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高盛、景林、高毅、淡水泉集中調研背後或有買入衝動

2020-12-11 和訊股票

記者 | 劉增祿

告別了三季報窗口期,11月份的A股大宗交易平臺成交熱情快速升溫,826.35億元的成交額較10月份環比增加114.76%。隨著時間點接近年末,機構資金再度增持大盤藍籌股,海康威視(002415,股吧)、美的集團、洋河股份(002304,股吧)等各細分板塊龍頭公司紛紛上榜。

藍籌股大宗交易頻繁

受「十一」長假和三季報披露窗口期影響,10月份A股大宗交易平臺的交投環比降溫明顯,期間1482筆大宗交易僅累計成交了384.77億元,隨著窗口期結束,11月份的大宗交易平臺共交易了2679筆,合計成交46.84億股、總金額826.35億元,環比增幅達114.76%。

個股中,月內有多隻大盤藍籌股相繼完成巨額的大宗交易,如海康威視、美的集團、洋河股份、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廣聯達(002410,股吧)、中信建投、美年健康(002044,股吧)等,月成交均超過10億元。其中,海康威視的累計成交金額最高,11月2日~20日先後發生的38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高達78.79億元;美的集團的成交額也超過了50億元,月內共完成43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額達51.56億元。

從月內發生多筆大宗交易且機構席位頻頻現身的海康威視市場表現來看,其走出了先揚後抑走勢,自11月9日盤中股價最高觸及50.07元後便一路震蕩下行,月度漲度回落到1.71%。不過,若統計其全年市場表現,可發現該公司年內表現整體向上,尤其是6月份以來的表現驚人,階段最大漲幅達80%左右。隨著年內股價的大漲,海康威視的兩位重量級股東也分別做出了增持和減持的不同行為,規模驚人。

11月6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133%,交易均價43.79億元,本次套現金額高達33.28億元。這已是龔虹嘉今年第二次減持海康威視股票了,在今年9月份,龔虹嘉就曾減持了9344.85萬股海康威視,套現36.33億元,兩次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高達70億元。整體來看,經過多次減持,龔虹嘉已經累計在海康威視上套現金額超過200億元。

一邊是第二大股東忙著在高位減持套現,而另一邊則是私募大佬高毅資產馮柳在三季度大舉殺入,持股數量高達2.31億股,持股佔流通股本的2.47%,如果其在四季度期間未曾減持,則馮柳的持股市值已高達105.06億元,浮盈比率近20%。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標的是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公司控股股東何享健對手中持股也進行了大幅減持。公司公告顯示,在9月3日~11月20日期間,何享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約56億元的美的股份,原因是美的控股擬在順德北滘投資約百億元建設一家非盈利性的和祐國際醫院。有意思的是,在大股東減持期間,其股價卻在不斷創新高,階段漲幅達29%,這說明市場投資者並沒有因美的大股東的減持而有所悲觀,相反仍在積極看多。

機構資金通過專用席位大規模買入藍籌公司

從交易席位數據變化來看,海康威視、美的集團在月內均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看好,被機構資金巨資買入。例如海康威視,月內機構專用席位買進了8375.72萬股股份、金額37.78億元,雖然其間也有機構通過專用席位賣出了6348.29萬股,金額達29.88億元,但總體上機構資金在月內仍淨買入了7.9億元。同樣,美的集團月內也被機構專用席位買進了30.89億元的股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的集團賣出席位中,並未出現機構專用席位的身影。

統計數據還顯示,月內洋河股份、廣聯達也相繼被機構席位買進了10億元以上的股份。同時,針對平安銀行(000001,股吧)、雲南白藥(000538,股吧)、卓勝微(300782,股吧)、美年健康、鵬鼎控股(002938,股吧)、韋爾股份(603501,股吧)等公司,機構資金的買入金額也均超過了億元,充分顯示出機構資金在年底對藍籌股青睞程度有所增加。

在行業偏好上,機構投資者月內對醫藥公司仍給予了很高的青睞,在大宗交易買入方有機構專用席位出現的153家公司中,醫藥股有26家,其中,康弘藥業(002773,股吧)、美年健康被機構增持的規模相對最高,分別被買進了6.73億元和5.05億元。同時,機構對於康龍化成(300759,股吧)、凱萊英(002821,股吧)、普利製藥(300630,股吧)、康泰生物(300601,股吧)、華大基因(300676,股吧)、博瑞醫藥等公司也均進行了過億元的增持,這說明醫藥股雖然在11月份領跌A股,回調了7.46%,但機構對優質公司關注度並未因此減輕。中泰證券醫藥生物分析師祝嘉琦就認為,調整恰好提供了布局的良機,隨著12月醫保目錄談判落地,醫藥行業的階段性不確定性有望消除,可以繼續把握板塊中業績確定性增長,長期發展趨勢明確的子行業和公司。

統計月內機構的調研數據,還可發現機構投資者在年末階段的調研熱情是十分高漲的,11月份共有468家公司被機構投資者所調研,衛寧健康(300253,股吧)、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匯川技術(300124,股吧)、歌爾股份(002241,股吧)、美年健康、海康威視等公司均接待了超過200家機構的密集調研。其中可看到,高瓴資本、高盛集團、高毅資產、重陽投資、景林資產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集中對海康威視進行了調研,而美年健康則同時獲得星石投資、高毅資產、景林資產、淡水泉等百億私募的調研,若結合月內機構席位的買進情況判斷,上述知名投資機構未來極可能積極參與其中,為股價的進一步上漲提升助力。

從行業屬性上看,醫療、晶片半導體、消費電子、可選消費等表現突出的順周期板塊受到了機構的更多關注,這與當前市場變化相吻合,進而也意味著前期受疫情衝擊較大但景氣度正在提升的順周期板塊具備了比較突出的機會。此外,在明年註冊制大概率全面放開下,市場定價體系或得到重新定位,這對年內相對受抑制的優質核心藍籌股帶來一定利好,其很可能會成為此輪跨年度行情的主要受益者。

附表:機構專用席位買進超過5億元的公司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調研忙不停,淡水泉投資成最勤奮百億私募,終極「大佬」卻是他
    疫情改變了工作方式,私募調研也由線下改為線上,有14家私募年內調研超過50次,更有淡水泉、敦和資產、高毅資產斬獲百億私募調研次數前三甲,成為名副其實的勤奮私募。行情震蕩,既考驗私募的投資管理能力,也考驗投資者對管理人的信任與追隨。
  • 睿遠、高毅、淡水泉的大佬都去調研了 順周期行情能持續演繹嗎?
    記者梳理發現,睿遠基金、星石投資、淡水泉、高毅資產等知名機構近期也悄悄調研了多隻順周期個股。那麼,順周期行情真的能持續演繹?多隻順周期個股被調研近期,多隻順周期板塊個股接受了知名機構的調研,不少大佬更是親自出馬。
  • 兩年漲6倍的大牛股,淡水泉火速獲利離場,其他百億私募卻開始密集...
    來源:中國證券網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裡A股市場結構性估值走高,投資難度逐漸加大,百億級私募調研頻次也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股份近期接受了和諧匯一、葛衛東的混沌投資、景林、高毅等多家知名私募的調研。
  • 周期股起舞,淡水泉、高毅、睿遠等機構已鎖定這些銀行、家電股
    (見圖1)圖1 10月、11月主要行業漲跌幅(%)數據來源:Wind私募調研向順周期「傾斜」淡水泉新增家電、高毅新增銀行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以來,有近3000家(次)私募參與了300家上市公司調研,是包括券商
  • 布局跨年行情睿遠、廣發、高毅、星石等明星公私募調研劍指這些標的!
    從幾隻股票涉及的行業來看, 實際從消費品到醫藥生物和半導體等均有關注。四季度以來機構調研次數居前股票一覽淡水泉、星石、高毅等明星私募關注三友醫療等3家公司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市場風格就出現了轉變,尤其是四季度以來,新能源、有色、鋼鐵等順周期板塊的崛起,也使資本市場財富開啟了一場重新的分配
  • 高毅、高盛、阿布達比投資局等知名機構二季度投資途徑顯現
    理論上,及時跟蹤知名機構的最新動向,對投資者而言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如果從增持比例來看,唐人神和中房股份在二季度期間被私募基金進行了相對高比例的建倉,德威資本雲源1號私募基金新買進了唐人神1826.68萬股股份,佔公司流通股本比重的2.36%;迎水匯金8號私募基金和普輝添利3號私募基金合計新買入中房股份1356.89萬股股份,佔公司流通股本比重的2.34%。
  • 景林增持、野村等機構看好,網易的價值如何判斷?
    財報發布前,高盛、瑞銀、花旗、野村、交銀國際等多家機構維持網易「買入」評級。高盛將網易(NTES.US)目標價由104美元上調至107美元。財報發布後,日本第二大證券公司大和證券維持網易(09999.HK)「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至187港元,較當前股價高31.9%。大和證券研報預測,由於延遲收入反彈,預計第四季度,網易遊戲收入增長將加快。
  • 高瓴張磊對話高毅邱國鷺:投資人如何突破能力邊界
    以上,是6月21日高禮價值投資研究院在線公開課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的部分精彩對話內容。從某個角度來講,高瓴的成功就是這種文化、價值觀和實踐的成功。高毅作為一個平臺的崛起,這麼短的時間做成中國最大的私募資產管理機構之一,背後也是因為創造的這種文化、價值觀和能夠不斷的去終身學習的環境,而不是固步自封的環境。我覺得這些都是本質。
  • 【調研快報】艾比森接待淡水泉等2家機構調研
    艾比森2020年11月20日發布消息,2020年11月19日公司接待淡水泉等共2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孫偉玲,接待地點電話會議。
  • 高瓴張磊和高毅邱國鷺都說到了...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與高毅資產董事長兼CEO邱國鷺展開了討論,而「intellectual honesty」成為了關鍵詞。最好的人會希望讓高瓴來投,最好的人希望跟高瓴一起走得更遠,在這個過程中能更多的創造價值。這是跟搶deal的機構的區別。當然都會很成功,搶deal可以搶得很快,在快速成長的一段環境期內,這也很好;但是我覺得如果你能多創造價值,路能走得更遠,更寬,你可幹的事更多。這從某個角度來講,高毅平臺做二級,跟高瓴做一級的理念實際上相通的。
  • 鄧曉峰、傅鵬博等罕見「組團」調研,這一數據透露...
    其中8月,北向資金龍虎榜累計淨買入的有95隻A股,累計淨賣出的有78隻A股。 除了銀行板塊之外,保險行業的新華保險、中國太保;汽車行業的華域汽車、宇通汽車、福耀玻璃也是8月集中淨流入的方向, 而這些行業均有估值低、此前漲幅不大的特點。
  • 一公司獲逾百家機構集中調研(名單)
    臨近假期,不少機構仍積極調研上市公司,iFinD統計數據顯示,雖然僅有3個工作日,節前一周兩市仍有31家上市公司獲調研。從行業分布來看,被調研公司集中在電子、化工、計算機等行業。電子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按行業分類看,節前被調研公司中,電子行業被調研的公司數量最多,有7家公司被調研,化工和計算機兩大行業被調研企業數量分列二、三位,分別有5家、4家企業被調研。電子行業方面,市場關注的面板價格延續增長態勢。
  • 高瓴資本賺翻了!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
    但是,你把這幾年的股價走勢看看,稍微理性的投資者都不會去追漲的,同時也非常納悶,為何高瓴現在才介入隆基股份?這是光伏板塊又要爆發的信號了嗎?要知道,光伏產業鏈還是蠻大的,高瓴介入的是產業鏈的中遊公司,把光伏板塊的個股打開,隆基股份的市值排第一的,如果整個產業鏈爆發的話,那麼上遊和下遊的公司也是有機會的,那些細分產業鏈也有龍頭公司。
  • 高瓴158億買入隆基,三方都在打什麼算盤?
    這已經是高瓴資本在新能源領域的第四次出手了,且都集中在今年下半年。 高瓴出手向來大手筆,158億在接近3000億市值的高位買入隆基股份被理解為接盤,二股東李春安被理解為套現離場。 因為,自12月以來,李春安通過大宗交易已經累計減持隆基4250萬股,佔總股本1.13%。
  • 就算等來「友軍」王亞偉,淡水泉堅守三年的股票離回本還遠著呢
    Wind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中報時,淡水泉投資旗下的「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就已經新進成為了中國武夷的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為450.18萬股,佔該股總股本的0.45%。同年三季報時,淡水泉投資的另外一隻產品「淡水泉精選1期」也新進現身中國武夷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數量為447.35萬股。
  • 「淡水泉時刻」能否再現傳奇?如何打破規模是業績殺手魔咒
    同年三季度,淡水泉另一隻產品也新進現身中國武夷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數量為447.35萬股。中國武夷的股價很快開始大幅跳水,這也使得淡水泉的持倉市值隨之大幅縮水。淡水泉的應對措施是多次逢低加倉,若以每個季度的成交均價來計算,這兩隻產品買入中國武夷的總體成本大概在每股5.44元上下。
  • 高盛:首予華特迪士尼(DIS.US)「買入」評級,目標價137美元
    智通財經APP獲悉,高盛在最近一份報告中,提到華特迪士尼(DIS.US)的流媒體平臺Disney+未來數年的表現將好於機構預期,認為迪士尼已經準備好進入流媒體的競爭。報告還指出,Disney+可在2021年實現盈利,比預期提前兩年;到2025年訂閱用戶數將達到1.5億。
  • 「淡水泉時刻」能否再現傳奇?退市新規下「逆向投資」難覓優質小盤...
    同年三季度,淡水泉另一隻產品也新進現身中國武夷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持股數量為447.35萬股。中國武夷的股價很快開始大幅跳水,這也使得淡水泉的持倉市值隨之大幅縮水。淡水泉的應對措施是多次逢低加倉,若以每個季度的成交均價來計算,這兩隻產品買入中國武夷的總體成本大概在每股5.44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