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超算 「雷神」正式揭曉,將專門用於核聚變的模擬計算

2020-12-27 IT之家

IT之家8月30日消息  日本國家核聚變科學研究所昨日公布了其最新的超級計算機——等離子模擬器 雷神。

▲ 圖源日本國家核聚變科學研究所,下同

據稱,雷神矢量式超級計算機已於 7 月 29 日開始運行,通過連接 540 臺 NEC SX-Aurora TSUBASA A412-8,具有 5 Petaflops 的計算性能,每秒可計算一京零五百兆(1.05 億億)次,將用於模擬核聚變所需的等離子體現象。

IT之家了解到,日本的富嶽(Fugaku )超級計算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最快可以每秒達到 41.55 億億次的運算速度。

「雷神」一名來源於公開募名。「雷神」(Raijin)是指日本私人信仰中負責閃電的神,是古代東方藝術的主題的象徵,例如風神雷神圖即為海內外熟知的日本名作。

相關焦點

  • 日本最新超算 「雷神」正式揭曉,將專門用於核聚變模擬計算
    IT之家8月30日消息 日本國家核聚變科學研究所昨日公布了其最新的超級計算機——等離子模擬器 雷神。▲ 圖源日本國家核聚變科學研究所,下同據稱,雷神矢量式超級計算機已於 7 月 29 日開始運行,通過連接 540 臺 NEC SX-Aurora TSUBASA A412-8,具有 5 Petaflops 的計算性能,每秒可計算一京零五百兆(1.05 億億)次,將用於模擬核聚變所需的等離子體現象。
  • 中國​「嫦娥」死守廣寒宮,日本「雷神」運籌核聚變
    根據中德大熊貓繁育協議,這對熊貓將在4歲後送回中國。03英國最古老聖餐杯出土英國文德蘭達博物館展出一組新發現的5世紀聖餐杯殘片,諾森伯蘭郡。攝影師:Lee Smith這是英國境內迄今發現最古老的聖餐杯,出土地點為公元6世紀文德蘭達要塞的教堂遺址。
  • 一周圖說|中國「嫦娥」死守廣寒宮;日本「雷神」運籌核聚變
    根據中德大熊貓繁育協議,對熊貓將在4歲後送回中國。03英國最古老聖餐杯出土英國文德蘭達博物館展出一組新發現的5世紀聖餐杯殘片,諾森伯蘭郡。05日本新超級計算機亮相日本核融合科學研究所公布新一代超級計算機「雷神」,岐阜縣土岐市。8月29日,日本超級計算機雷神首次對公眾亮相,這座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達到每秒1.05兆次,專用於模擬核聚變中的等離子體現象,從而探索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 「人造太陽」背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當時,美國、歐洲共同體、蘇聯和日本等國家都在進行核聚變相關研究,但研究的經費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的預算,所以才有了這一國際合作項目的誕生。2006 年,歐盟、美國、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和印度作為聯合參加 ITER 項目的國家正式籤署了一系列相關協議,項目才算真正啟動。按照預期,ITER 將持續 30 年左右:10 年用於建設,20 年用於運行。
  • 最新TOP500超算榜:採用Arm處理器的日本「富嶽」登頂
    n0eEETC-電子工程專輯殺出一匹黑馬德國當地時間6月22日,第55期TOP500榜單揭曉,前幾位與去年11月SC19大會上TOP500榜單差不多,但日本「富嶽」(Fugaku)超越美國「頂峰」(Summit)成為第一。TOP500中,中國客戶部署了226臺,佔總體份額逾45%,超算部署數量繼續位列全球第一。
  • AMD與HPE宣布將交付一臺超算用於美國政府研究核武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路透社報導,慧與科技(HPE)和超微半導體(AMD)周三表示,他們已贏得一筆6億美元的交易,將交付一款超級計算機給美國能源部核安全部門用於支持美國的核武庫。該計算機被稱為「El Capitan」,以加利福尼亞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著名的巖壁命名,它將被安置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其他兩個國家核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也將使用它。
  • 首臺獲得TOP500榜首的ARM架構超算——富嶽Fugaku
    以最新一期TOP500榜單中排名第八的美國超算Frontera為例,它只配置了Intel Xeon Platinum 8280 28核處理器,頻率為2.7 GHz,無協處理器;CPU採用超線程技術,AVX-512 FMA單元數為2,則單核每周期可提供2 processing threads * 512 bit * 2 FMAs / 64 bit = 32 FLOPS的雙精度浮點性能,每個CPU可提供
  • 日本公開超級計算機「雷神」 可模擬核融合等離子現象
    【CNMO新聞】近日,日本核融合科學研究所公布了其最新超級計算機「等離子模擬器 雷神」,該機器可以實現每秒鐘1京500兆(1億億500萬億)次運算,未來將主要應用於模擬計算核融合必須的等離子現象。
  • 人類為什麼要研究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是將較輕的元素融合為更重的元素來釋放能量,我們人類所使用的核聚變燃料和太陽現在燃燒所使用的燃料相同,都是輕核聚變。之所以說是和現在太陽燃料相同,那是因為恆星在每個演化階段的中心核聚變燃料是不同的,主序星階段時是以氫為主燃料,準確點說是以氫的同位素進行聚變反應,而主序星過了之後其核心的聚變反應則會慢慢變為重核聚變,重核聚變啟動的條件要比輕核聚變啟動的條件更為苛刻,我們人類目前是無法啟動重核聚變的,而現在的太陽正處於主序星階段,所以和我們人類目前使用的核聚變材料相同,都為氘和氚
  • 六天,逆轉中國核聚變命運,美國也無能封鎖!
    而從澳大利亞進口不到1億噸,而且並非全部用於發電,根本不是這個原因。那限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這個項目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分擔建設,是人類未來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原型,也是除國際空間站外最大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一旦成功,就意味著人類徹底打開了核聚變發電的大門。ITER項目的起步,要追溯到1985年,即車諾比事故發生的前一年。
  • 星際爭霸中人族槍兵的核聚變發動機原來是這個原理!
    在母巢之戰以後他們換下了老式動力戰甲,穿上了帝國最新設計的CMC系列動力戰甲。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使用這冷核聚變反應來為他們的動力戰甲來提供能源。說到核聚變我想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即使不是從核物理學畢業的普通大眾在平時電視上一些科學節目耳濡目染下也大概能知道核能是個什麼東西。這裡我就不再給大家科普這些簡單的東西了,今天咱們要說的是「冷核聚變」這個東西。
  • 巨行星 「火熱的心」 源於核聚變反應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模擬了巨型氣態行星核心的物質形態,奇異的物質態呈現在他們的眼前,科研人員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坦福大學國家加速實驗室的模擬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國際合作團隊的科研成果導向了一個更大的科學問題,即:核聚變反應如何發生?如何控制核聚變反應?
  • 在地球上「種太陽」:一文讀懂核聚變和ITER的前世今生
    1930年代,漢斯·貝特提出了恆星核聚變主循環的理論。1940年代初,作為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用於軍事目的的核聚變開始被研究。1951年,在核試驗中完成了核聚變。1952年11月1日,在常春藤麥克氫彈試驗中首次進行了大規模核聚變。
  • 深大教授的3D列印創新探索:用於人體骨骼和核聚變?
    深圳大學85後教授陳張偉則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他和同事們一起把3D列印技術用在核聚變領域,通過對聚變堆核心部件——產氚陶瓷單元結構的改變,使其能夠具有更加優異的性能,從而更有利於核聚變所需的重要元素氚的獲取。
  • ...法國南部近日正式開始組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組件將...
    【全球最大核反應堆在法國開建】法國南部近日正式開始組建一個全球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組件將從世界各地運來。各國科學家此前已花費十年時間籌劃。這一名為ITER的核反應堆項目將不再像傳統核電站那樣通過分裂原子來生產能源,而是通過核裂變生產。
  • 全球超算Top500發榜,日本「富嶽」蟬聯冠軍,中美兩國持續霸榜
    【新智元導讀】全球超算Top500第56期新榜單公布,來自日本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再次蟬聯第一,亞軍和季軍均為美國的超級計算機。來自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位列第4位,「天河2A」位列第6位。最近,TOP500超級計算機排名最新出爐。日本超算富嶽 Fugaku 再次搭載ARM晶片奪冠!
  • 可控核聚變誕生:10克燃料養活全世界
    其中 3000 萬美金,將在未來三年中用於先導研究。只是運行時間只能以秒計算,時間一長就得趕緊停機,免得燒壞。種種因素,讓這些核聚變裝置全成了美元焚燒爐。尤為誇張的一個案例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它動用了包括中國在內的 7 國之力,原定預算 100 億歐元,花費 10 年建成。
  • 「科技探索」一分鐘了解最新科技,中國可控核聚變最新研究成果
    (核聚變反應主要藉助氫同位素。另一種核能形式是目前尚未實現商用化的聚變能。實現可控核聚變將會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可控核聚變所帶來的清潔能源價值,從某種意義來說,將會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能量源。而伴隨著無線能源的到來,生活成本將會急劇降低,汽油煤炭時代將會結束,電能將代替一切能源。而這種只會發生了科幻小說中,堪稱夢幻般的技術,在不就得將來將會被真正的實現。
  • 假如人類徹底掌控了可控核聚變,未來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
  • 當人類徹底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後,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能夠解決核聚變技術,人類將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人類點滿核聚變這項劃時代的技術,帶來的影響不亞於前三次工業革命,從此之後再也不用擔心能源短缺問題,就可以把目光投入到太空,將文明的火種撒向整個太陽系。當然,這一天的到來還有點遠,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正在飛速發展中,也許我們有生之年就能夠享受到這項技術穩定發電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