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20-12-25 13:51:36
近期,「2020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暨第五屆智能互聯創新大賽」總決賽在南京圓滿收官,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學生憑藉優秀的作品大放異彩背後,嵌入式人才的培育問題也被推到了臺前,值得人們深思。
作為此次大賽贊助商之一的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RT-Thread」),除了常規贊助外,還提供了線上技術培訓與交流,參與了學生作品答辯等全過程的大賽活動,給國產嵌入式人才助力。 RT-Thread COO鄒誠在接受採訪時,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公司在校企合作以及嵌入式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人才培養規劃。
「RT-Thread作為中立的作業系統,可以兼容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晶片,而嵌入式大賽以硬體為主,RT-Thread可以很流暢的運行在各硬體平臺上,實現與嵌入式大賽的完美結合。」關於RT-Thread如何在大賽中發揮作用,鄒城說道:「在答辯中,使用了RT-Thread作業系統的同學紛紛表示,藉助RT-Thread作業系統,處理器性能得到了最大發揮,而且RT-Thread軟體包也節約了他們的開發周期,從而使作品的功能更加豐富和具有創新性。」
通過贊助大賽,可以讓更多在校學生了解一家國產作業系統公司。鄒城認為,大賽有助於讓更多學生加入RT-Thread社區,共同為國產作業系統建設與完善出一份力。
本次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中,來自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的作品《基於視覺機械臂開發的智能加油站系統》、東北林業大學的作品《基於STMF4的多路光譜測溫信號採集裝置》獲得了「RT-Thread杯企業特別獎」。 資料顯示,RT-Thread誕生於2006年,是國內以開源中立、社區化發展起來的一款實時作業系統,出自創始人熊譜翔之手。從熊譜翔乃至整個RT-Thread的發展經歷來看,生態建設是RT-Thread的重中之重。目前RT-Thread已經成為市面上裝機量最大(超6億臺)、開發者數量最多、軟硬體生態最好的物聯網作業系統之一,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家居及安防、工業、車載、穿戴、智慧城市等眾多行業領域。
這款兼具中立、高度社區化優勢的國產作業系統,擁有活躍的社區和優質的軟硬體生態。「14年沉澱下來的高可靠性和豐富易用的軟體組件等都是我們無可比擬的優勢。」鄒城表示:「同時,與其他作業系統相比,我們的軟體包生態也是其他作業系統所不具有的。」 在產學研的合作方面,RT-Thread一直都在路上,據鄒城介紹,RT-Thread從2019年開始啟動大學計劃,與高校就人才培養、課程建設、以及聯合實驗室等多個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截止目前,他們已與23家高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同時,依託大學計劃,RT-Thread與高校教師一起申報科研課題,並協助老師們開設基於RT-Thread作業系統的課程,鼓勵學生利用RT-Thread作業系統參加一些創新應用比賽,達到人才培養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11月28-29日,在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共紹興市委、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第十六屆中國高校電子信息學院年會上,RT-Thread與中國電子學會、意法半導體、廣和通共同籤署嵌入式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這表明RT-Thread的人才培養與認證已進入官方認證體系。
「我們四方對該認證都投入巨大,十分重視,希望在三年內將它做成嵌入式領域最為權威且廣受認可的人才認證。」 鄒城表示,早在兩年前RT-Thread就看到嵌入式軟體人才的能力缺乏一個評定考核的標準,他們希望結合自身優勢與上下遊企業資源,打造一個業內認可的開發者能力認證,並提供對應的OS培訓。 關於未來,鄒城表示:「我們將會與高校繼續深入的合作,從人才培養端開始,為企業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礎。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更多的工程師能把我們的作業系統引入到不同行業中,在更多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出現。」
COMPETITION 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 為了加強全國高校學生在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應用領域的創新設計與工程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晶片設計或軟硬適配系統優化、應用方案設計等不同技術層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豐富和活躍校園創新創業學術氛圍,推進高校與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產學協同育人,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優秀人才,由中國電子學會組織面向全國大學生的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暨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
大賽由東南大學、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共同承辦。 今年是大賽舉辦的第三屆,共有來自全國五大分賽區的2009支隊伍參賽,最終評選出89所高校的169支隊伍參與總決賽。參賽作品覆蓋晶片設計、數據安全、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領域,旨在提高同學們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關注國家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強國,圓夢有我」的大賽精神。
原文標題:深耕嵌入式人才培養,RT-Thread讓國產作業系統發揮更多能量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