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現的矽膠娃娃「成人體驗館」引發人們關注。其經營模式被稱為「共享矽膠娃娃」或「用機器人給顧客有償提供性體驗」。
據澎湃新聞此前曝光,蘇州與等地的部分體驗館被曝衛生狀況較差;店家將同一矽膠娃娃提供給不同顧客體驗前,未進行清洗、消毒,甚至連床單都未進行更換。
多名醫生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因為「共享」,使用前述矽膠娃娃的顧客存在感染性病的風險,「交叉感染」;建議做好消毒措施,並且建議使用者佩戴安全套,「這是阻止性病傳播最有效的方法。」
優點:特定人群解決生理需求,一定程度上避免社會衝突
在深圳市龍華區富士康廠區附近經營「矽膠娃娃體驗館」的李博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體驗館服務的主要人群是「沒有更好釋放方式」的廠工們,他希望能為前述廠工群體解決一些生理煩惱。
在特定人群解決生理需求方面,「矽膠娃娃體驗館」是否有積極意義?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孔超認為,矽膠娃娃體驗服務,能暫時緩解男性的生理欲望,是一種自我釋放和緩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會減少犯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金堂醫院泌尿外科一名醫生表示,解決生理需要,有利於身心健康。
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性學會副會長兼中國性學會性教育專委會主任委員彭曉輝此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由於沒有能力帶配偶在身邊,也無法通過其他途徑滿足性慾,矽膠娃娃體驗館或成為進入城市、沒有配偶或和配偶長期分居的打工者群體(處理)人際性關係的一個短期輔助手段。
彭曉輝表示,從社會穩定角度來說,矽膠娃娃體驗館的存在可避免諸如因性而產生的人際關係衝突、意外懷孕、傳染性疾病甚至刑事案件等不確定因素。
風險:或傳播性病,建議使用安全套並做好消毒措施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金堂醫院前述泌尿外科醫生表示,從衛生健康的角度上看,上述體驗店存在瑕疵。「體驗店人員眾多,雖然規定(顧客體驗時)必須帶安全套、定期清洗(矽膠娃娃)之類,但很難保證真正落實。如果沒有嚴格的消毒和保護措施,肯定存在傳播疾病的風險。」
楊孔超也表示,與賣淫嫖娼等涉黃行為相比,共享矽膠娃娃也存在傳播性病的風險。此外,人的生殖器接觸矽膠產品可能會過敏,從衛生方面來講,也不太乾淨。
楊孔超介紹,次氯酸鈉是常見的消毒劑,能有效消殺常見病毒。「比如梅毒和愛滋病這些常見的性病,一般情況下都不耐高溫。通過正規的清洗、消毒,可以減少性病傳播的機會。」
前述泌尿外科醫生建議,使用者在每次體驗時戴安全套,並檢查涉事店鋪內有無衛生機構發放的衛生合格證、標記消毒日期等。他同時建議,店家定期嚴格消毒、定期更換矽膠產品。相關衛生監督機構也應監督、定期檢測產品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發放合格證。
監管:尚不在衛生許可證的發證範圍,暫無明確規定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對於前述「共享矽膠娃娃」成人體驗館,蘇州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回應稱,誰發證,誰管理。「這種(經營場所)不在衛生許可證的發證範圍,建議向市場局投訴。」
而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我們只管他有沒有營業執照。」「(這種體驗館)能不能開,國家沒有明確規定。」
針對前述經營行為,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去年曾接到過相關投訴,市場監管部門配合公安部門去查過,扣過一些相關設備,但是,「你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禁止吧,好像也沒有太明確的。」
而有店老闆坦言,國內市場很大,「我們這個是找關係的,你要有關係,你沒關係(的話),你怎麼開?加盟費首先是五萬塊錢。」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深圳市相關部門人員回應當地矽膠娃娃體驗館經營問題時表示,前述店鋪將矽膠娃娃有償提供給顧客體驗、使用的經營行為不涉黃。此外,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監督局民治所回應稱,「僅僅體驗產品這種(行為),沒有什麼問題。」在體驗過程中,如果有涉黃或其他違法的行為,可以向公安機關反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