A股大宗交易平臺的交投環比降溫明顯,期間1482筆大宗交易僅累計成交了384.77億元,隨著窗口期結束,11月份的大宗交易平臺共交易了2679筆,合計成交46.84億股、總金額826.35億元,環比增幅達114.76%。
個股中,月內有多隻大盤藍籌股相繼完成巨額的大宗交易,如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廣聯達(002410,股吧)、中信建投、美年健康(002044,股吧)等,月成交均超過10億元。其中,海康威視的累計成交金額最高,11月2日~20日先後發生的38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高達78.79億元;美的集團的成交額也超過了50億元,月內共完成43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達51.56億元。
從月內發生多筆大宗交易且機構席位頻頻現身的海康威視市場表現來看,其走出了先揚後抑走勢,自11月9日盤中股價最高觸及50.07元後便一路震蕩下行,月度漲度回落到1.71%。不過,若統計其全年市場表現,可發現該公司年內表現整體向上,尤其是6月份以來的表現驚人,階段最大漲幅達80%左右。隨著年內股價的大漲,海康威視的兩位重量級股東也分別做出了增持和減持的不同行為,規模驚人。
11月6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133%,交易均價43.79億元,本次套現金額高達33.28億元。這已是龔虹嘉今年第二次減持海康威視股票了,在今年9月份,龔虹嘉就曾減持了9344.85萬股海康威視,套現36.33億元,兩次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高達70億元。整體來看,經過多次減持,龔虹嘉已經累計在海康威視上套現金額超過200億元。
一邊是第二大股東忙著在高位減持套現,而另一邊則是私募大佬高毅資產馮柳在三季度大舉殺入,持股數量高達2.31億股,持股佔流通股本的2.47%,如果其在四季度期間未曾減持,則馮柳的持股市值已高達105.06億元,浮盈比率近20%。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標的是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公司控股股東何享健對手中持股也進行了大幅減持。公司公告顯示,在9月3日~11月20日期間,何享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約56億元的美的股份,原因是美的控股擬在順德北滘投資約百億元建設一家非盈利性的和祐國際醫院。有意思的是,在大股東減持期間,其股價卻在不斷創新高,階段漲幅達29%,這說明市場投資者並沒有因美的大股東的減持而有所悲觀,相反仍在積極看多。
機構資金通過專用席位大規模買入藍籌公司
從交易席位數據變化來看,海康威視、美的集團在月內均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看好,被機構資金巨資買入。例如海康威視,月內機構專用席位買進了8375.72萬股股份、金額37.78億元,雖然其間也有機構通過專用席位賣出了6348.29萬股,金額達29.88億元,但總體上機構資金在月內仍淨買入了7.9億元。同樣,美的集團月內也被機構專用席位買進了30.89億元的股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的集團賣出席位中,並未出現機構專用席位的身影。
統計數據還顯示,月內洋河股份、廣聯達也相繼被機構席位買進了10億元以上的股份。同時,針對平安銀行(000001,股吧)、雲南白藥(000538,股吧)、卓勝微(300782,股吧)、美年健康、鵬鼎控股(002938,股吧)、韋爾股份(603501,股吧)等公司,機構資金的買入金額也均超過了億元,充分顯示出機構資金在年底對藍籌股青睞程度有所增加。
在行業偏好上,機構投資者月內對醫藥公司仍給予了很高的青睞,在大宗交易買入方有機構專用席位出現的153家公司中,醫藥股有26家,其中,康弘藥業(002773,股吧)、美年健康被機構增持的規模相對最高,分別被買進了6.73億元和5.05億元。同時,機構對於康龍化成(300759,股吧)、凱萊英(002821,股吧)、普利製藥(300630,股吧)、康泰生物(300601,股吧)、華大基因(300676,股吧)、博瑞醫藥等公司也均進行了過億元的增持,這說明醫藥股雖然在11月份領跌A股,回調了7.46%,但機構對優質公司關注度並未因此減輕。中泰證券醫藥生物分析師祝嘉琦就認為,調整恰好提供了布局的良機,隨著12月醫保目錄談判落地,醫藥行業的階段性不確定性有望消除,可以繼續把握板塊中業績確定性增長,長期發展趨勢明確的子行業和公司。
統計月內機構的調研數據,還可發現機構投資者在年末階段的調研熱情是十分高漲的,11月份共有468家公司被機構投資者所調研,衛寧健康(300253,股吧)、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匯川技術(300124,股吧)、歌爾股份(002241,股吧)、美年健康、海康威視等公司均接待了超過200家機構的密集調研。其中可看到,高瓴資本、高盛集團、高毅資產、重陽投資、景林資產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集中對海康威視進行了調研,而美年健康則同時獲得星石投資、高毅資產、景林資產、淡水泉等百億私募的調研,若結合月內機構席位的買進情況判斷,上述知名投資機構未來極可能積極參與其中,為股價的進一步上漲提升助力。
從行業屬性上看,醫療、晶片半導體、消費電子、可選消費等表現突出的順周期板塊受到了機構的更多關注,這與當前市場變化相吻合,進而也意味著前期受疫情衝擊較大但景氣度正在提升的順周期板塊具備了比較突出的機會。此外,在明年註冊制大概率全面放開下,市場定價體系或得到重新定位,這對年內相對受抑制的優質核心藍籌股帶來一定利好,其很可能會成為此輪跨年度行情的主要受益者。
附表:機構專用席位買進超過5億元的公司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