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萬網友點讚!從大國工匠到文化巨匠,朱炳仁演繹《行走的匠魂》

2020-12-16 浙江在線

2020-07-29 21:11 |上城發布

  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奇人匠心、華人頻道「漫遊日本」聯合出品的首檔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行走的匠魂》第一季已於27號晚開播,首期嘉賓邀請到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上城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銅雕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

  作為「朱府銅藝」的第四代傳承人,他遊刃於銅藝、建築、詩文、書法、繪畫,篆刻,還是兩岸交流、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是一位從大國工匠中走出來的中國文化巨匠。

  直播中他揭秘了朱府銅藝歷經百年傳承,從一個紹興石灰橋畔一個小銅鋪,到驚豔世界的故事。

  最高359萬人在線觀看

  作為百度在知識直播領域的新嘗試,《行走的匠魂》向觀眾展現非遺銅雕技藝的歷史文化、製作過程和現代傳承,將中國五千年銅文化第一次以城市線索的形式直播。

  節目一經上線就備受關注,當晚直播間的在線觀看量一度飆升到了359萬,打響了開門紅。錯過直播的觀眾,現在也可以在百度APP搜索「朱炳仁」,觀看直播回放。

  朱炳仁在直播

  朱炳仁與銅的故事,已經書寫了四十多年。大家所熟知的雷峰塔、靈隱銅殿、峨眉山金頂等一批經典的銅建築就是出自朱炳仁之手,他讓延續了五千年的青銅文化,上升到一個新境界。

  作為熔銅藝術的創始人,他將銅徹底從模具裡解放出來,給了銅自由,他的作品橫跨生活、藝術、建築多個領域。在他的不斷探索中,無論是技術發展還是藝術創新,我國的銅雕業都有了質的飛越。2000年聯合國開發署《二十一世紀封面人物》評語說:「銅雕藝術大師中,朱炳仁先生當之無愧為一代宗師」。

  朱炳仁在創作

  首次長直播打卡地標城市

  直播對於這位77歲的銅雕大師來說,並不陌生。在直播間,他回歸最樸素的身份——一個打銅匠,以城市為線索,帶著網友們一個個打卡朱炳仁銅藝的地標城市。

  江南銅屋

  從起源地紹興出發,朱炳仁帶領觀眾與魯迅「相遇」,隨後又來到杭州雷峰塔、靈隱寺、G20杭州峰會主會場遊歷一番,累了在位於河坊街的江南銅屋小憩,轉而來到常州天寧寶塔熔銅誕生地,目睹一場新藝術門類的誕生。

  接著,隨著直播的鏡頭,銅壺、銅碗、壁畫、擺件……各式各類的IP文創目不暇接,傳統銅藝都被賦予了藝術美學。

  朱炳仁在直播

  在直播間,朱炳仁還向觀眾展示了別樣生命力和美感熔銅藝術作品,這些作品曾在朱炳仁德國、新加坡的藝術個展中展出。

  朱炳仁還分享了和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的跨界合作故事,他強調,「我們的創作方式要走向世界,中國的匠人要有文化自信」。這一席話引得直播區觀眾多次產生共鳴,有彈幕表示:「像朱家銅藝這樣的中華文化將千秋萬代,發揚光大」。

  左為朱炳仁與荒木經惟的跨界熔銅作品

  右為荒木經惟攝影作品

  是直播也是文化科普秀

  當然了,這場直播不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也是一場科普秀。

  在現場,朱炳仁耐心解答了觀眾對於銅的各種花式疑問。同時直播聯合了百科校園,現場教學如何打銅,向觀眾展現銅雕非遺技藝的製作過程。

  朱炳仁在直播

  除此之外,曾為杭州普陀山禪寺等著名景區題寫匾額的朱炳仁,現場答應題字送給直播間的小夥伴,並為直播間的粉絲們準備了「豐衣足食」銅碗、「步步登高」竹節銅筆、故宮聚寶缸等好禮。

  朱炳仁直播現場抽獎

  據悉,7月29日《行走的匠魂》第一季第二期將由日本鍛金大師玉川宣夫在日本進行直播分享,這是一次中日技藝的隔空對話,也是一次珍貴的文化交流。希望可以藉助此次《行走的匠魂》節目,與大家一起助力非遺傳播,一起致敬匠心,致敬匠魂。

  朱炳仁直播展示書法作品

  往期精彩回顧

  ●省級評選結果出爐!上城「街區治理」成為唯一入選的專家推薦優秀區縣典型案例

  ●讓亞運元素充滿大街小巷!「亞運進社區」活動在上城啟動

  ●小區開放日,服務零距離!上城區這樣打造小區居民身邊的治理共同體

  來源丨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區文廣旅體局

1596028278000

相關焦點

  • 從大國工匠到文化巨匠,朱炳仁演繹《行走的匠魂》359萬網友點讚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奇人匠心、華人頻道「曼遊日本」聯合出品的首檔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行走的匠魂》第一季已於7月27日晚開播,首期嘉賓邀請到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傳承人朱炳仁。
  • 「打銅匠」朱炳仁:從大國工匠到文化巨匠,他的作品驚豔了世界 |...
    從紹興石灰橋畔的一個小銅鋪   到在餘杭成立「銅文化產業基地」   再到銅雕作品驚豔世界   今天小餘兒帶你走進   「朱府銅藝」第四代傳承人朱炳仁的故事   從大國工匠到文化巨匠   朱炳仁與銅的故事,已經書寫了40多年。大家熟知的雷峰塔、靈隱銅殿、峨眉山金頂等一批經典的銅建築就出自朱炳仁之手。   他的作品橫跨生活、藝術、建築等領域,在他的不斷探索中,無論是技術發展還是藝術創新,我國的銅雕業有了質的飛越。
  • 《行走的匠魂》一季首播 國大師朱炳仁「銅」話中國
    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的首檔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行走的匠魂》第一季於7月27日晚開播,首期嘉賓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傳承人朱炳仁。作為「朱府銅藝」的第四代傳承人,他揭秘了朱府銅藝歷經百年傳承,從紹興石灰橋畔的一個小銅鋪,到驚豔世界的故事。
  • 百度百科上線直播節目《行走的匠魂》,深度解析非遺文化的歷史與未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作為人類文明傳承最為突出的歷史見證者,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向政協提交了「關於優化非遺政策引導非遺產業化發展的提案」。提案中不僅對當前非遺政策的改進提出了改進意見,更著重強調了引導非遺產業化發展,打造「大國工匠」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非遺產業發展及傳承的背後,是「非遺技藝」和「非遺匠人」的共同支撐。
  • 國士無雙:中國「銅王」朱炳仁驚豔世界的傳奇人生|行走的匠魂
    上新啦,行走的匠魂!百度百科博物館再次發起「行走的」計劃,從本源聲音博物館的《行走的聲音》、到探索世界博物館文化的《行走的文明》,再到《行走的匠魂》系列節目,每一次都只為文化的傳承,展現行走的力量。本次《行走的匠魂》系列節目,是由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主辦,奇人匠心、華人頻道「曼遊日本」聯合出品的非遺傳承人紀實直播。節目以「技·憶」為主線,通過中日兩國相同領域的兩位非遺老師,以直播的形式向觀眾展現非遺技藝的製作過程、歷史文化、現代傳承等知識。7月27日起,每周兩期直播,讓觀眾在中日藝術家的友好交流中,感受中華博大精深與日本異國文化風情。
  • 《行走的匠魂》直播上線,百度百科助燃非遺「傳承之火」
    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作為人類文明傳承最為突出的歷史見證者,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向政協提交了「關於優化非遺政策引導非遺產業化發展的提案」。提案中不僅對當前非遺政策的改進提出了改進意見,更著重強調了引導非遺產業化發展,打造「大國工匠」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非遺產業發展及傳承的背後,是「非遺技藝」和「非遺匠人」的共同支撐。
  • 千錘百鍊熔鑄光陰,來聽聽杭州工匠朱炳仁的故事
    堅持堅守、敬業精業、專心專注、創新創造、至善至美、無私無我——這是新時代工匠的樣子。在9月底認定的第四屆「杭州工匠」名單中,來自上城區的朱炳仁、毛戈平、江亮,用精湛技藝與創造詮釋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人間國寶:日本皇室御用鍛金世家全網首播|行走的匠魂
    7月29日~8月26日,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聯合曼遊日本,推出《行走的匠魂》系列直播,每周三晚19點,為你帶來日本國寶級大師的傳奇人生。,沉澱著代代相傳的技術,積澱成無形的文化財富。一片銅或銀經過工匠的不斷錘擊敲打而成的一個整體性的器具,任何一個器具不存在任何焊接等的拼接性工藝。以壺具為例,壺嘴與壺身一體形成,不需要拼接,其密封性和熱均衡性當然優於其他方法製作的壺。這樣的壺類器具既考究了使用的優越性,又兼顧了美觀性。因為是整塊銅片造型,外觀渾然天然,完美呈現出一種古樸美,同時又經久耐用。
  • 《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劇正在籌拍中
    新華網南昌11月27日電(記者沈洋)《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文學劇本已經改編好,並獲得拍攝許可證。電視拍攝顧問、該劇的小說原作者朱禮生教授告訴記者,《清宮巨匠樣式雷》電視劇籌拍工作得到多方支持,正在積極籌拍之中。
  • 「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啟幕 鍾連盛朱炳仁跨界景泰藍《五牛中國...
    國際在線城建頻道消息:12月5日,由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大國工匠·非遺傳承——『銅道·鍾仁』國際藝術展暨《五牛中國尊》全球首發式」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平宮盛大舉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袁敏道,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原中央工藝美院院長、著名藝術教育設計家常沙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鍾連盛,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李節,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衣福成,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印偉,歌德拍賣公司董事長王曉文等來自國內文化藝術界的領導
  • 《一代匠師》在橫店開機 侯勇斕曦演繹木雕巨匠浮沉滄桑
    主創人員表示,希望能借這部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四大木雕之一仙作傳承數百年的木雕文化,並領悟蘊含在木雕藝術作品中孜孜以求、匠人守正創新、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為了重振廖家門楣、讓精美的木雕技藝為世人所知,廖曦與梅姨這對相知相惜的伴侶,與官僚、軍閥、日本侵略者等各方勢力巧妙周旋、鬥智鬥勇,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工匠精神之詩。  《一代匠師》以莆田木雕文化的技藝與傳承為核心,在展現巧奪天工的精湛木雕技法的同時,主人公廖曦身上所代表的精於鑽研、不畏艱險、用於開拓的工匠精神更是全劇的靈魂所在。
  • 現代名工:日本桐生刺繡百年傳人|行走的匠魂
    7月29日~8月26日,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聯合曼遊日本,推出《行走的匠魂》系列直播,每周三晚19:00,為你帶來日本國寶級大師的傳奇人生。《行走的匠魂》第四期直播嘉賓,我們邀請到了日本傳統工藝桐生刺繡傳人、群馬縣傳統工藝士——大澤紀代美。桐生市位於東京北部,歷史悠久,擁有眾多文化遺產,有「東部小京都」之稱,是傳統的重要絲織業中心。
  • 懲惡揚扇:百年王星記的匠心傳承|行走的匠魂
    與筆墨紙硯相比,扇子身上所凝聚融合的文化可謂別有洞天。從扇骨到扇面,包含了手工藝、書法、丹青、雕刻、鑲嵌甚至刺繡,其中任何一項都是傳統文化精華,扇子卻將其完美匯聚到一起。在中國,傳統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它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完善、改進,現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而在這個大家族裡,杭扇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
  • 大國工匠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工程
    大國工匠傳承示範工程(全稱大國工匠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工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 鍛金巔峰:人間國寶奧山峰石|行走的匠魂
    行走的匠魂7月29日~8月26日,『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聯合『曼遊日本』,推出《行走的匠魂》系列直播,每周三晚19:00,為你帶來日本國寶級大師的傳奇人生。《行走的匠魂》本期直播嘉賓,我們邀請到了日本鍛金大師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奧山峰石
  • 《一代匠師》開機 侯勇斕曦演繹木雕巨匠浮沉滄桑
    主創人員表示,希望能借這部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四大木雕之一仙作傳承數百年的木雕文化,並領悟蘊含在木雕藝術作品中孜孜以求、匠人守正創新、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民國故事傳承木雕文化 傳奇人生彰顯工匠精神電視劇《一代匠師》的故事發生於山雨欲來的1911年,福建莆田城內「六合堂」木雕名家廖氏家族,雖憑藉業界公認的高超技藝世承皇恩,但卻人丁寥落各懷心事。
  • 工業題材廣播劇的創作突圍:《大國工匠》
    廣播劇《大國工匠》給嚴謹、機械的工業元素和冰冷、枯燥的工業術語賦以文學色彩和情感溫度,在創作上大膽突破,讓工業題材有了文化底蘊。改革開放40年來,產業工人、科研人員奮戰在生產一線,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偉大祖國實現高速發展的關鍵力量之一。
  • 匠人•匠心•匠魂 2020年第三屆「上城工匠」認定活動成功舉辦
    上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建強與浙江工匠朱炳仁為第三屆「上城工匠」頒獎,上城區政協主席佔仁義與浙江工匠金益榮為第三屆「上城工匠」提名獎獲得者頒獎。從雕刻時代故事,再現最美「白衣戰士」的鄭勝寧,到精益求精,在方寸之間雕琢世界的陳狄明,再到化腐朽為神奇,重生舊時光裡的驚豔的趙軍,做客「工匠直播間」的三位匠人們用雙手為文化立根固本,展示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匠心傳承。
  • 長江評論|工匠精神是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
    長江網評論員周劼  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的內在價值稟賦。製造業裡常說的一句話叫做「工程師畫龍,技師點睛」,很形象地反映出工匠的作用。
  • 司機幹不了廚子的活,讓清華北大培養大國工匠是強人所難
    很多網友認為清華北大應該培養出很多大國工匠,這其實是對中國人才培養模式有很大的誤解。因為按照道理,清華北大培養不出來大國工匠。大家之所以認為清北應該培養出來大國工匠是因為這兩所學校是全國最好的學校,集中了幾乎全國的高考狀元,科研經費非常充裕,並且綜合排名全國領先。按照這個邏輯理所應當應該培養出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