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曾記否,那些陪伴我們走過愉快童年的動畫片,有的現在已經成為櫥窗裡的收藏品,有的還在煥發著生機。
那些年,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純真和幻想......
那些年,我們執著並快樂著的守在電視機前......只為了守候那份小小的幸福!
機器人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不過,你們一定不知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愛上動畫片中的機器人了!跟著小編來看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機器人動畫片吧~~~
還記得那個有著圓圓的大腦袋,一個小小的口袋裡能夠掏出任何想要的東西的哆啦A夢嗎,還記得那個遇到困難永遠有好朋友幫助的大雄嗎?
中文名: 哆啦A夢
國 籍: 日本
出生地: 東京松芝機械工廠哆啦A夢是一種用於照顧兒童的量產型貓型機器人。它是由大雄的後代從22世紀裡給送來的,目的是幫助大雄解決許哆他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並且儘可能地滿足大雄的願望。 他擁有一個四次元口袋:這個口袋直接通往另一個世界,再多的東西也放得下。
《阿童木》中的天馬博士是世界聞名的天才科學家,深深愛著兒子託比的他決意把孩子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可是一次意外卻使得兒子永遠的離開了他,痛失愛子的天馬博士差點就此意志消沉,出於對兒子的深深思念,天馬博士決定按照兒子的外形製造出一個機器人,他將其命名為阿童木。阿童木外表與人類無異,身體內的藍核力量給阿童木無窮的能源支持,使他能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鳥山明早期作品中的神棍角色,則卷千兵衛製造的仿真機器人,雖然有初中生的身高,也有高強的學習能力,但只有幼稚園生的心智。力大無窮,但破壞多於建設。喜愛玩弄地上的糞便或將頭顱和身體分離。製造阿拉蕾的過程發生小故障,影響了視力,所以要佩戴眼鏡。阿拉蕾可以什麼都不吃,但必需喝一種名為「機械維單A」的飲品,否則無法補充能源。
從動畫到電影,這是一部傳奇,這是一個橫跨了一個小時代的經典。
「汽車人,變形!」相信每一位70後、80後的朋友們都還記得這句曾經風靡整個校園的口頭禪。1984版《變形金剛》,是很多人在小時候看過的第一部變形金剛的動畫片。這是一部講述變形機器人擎天柱率領的汽車人和威震天所率領的霸天虎之間變形金剛的戰爭故事。一部顛覆傳統以變形金剛的形象來演繹正邪大戰的故事。
《機動戰士高達》是日本真實系機器人卡通的元祖。高達又譯為「鋼彈」自1979年登場以來,已成為日本機器人題材卡通作品中最著名最經久不衰、最龐大的系列。這裡沒有汽車人拯救世界,這裡只有無限正義、強襲自由、GP03、飛翼零式。這裡的機器人不會變身,但是這裡有浮遊炮、斬艦刀、米加粒子炮、爆熱神掌。沒錯,這裡是高達的世界。
《瓦利》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的科幻動畫電影。故事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瓦力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夏娃後,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
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機器人,用於收集和壓縮地球上的垃圾。瓦力是一款太陽能機器人,雙眼之間裝有雷射切割儀。當出現故障時,他會從其他報廢機器人身上獲取替換零件。當感知到危險時,他會將頭部和四肢收回軀體從而形成一個立方體。瓦力每天都在勤勤懇懇的處理垃圾,並沿途發掘和收集人類物品。一次他通過音樂,了解到愛情和與情感交流的存在及表達方式。因此,他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就是找到這種感情互動的對象,並牽到她的手。
光滑而精巧的會飛行的探測機器人,她的任務是勘測地球上的植物,以確定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她的右臂上裝有掃描儀和可收回式電離槍,後者可以讓她應對一些小麻煩。伊芙一直無暇他顧專心工作,直到有一天,她邂逅了瓦力,兩個機器人在朝夕相處間萌生了情感。
如今,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由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送餐機器人正式從實驗室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目前該產品已經在北京市某餐廳投入使用。據了解,新松公司研發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具有自動送餐、空盤迴收、菜品介紹、自動充電等實用功能,集成了移動機器人、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與導航和多模態人機互動等技術,能夠代替或者部分代替餐廳服務員為顧客服務。
民用智能服務機器人正在進一步融入我們的生活,他們的出現也幫助我們未來的城市匯集更多的智慧。
(瀋陽晚報新媒體編輯 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