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戰車有了新發展 德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亮相

2020-12-19 海峽之聲網

    德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

    近日,德國弗倫斯堡汽車公司推出新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以下簡稱「創世紀」)。這種獨特的步兵戰車不僅具有科幻感十足的隱身外形,還因採用油電混動技術受到業界廣泛關注。據稱,該車於2017年開始研製,用於競標德國陸軍新型輪式裝甲車項目。「創世紀」將民用領域成熟的電動汽車技術引入重型戰車設計中,代表了電動戰車的發展趨勢。

    電動戰車由來已久

    用電驅動坦克裝甲車輛的設想並不新鮮,在早期坦克的設計研發中就曾出現,但最有名的要數德國「象」式/「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

    德國在研製「虎」式重型坦克時,為提高機動能力,設計師推出採用電傳動系統的「虎」P重型坦克。該車裝有兩臺保時捷101/1氣冷汽油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為電動機提供動力,進而驅動履帶的主動輪旋轉。由於「虎」P重型坦克沒有解決電傳動系統的可靠性問題,德國最終選擇採用傳統機械傳動系統的「虎」式坦克方案。

    不過,「虎」P重型坦克製造出來後,仍被投入戰場,代號「象」式,部分車輛被改裝為重型坦克殲擊車,代號「費迪南」。這兩種戰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最有名的重型坦克殲擊車。此後,德國又推出戰鬥全重高達188噸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仍然採用電傳動系統。

    德國人鍾情電傳動系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採用電傳動裝置可靈活布置電動機的位置,推動戰車布局合理化。另一方面,電傳動系統的操控性優於當時的機械傳動系統。「虎」P重型坦克的電傳動裝置有3個前進擋和3個倒擋,能夠輕鬆變速,理論上可實現無級變速和無級轉向。儘管如此,由於技術限制,早期的電傳動系統普遍存在功率小、直線行駛穩定性差等問題。

    新技術催生「創世紀」

    隨著技術進步,電傳動裝置體積和效率達到與機械傳動系統相當水平。為有效利用發電機發出的電力,電傳動系統開始配備大容量電池組作為輔助電源。這樣一來,戰車既可依靠汽/柴油機驅動,也能憑藉電池驅動,成為油電混動車輛。

    進入21世紀後,各國普遍開始研究用於坦克裝甲車輛的油電混動技術。「創世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的一款油電混動戰車,其良好的靜音行駛能力凸顯出電驅動帶來的優勢。該車戰鬥全重40噸,採用模塊化裝甲布局,可根據戰鬥威脅安裝不同防護等級裝甲。武器裝備是一個頂置炮塔,其上安裝有30毫米機關炮和並列機槍。炮塔和炮管經過隱身處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雷達與紅外信號特徵。

    「創世紀」的動力系統非常獨特。該車裝有一套柴電複合動力裝置,總功率高達1860馬力。設計與電傳動也有所不同,該裝置的柴油機推動發電機發電後並不供給電動機,而是為電池組充電,再由電池組為8個獨立電動機供電,分別驅動戰車8個輪胎前進。單個電動機或輪胎發生故障後,可調整為空轉狀態,確保戰車繼續前進。

    這種動力系統的最大優勢在於,電池組不僅是輔助動力源,還是直接驅動戰車前進的第二主動力源。在柴油機停止運轉後,採用電力驅動的戰車轉入靜音行駛狀態,大大降低被發現概率。另外,電池組還能充當「充電寶」,為其他車載用電設備充電。該車最大速度100千米/小時,使用柴電驅動時,能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600千米,使用電動機獨立驅動時,能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靜音行駛150千米。

    推動全電戰車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們開始探索採用電驅動、電傳動、電磁炮和電磁裝甲等技術的全電坦克裝甲車輛。採用柴電混合技術的「創世紀」正是探索成果之一。該車採用的技術基本解決電驅動、電傳動和電儲能問題,但要製造一輛全電坦克裝甲車輛,還需在電磁炮和電磁裝甲方面取得突破。

    然而,無論是電磁炮還是電磁裝甲,均需消耗大量電能,這意味著戰車電能儲備裝置將越變越大。這也是全電坦克研製中面臨的難題之一。「創世紀」不同於傳統電傳動戰車,儘管目前加入的大容量電池組僅供給動力系統,但它的出現,為在戰車上安裝電磁炮、電磁裝甲提供了有益探索。(虹攝)

相關焦點

  • 國產電動步兵戰車驗證通過!時速高達86公裡,同類技術已世界領先
    文/白夜一般情況下,混合動力是指將燃料和電能混合搭配使用的動力系統,這種系統最大優點便是燃油經濟性能高,所以油電混合的汽車也算得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當然,相比油電混合的動力系統的常規汽車,電傳動的步兵裝甲車則更具吸引力。
  • 德國將推出混動戰車,歷史悠久可溯源到二戰,8個車輪單獨驅動
    德國發現了這個商機,先是推出了山貓步兵戰車,然後又推出了創世紀步兵戰車。後者在技術方面有了全面提升。作為21世紀的產物,德國創世紀步兵戰車動力採用油電混合設計。油電混合在民用車上用的比較多,但在幾十噸的步戰車上並不常見。雖然油電混合技術誕生比較早,二戰時期,在虎式坦克和費迪南殲擊車上都有採用,但那種使用不涉及行走機構。
  • 裝甲中的特斯拉:德國電動戰車實戰中是59式和99A的終極敵人?
    裝甲中的特斯拉:德國電動戰車實戰中是59式和99A的終極敵人?編輯/烽火望瞭臺校稿/烽火望瞭臺最近德國一家公司全新推出了新型八輪全驅動輪式裝甲車「創世紀」,這款裝甲車是德國這家公司從2017年就開始研製的,原本是計劃將會在今年中旬的時候亮相展會,因疫情原因推遲。目前全公司正在做最後一步的研製工作。
  • 中國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UN塗裝模型
    92式步兵戰車全稱為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也稱作WZ551步兵戰車),是由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於80年代在ZSL90式輪式裝甲車(WZ551系列的原型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92式步兵戰車主要裝備機械化部隊,用於支持步兵和運載步兵作戰,可遂行機動作戰任務,也可協同主戰坦克作戰。它主要用於消滅敵輕型裝甲車輛、簡易火力點和反坦克支撐點,殺傷敵有生力量,具有對低空目標的自衛能力。由於92式步兵戰車有良好的戰略機動性,因此也非常適合成為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裝備,為其提供較強的火力支援和突擊能力。
  • 92式步戰車裝甲薄弱,重機槍就能射穿?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步兵戰車
    然而,92式並不是真正的步兵戰車,很多人錯誤地把92式稱為92式步兵戰車,這樣的叫法其實是錯誤的。92式的全稱為ZSL92式輪式裝甲車,三個字母分別表示:Z-裝甲車輛,S-輸送,L-輪式。它的真正名字,應該是92式輪式裝甲輸送車。
  • 中國空降兵再添新利器,新型輪式空降戰車曝光
    但目前我國空降兵裝備的主要重裝備,還是03式空降戰車。這是我國在上世紀末開始研製,並在2002年定型後正式裝備我空軍空降兵部隊的首款國產空降步兵戰車。戰鬥全重(不含人員)為7噸,乘員(乘員+載員)為3+4人。為了便於在運輸機進行運輸,採用了可調式油氣懸掛系統,因此,在進行空運時,該車可以通過降低車身高度,來便於裝載在運輸機的貨艙內。
  • 踢館:拳擊手等都30噸重了,未來輪式步兵戰車會不會取代履帶的?
    問:很多人都說輪式步兵戰車不能執行高強度對抗任務,但是拳擊手等輪式戰車都達到30多噸了,防護能力也大幅提高,為啥不能和主戰坦克配合充當重裝部隊的主力呢?只是因為野地通過能力太差嗎?
  • 92式步兵戰車防護,重機槍就能射穿?只因根本不是步兵戰車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此次派出的戰車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的92式步兵戰車,它可以為步兵作提供有力的支援,並且具備一定的突擊能力,所以在推出之後深受許多國家的歡迎。由於它的性能優異,價格便宜,不僅可以配合步兵進行作戰行動,而且還可以配合坦克進行部署,所以這款戰車廣泛地裝備在我國的維和部隊中,在像馬裡這樣的國家人氣很高。
  • 美網站盤點世界十大現役步兵戰車
    我們以防護性、火力、機動性和容量的綜合得分為基礎,以此來分析出世界前十步兵戰車。文中所提及的步兵戰車都是卓越的,有時很難確定哪款戰車更好。我們的分析是基於規格和現有數據。此排名榜單只包括現役的步兵戰車。通過詳細的研究調查,其結果令人驚訝。  No.1  「美洲獅」(德國)  「美洲獅」是目前防護性能最強的步兵戰車,其採用模塊化裝甲。
  • 多次在俄羅斯紅場亮相的BMP步兵戰車,是全球裝備最多的步兵戰車
    在此次閱兵中,俄羅斯的新式步兵戰車BMP-2M也將受閱,說起BMP系列戰車,它目前是世界上裝備數量最多的戰車了。BMP步兵戰車的早期型號是BMP-1型,它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蘇聯研製的一型履帶式步兵戰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以裝甲為核心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日漸成熟,但是在這個理念中缺少伴隨坦克部隊突擊的機械步兵裝備,這時步兵戰車就應運而生了。
  • 世界十大最強重型坦克和步戰車組合中國排第二
    在世界主要陸軍強國裡,都有一款性能先進、機動良好、火力強大的重型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的組合,通常優先裝備給重型裝甲和機械化步兵部隊,成為地面突擊的裝甲尖刀。裝備有先進的雷射測距火控系統和熱成像觀瞄儀,具備靜對靜和靜對動射擊能力,對靜止目標的首發命中率為75%。CM-32「雲豹」步兵戰車是臺灣在2001年開始研製,2009年正式裝備的一種8X8輪式步兵戰車,大量借鑑了瑞士「食人魚「和美國「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的技術,總體技術性能與解放軍的09式8X8輪式步戰車相當。
  • 我國新一代輪式步戰車曝光,黑科技滿滿
    早在去年年初,新型輪式突擊炮就已經出現在央視的《誰是王牌》的節目當中。就拿此次曝光的新型輪式突擊炮來說,其採用了炮塔後置布局,並且還使用了尾艙裝彈機,而我國的11式輪式步戰車採用的是炮塔中置布局,且搭載的105毫米線膛炮配備有炮口制退器,而新輪式突擊炮則取消了這一設備。
  • 這是中國版「食人魚」戰車:09式8X8系列輪式裝甲車
    ZBL-09步兵戰車又被稱為ZBL-08 8×8輪式步兵戰車、09式步兵戰車或09式輪式步兵戰車,是中華人民解放軍裝備的一款8×8輪式步兵戰車。ZBL-08步兵戰車的外貿型號稱為VN1 8×8輪式步兵戰車,委內瑞拉於2014年裝備有一批並於2015年3月參加了委內瑞拉全國軍事演習。
  • BMP-1步兵戰車差點變為輪式的1200工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6期
    BMP-1步兵戰車差點變為輪式的1200工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6期今天的主角是1200工程。在研究蘇軍第一代步兵戰車BMP-1期間,曾經有5個投標的工程,其中4個被否定。1200工程就是被否定的一個投標樣車。
  • 世界裝甲車之王,德國拳擊手步戰車有空調和廁所,士兵作戰的天堂
    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等方面都優於裝甲輸送車,隨著輪式裝甲車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輪式裝甲車和步兵戰車。具備更好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是目前各國越來越倚重的陸地突擊力量。
  • 韓「紅背蜘蛛」步兵戰車出口
    韓國韓華公司(Hanwha Systems)日前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的「2018年陸上裝備展」上展示了他們所研發的AS21「紅背蜘蛛」(Redback)步兵戰車。據悉,澳大利亞已決定購入,以取代使用多年的美制M113步兵戰車。
  • 德國的「山貓」,KF41履帶式步兵戰車
    說起山貓,大家肯定會想到中國的「山貓多地形車」,不過今天小面介紹一型國外的「山貓」,即德國的KF41履帶式步兵戰車。這型戰車可不是什麼老舊的型號,而是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在2018年推出的一型戰車。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它就不多做介紹了,畢竟它出品的武器,差不到哪去。當然這款戰車的研顏值可是非常高,非常的有科技感。它具有科技感的原因,就是它整個車身看上去非常的簡潔。其實這種設計就是為了坦克的隱身性能。據資料顯示,它車長為7.73米,寬3.6米,高3.3米,戰鬥全重達44噸,並且能搭載8名步兵。它的最大速度能達70千米/小時。
  • 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訓練中的CM-34】所謂CM-34,是臺灣「雲豹」8X8輪式戰車家族的步兵戰車型。步兵戰車比裝甲輸送車的動力更強、火力更猛、裝甲更厚。只有縱深較大的戰場上才能為這兩種戰車提供分工合作的機會。以臺灣的短淺戰略縱深,只要頂不住解放軍的第一波攻勢就滿盤皆輸,哪有機會搞分工?因此,臺灣方面還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在CM-32基礎上搞真正的步兵戰車。但十多年過去了,臺灣自行研製小口徑機關炮和炮塔武器系統的努力終究沒有成功。
  • 新型輪式戰車列裝中國空降兵 構建一體化作戰體系
    在空降兵喜迎成立70周年之際,5月6日,10餘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輪式裝甲車列裝空降兵某合成旅。2018年11月9日,中國空軍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4 X 4 輪式裝甲車。楊鐵虎 攝作為信息化裝甲裝備,新型輪式裝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其車載指控通信平臺和網絡,能將作戰單元、偵察單元、指控通信單元等聚合形成一體化作戰體系。它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能與裝備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帶式裝甲戰車配合使用。
  • 德國戰車繼續前進,山貓裝甲車成功出口
    匈牙利正在花費24億美元(根據許可證)製造至少200輛德國山貓步兵戰車。匈牙利部隊沒有使用過這種履帶式步兵戰車,目前裝備的是俄羅斯設計的老式輪式BTR-80/80A。這些車在2008年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但事實證明在越野時很難跟上坦克的速度。匈牙利將是山貓步兵戰車的第一個出口客戶,目前澳大利亞、捷克共和國和美國也在考慮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