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晗媽教育指南
感覺2020年的高考才剛剛結束,實際上距離2021年的高考,滿打滿算也只有不到6個月的時間了,再加上從明年開始部分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考生們都已經嚴陣以待備戰高考。
由於高考的形勢異常嚴峻,高三的考生幾乎用所有的時間來備戰衝刺高考,可以說複習就是每天的娛樂項目,學到半夜也是家常便飯,導致睡眠嚴重不足,那麼這樣的複習有必要嗎?
高三學生衝刺高考,每天學習到半夜12點值得嗎?怎麼安排最恰當?
很多高三的班主任都很關心學生們的複習進度,但是很多班主任卻不建議學生半夜學習,因為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班主任坦言:學習到半夜,對成績的提升幫助不大。
反而有學生因為,長期學習到半夜,導致白天學習狀態不好,還有很多學生直到高考前一天,還學習到半夜,有考生因此影響發揮,還有考生睡過頭影響了第二天的考試,所以不建議這種方式。
高三學生學習到凌晨,會有哪些影響呢?
影響身體健康其實很多高三學生學習到半夜,都有三個原因,第一,從補課班下課已經9點甚至10點,回到家反而睡不著,只能繼續學習,第二,有些學生是因為因為正常的睡眠時間,導致無法入睡。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雖然困但是還要堅持複習,無論是什麼原因,熬夜複習一定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很可能導致學生,因為睡眠不足6小時而出現,白天犯困、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
並且由於大腦長期高負荷運轉,加上熬夜複習,導致學生記憶力減退、焦慮、大腦思維能力下降等情況發生,反而影響白天的正常聽課,和學習,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影響學習積極性很多高三的學生,到了高三都會有「高原現象」發生,覺得自己白天學,晚上學,但是成績依然得不到提高,這個時候,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就會自暴自棄,成績也會下降的更快。
而熬夜學習也是導致學生出現高原現象的一個誘因,因為學生沒日沒夜的學習,成績反而提不上去,心理和身體承受不住這種打擊,就會出現厭學心理反而影響了學習積極性。
而這兩大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即便到了高三,學生也沒有必要因為衝刺高考,而學習到半夜12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的時間,也並不是半夜,而是白天。
白天才是提升學習效率的最佳時間
不要覺得到了高三,10點前睡覺就是「浪費時間」,覺得時間緊迫要爭分奪秒,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白天」才是學習效率提升的最佳時間,早晨7-9點才是大腦記憶和反應的最佳時間。
而晚上過了12點,如果不休息,會影響到心肺功能,身體狀態會相對較差,學習效率也不會很高,所以把握白天的學習時間,才更關鍵,不要因為熬夜學習,影響到了白天的學習效率。
如何合理安排白天的學習時間?
清晨是記背的最佳時間清晨是大腦最清醒的時候,這個時間用來記背文言文、或者背誦英語單詞,效果非常好,所以,高三學生大可以利用好早晨的時間,晚上在10點入睡,早晨5-6點起床,利用這2個小時好好複習,效果更好。
放學以後的時間也要利用好放學以後是學生最為輕鬆的時刻,至少70%的學生,包括學霸,都會拿出手機聊一會天,或者磨蹭在放學的路上,其實放學以後的時間利用好,比熬夜複習效果好很多。
學生可以在放學以後,寫作業,或者梳理一天的課程難點重點,刷題,這樣晚飯過後的學習時間會很充裕,如果報了補課班,回到家之後,最好不要再添加任務量,做好作業和課前預習就可以。
寫在後面的話:
高考是決定考生未來最為關鍵的考試,寒窗苦讀,考生們都想考出好的成績,但是一定要切記一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習壓力大,半夜猝死的學生的案例,也很真實,只有讓身體進行良性的運轉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識,為了高考熬夜複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要經常熬夜,會影響身體健康。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熬夜複習」效率高嗎?有必要為了高考熬夜複習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與高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