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人才的培育問題被推到了臺前

2020-12-27 電子發燒友

嵌入式人才的培育問題被推到了臺前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20-12-25 13:51:36

近期,「2020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暨第五屆智能互聯創新大賽」總決賽在南京圓滿收官,來自全國近百所高校的學生憑藉優秀的作品大放異彩背後,嵌入式人才的培育問題也被推到了臺前,值得人們深思。

作為此次大賽贊助商之一的上海睿賽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RT-Thread」),除了常規贊助外,還提供了線上技術培訓與交流,參與了學生作品答辯等全過程的大賽活動,給國產嵌入式人才助力。   RT-Thread COO鄒誠在接受採訪時,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公司在校企合作以及嵌入式人才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人才培養規劃。

       「RT-Thread作為中立的作業系統,可以兼容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晶片,而嵌入式大賽以硬體為主,RT-Thread可以很流暢的運行在各硬體平臺上,實現與嵌入式大賽的完美結合。」關於RT-Thread如何在大賽中發揮作用,鄒城說道:「在答辯中,使用了RT-Thread作業系統的同學紛紛表示,藉助RT-Thread作業系統,處理器性能得到了最大發揮,而且RT-Thread軟體包也節約了他們的開發周期,從而使作品的功能更加豐富和具有創新性。」  

       通過贊助大賽,可以讓更多在校學生了解一家國產作業系統公司。鄒城認為,大賽有助於讓更多學生加入RT-Thread社區,共同為國產作業系統建設與完善出一份力。  

  本次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中,來自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的作品《基於視覺機械臂開發的智能加油站系統》、東北林業大學的作品《基於STMF4的多路光譜測溫信號採集裝置》獲得了「RT-Thread杯企業特別獎」。   資料顯示,RT-Thread誕生於2006年,是國內以開源中立、社區化發展起來的一款實時作業系統,出自創始人熊譜翔之手。從熊譜翔乃至整個RT-Thread的發展經歷來看,生態建設是RT-Thread的重中之重。目前RT-Thread已經成為市面上裝機量最大(超6億臺)、開發者數量最多、軟硬體生態最好的物聯網作業系統之一,被廣泛應用於智能家居及安防、工業、車載、穿戴、智慧城市等眾多行業領域。

       這款兼具中立、高度社區化優勢的國產作業系統,擁有活躍的社區和優質的軟硬體生態。「14年沉澱下來的高可靠性和豐富易用的軟體組件等都是我們無可比擬的優勢。」鄒城表示:「同時,與其他作業系統相比,我們的軟體包生態也是其他作業系統所不具有的。」   在產學研的合作方面,RT-Thread一直都在路上,據鄒城介紹,RT-Thread從2019年開始啟動大學計劃,與高校就人才培養、課程建設、以及聯合實驗室等多個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

       截止目前,他們已與23家高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同時,依託大學計劃,RT-Thread與高校教師一起申報科研課題,並協助老師們開設基於RT-Thread作業系統的課程,鼓勵學生利用RT-Thread作業系統參加一些創新應用比賽,達到人才培養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11月28-29日,在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共紹興市委、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第十六屆中國高校電子信息學院年會上,RT-Thread與中國電子學會、意法半導體、廣和通共同籤署嵌入式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這表明RT-Thread的人才培養與認證已進入官方認證體系。

       「我們四方對該認證都投入巨大,十分重視,希望在三年內將它做成嵌入式領域最為權威且廣受認可的人才認證。」 鄒城表示,早在兩年前RT-Thread就看到嵌入式軟體人才的能力缺乏一個評定考核的標準,他們希望結合自身優勢與上下遊企業資源,打造一個業內認可的開發者能力認證,並提供對應的OS培訓。   關於未來,鄒城表示:「我們將會與高校繼續深入的合作,從人才培養端開始,為企業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礎。同時我們也希望未來更多的工程師能把我們的作業系統引入到不同行業中,在更多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出現。」  

       COMPETITION 全國大學生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競賽   為了加強全國高校學生在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應用領域的創新設計與工程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晶片設計或軟硬適配系統優化、應用方案設計等不同技術層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豐富和活躍校園創新創業學術氛圍,推進高校與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產學協同育人,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優秀人才,由中國電子學會組織面向全國大學生的嵌入式晶片與系統設計暨全國大學生智能互聯創新大賽。

       大賽由東南大學、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共同承辦。   今年是大賽舉辦的第三屆,共有來自全國五大分賽區的2009支隊伍參賽,最終評選出89所高校的169支隊伍參與總決賽。參賽作品覆蓋晶片設計、數據安全、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領域,旨在提高同學們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關注國家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強國,圓夢有我」的大賽精神。  

原文標題:深耕嵌入式人才培養,RT-Thread讓國產作業系統發揮更多能量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都說嵌入式人才稀缺,怎麼感覺工資不高?
    收到一些學生的詢問,說你們天天宣傳嵌入式人才缺口大,出來工資高,可是我看招聘網站也有六七千的啊,如果在二線城市還要低一點,感覺和平面設計快差不多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虛假宣傳?首先,必須承認,嵌入式這種崗位,起薪相對於網際網路開發確實要低一些,但是這是這個人才市場決定的。對於一個即將畢業步入嵌入式工作崗位的人來說,水平上肯定是參差不齊的。
  • 東臺如何培育高技能人才?
    東臺高技能人才培育釋放發展新動能高技能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東臺緊緊圍繞全市新型產業加快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技能人才培養、職業能力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等工作,多形式、多渠道為高技能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給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近三年來,共培養和鑑定初、中、高級技能人才15000多人,培訓城鄉勞動者6萬多人次,囊括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工具鉗工、汽車維修工、維修電工、砌築、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10多個工種。
  • [學習時報]呂捷:加強農業農村高層次 創新人才隊伍培育
    但是,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農村人才需求也將從數量性需求轉向質量性需求,從傳統的技能型人才轉向綜合性、創新性的高層次農村基層管理人才。儘管我們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數量上已初具規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素質和能力,能夠從事創新活動,對國家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做出突出性成績的人才儲備還是略顯不足。從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要求我們的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儘快完成從大到強的邁進。
  • 加強裝配式技術人才培育 推進建築工業化全面發展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文件精神,積極響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人才培育,進一步提高建設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技能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決定開展裝配式工程師(裝配、設計、生產)專業技能人才培訓,標誌著我國裝配式建築工程師專業技能等級考試制度的建立
  • 如何培育新時代的法商複合型創新人才?這場會議聚焦這個問題
    如何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法商管理人才?法商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應當注重什麼?今天,立格聯盟(即全國政法大學)第五屆商學院聯席會議在上海政法學院舉辦。全國政法大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落實《新文科建設宣言》,圍繞推動法商學科的交叉融合創新,培育新時代的法商複合型創新人才等主題深入開展研討。
  • 網際網路「宇宙中心」需要什麼人才?來看這裡的未來培育計劃
    作為「智匯海澱」人才主題周的重點活動之一,10月22日上午,「數字賦能 築夢未來——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發布」活動在位於海澱區上地街道的中關村創業大廈舉行。 活動中,5家企業發布了「未來青年人才培育計劃」。其中,海澱創業園發布了「未來青年創業領袖(潛力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中關村軟體園發布了「Z—ONE計劃」,聯想集團發布了2020全球招聘計劃,貝殼找房發布了「海鯨」國際人才培養計劃,北京銀行發布了「上地前沿貸計劃」。這些計劃涉及技術、人才、培訓、資金等多方面。
  • 聚創聯盟|巨量大學助力蘆鳴科技培育「一專多能」複合型人才
    巨量大學發起"數字營銷聚創聯盟",將"短視頻創意營銷"作為四大核心共創方向之一,並攜手聯盟成員上海蘆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蘆鳴科技")規劃短視頻創意營銷人才培育方案。12月22日,聚創聯盟走進蘆鳴科技,通過行業專家分享課、學員落地培訓和營銷認證考核"三位一體"的培育方式,來驗證方案的有效價值,共育短視頻創意營銷人才。
  • 東華大學結盟HTC 設東臺灣首間VR人才培育中心
    宏達電(2498)今(19)日宣布與東部教育重鎮國立東華大學籤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打造東臺灣首間VR人才培育中心,共同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劃,落實教學創新、發展大學多元特色與領域研究。臺灣區總經理陳柏諭說,5G世代的來臨將帶動產業的快速變遷,未來市場對於VR/AR/MR/XR人才需求將大幅增高,而隨著全球VR生態圈發展更趨成熟及疫情影響,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型態正迅速轉化中,而虛擬實境是實現新工作與生活形態的關鍵。
  • 「善假於物」助力人才脫穎而出
    人才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多方合力推進。一些地方引育人才出現政府「一頭熱」現象,行政主導主推的作用佔主體,社會組織、企業、服務機構參與不足,沒有真正形成發動全社會為人才發展服務的氛圍。
  • 培育全面深化試點人才梯隊 打造高質量發展「最強大腦」
    原標題:培育全面深化試點人才梯隊 打造高質量發展「最強大腦」   在全球經貿發展演變過程中,服務貿易的
  •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學子在安徽省機器人大賽—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
    近日,「安徽省機器人大賽-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競賽」圓滿落下帷幕。在各參賽隊員和指導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閔振、楊奧和袁可等同學結合各自專業特長,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按照要求在4個小時內完成了比賽項目,最終取得了一個二等獎和四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 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教學實踐基地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娓)12月9日,中國舞蹈家協會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作推出的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創作教學實踐基地暨創意主辦方供圖   據悉,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作為中國舞蹈家協會重要品牌項目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
  • 未來5年,完成50名領軍人才培育打造!淳安宣傳文化領軍人才「315...
    淳安選擇了以人才引領發展的道路。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千島湖論壇上,淳安聘任了一批「高端智庫」,進一步擴充了千島湖智囊團,為發展淳安宣傳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今天上午,「又見魚·歌」淳安縣宣傳文化領軍人才「315」計劃在杭州圖書館正式啟動。
  • 數碼港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推出電競人才培育計劃
    另外,數碼港更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合辦首屆Esports MetaGame Conference,及宣布多項合作計劃,包括推出為期一年的虛擬APRU電競人才培育計劃。數碼港透過數碼港學院與APRU推出多項合作計劃,共同為年青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當中包括聯同APRU和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Tecnologico de Monterrey)推出為期一年的虛擬APRU電競人才培育計劃,通過實習和就業機會,以及程式設計馬拉松、提案競賽和業界聯誼等活動,促進未來電競領導者關鍵技能的發展。
  • 嵌入式系統趨勢與技術
    即使在今天,關於智慧型手機或者智能物聯網網關是一個嵌入式系統還是一個獨立的計算機,仍然存在一些爭議。在傳統的物聯網網關收集無線傳感器數據並將其推送到雲的地方,新的智能物聯網網關和邊緣設備可以支持LAN,WAN,嵌入式系統市場的硬體組件包括晶片,印刷電路板,固件,目標設備等。軟體元素包括開發平臺,實時作業系統(RTOS),測試等。當然,整個中國市場發展這些嵌入式系統技術支持的設備和機器要大得多。
  • 激發青年創新行動,培育未來出行人才!2020福特優行計劃圓滿收官
    作為「福特優行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於2018年由福特中國正式發起,以「激發青年創新行動,培育未來出行人才」為核心使命。賽事根據創新項目的發展需求和痛點問題,通過對參與者提供包括課程培訓、專業創業導師和領域專家輔導、項目路演及運營資金資助等在內的長期多元賦能及陪伴,幫助參賽者快速成長及協助項目迭代。
  • 2020英特爾嵌入式大賽圓滿收官 上海交通大學奪冠
    (以下簡稱「英特爾嵌入式大賽」)圓滿落下帷幕,獲獎名單已正式公布。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攜手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克服困難,誕生了諸多優秀的、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作品,向各位同學表示祝賀!英特爾始終關注創新人才培養,近年來通過搭建開放的社區平臺、組織高質量的科技競賽,凝聚產學研優質資源,為莘莘學子搭建創新應用的舞臺,探索出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全新模式。
  • 怡安翰威特中國區合伙人張鐸:人才培育已成大灣區企業家關注重點...
    如一家企業希望推動業務與管理的全面數位化,以數位化提升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提升運營產出與效率,前提是管理者與員工認知到數位化的價值,對數位化實施的目標、策略、路徑與方式達成一致,進而培育具備數位化規劃、創新、業務建模、系統實施的能力。   人才的轉型,可以通過轉型方向共識、人才招募選拔、人才發展賦能等實現。
  • 寧波鄞州:產業孵化助力創新企業生長 科創服務培育優質人才生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培育「熱帶雨林」 打造科創生態「2015年,我和丈夫共同創業,搭建『網際網路+家政』平臺,發展智慧家政,為僱主和家政公司建立溝通橋梁, 5年多來共帶動十幾萬人就業。」通過視頻,三個阿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安麗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娓娓道來。
  • 小微企業如何培育高技能人才?多企共享新型學徒制探索破題
    「目前全市該工種的崗位提升需求400餘個,海曙需求就佔到一半。」該校負責人程玉彬說,海曙區人社局推動的新型學徒制精準地挖掘到了這一職業培訓需求,讓更多有需求的小微企業不再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