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名字挺長,實際可以理解為他本人根據太極拳拳法改編、自創的一套拳法,然後自立門派,自封為掌門人。最近馬保國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可謂是紅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一些短視頻平臺,很多博主熱衷於調侃、惡搞其形象和言論,一時間使他成了流量大叔。
人民日報曾評論馬保國的行為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是對中華傳統武術的傷害,勸他點到為止,耗子尾汁。難道網友們真不知道馬保國是在招搖撞騙?並不是,大眾的目光更關注的是他言行的樂趣所在,只是把他當成笑料而已,並沒有當真。
所以馬保國就只是騙子,並不懂功夫嗎?真不是。馬保國雖然在當時的實戰中被打的落花流水、狼狽不堪,但本人認為馬保國是懂功夫且有一定功夫的,原因有三:1.馬保國言論中對於傳統武術理論的描述和概括是有依據的,「接、化、發」確實是傳統武術種類之一的太極拳最講究的三點概論。2.馬保國的身手雖看來荒唐至極,但是卻是有一定功底和發力的,並非都是即興亂舞。3.馬保國備戰的姿勢是比較標準的。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馬保國並非對傳統武術一竅不通,怪只怪他學藝不精,還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沒有規範化地設計好自己的武術動作,更別提實戰了。與其說他是練功夫的師傅,不如說他是執著於功夫的諧星,如果拋開民族大義,他的言論還真是笑料百出,能給人帶來快樂也是一種能力。
那麼馬保國能代表傳統武術麼?當然不能,世人都說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中華武術以其博大的胸懷孕育了各門各派的不同技法的武術技巧,後者「精深」二字卻很難做到,而馬保國就是沒能把其技藝練到精深,才導致實戰中被對手打的四腳朝天、不堪入目。當然,不止馬保國一人達不到精深,還有很多自以為是的武術愛好者只練了些皮毛功夫,在根本沒有參透武術的精髓就妄自代表傳統武術跑去擂臺和職業搏擊運動員打實戰,結果可想而知,他們本以為可以靠運氣蹭一下傳統武術的流量來發家致富、光耀門楣,殊不知等待他們的只有醜態百出。
那為什麼絕大多數傳統功夫的代表者和搏擊運動員打實戰都落下風呢?第一,如上文所說的,絕大多數人都難以達到對武術的精通,武術和其他競技體育一樣,需要天長日久的磨練基本功,再添加上招式和技法反覆練習,顧名思義,想練好功夫真的需要下足功夫。第二,傳統武術的精神核心是強身健體、保家衛國,是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從本身的概念裡就是追求和平的,所以武術裡實戰技法的部分在歷史的發展中被極大削弱,甚至完全剔除了。現代的功夫主要以表演形式展現於舞臺,很少有人把他融入到擂臺實戰中去了。第三,缺乏實戰練習。傳統武術如果想以實戰克敵,光靠打沙包是行不通的,因為實戰都是人和人之間較量,一定要像職業搏擊運動員那樣經常實戰練習才能找到不足,積累擂臺經驗,把技法融會貫通。
歸根結底,中華武術到底行不行呢?當然行,但這個問題非常宏觀,我們細分一下。首先真正能代表中華武術的,我們公認的功夫之王李小龍,他把我們中華武術帶到了美國、甚至全世界,用他融匯中華武術而創立的截拳道徵服了全球的功夫愛好者。這難道只是個例嗎?並非如此,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外國友人專程來到中國學習武術,還有很多真正的功夫大師在國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習練中華武術的人才。中華武術起源於民間,高手也自然多在民間。本人就曾親眼見識過民間高手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功夫表演,然而這些卻是普通職業搏擊運動員做不到的。網絡時代的到來也讓更多真正有本領的人有了展示自己的舞臺,讓民間更多有真功夫的高手浮出水面,讓中華武術在現代社會仍然熠熠生輝。
其次,對于衡量武術的實戰效果來說,擂臺實戰的公平性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對陣雙方的體重、年齡,擂臺的規則等因素,還有一些硬性的客觀條件都是決定實戰勝負的要素。所以民間很多關於傳統功夫和現代搏擊之間的博弈本身就沒有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說功夫不行,又有什麼說服力呢?
總而言之,為了生存,一些人會選擇以不要臉甚至不要命的方式去蹭熱度,謀利益,馬保國只是其中之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對社會負責,再不要臉也不要丟國家的臉,再不要命也不要踐踏國家的文化,這是公民的基本素養,更是作為中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