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繼續新高:國會歸國會,股市歸股市

2021-01-09 和訊股票

  文 |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郭力群

  編輯 | 彭韌

  除了喬治亞州參議員競選這一因素,科技股回落還有其他一些原因。

  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召開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選舉人團票結果進行認證。當天大量川普的支持者舉行了示威活動,試圖阻止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的結果。一部分抗議者衝破國會大廈警戒線與警方發生衝突,導致國會被迫封樓。為了避免暴力抗議升級,華盛頓特區隨後實施了宵禁。

  在一片混亂中,美股市場依然走高。道瓊指數當日盤中漲幅一度超過600點,雖然之後漲幅收窄,但收盤時仍上漲了437.80點,漲幅1.4%,至30829.40點,創下歷史收盤新高;羅素2000指數飆升4%,也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上漲0.6%,只有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了0.6%。

  為何股市無視暴力衝突

  昨日在華盛頓發生的暴力衝突讓很多人感到震驚,據報導已經有一人在混亂中死亡,而且衝突還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為什麼股市依然選擇無視?

  《巴倫周刊》認為,這種現象再次說明,雖然市場會對人們的情緒做出反應,但對那些看起來不會給經濟造成衝擊的事件則沒有反應,昨日這場騷亂就屬於後者。

  《巴倫周刊》在1月6日的報導中指出,如果投資者感到擔心,金價應該會上漲,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保德信金融(Prudentia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昆西·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稱,金價實際上下跌了1.7%,這說明市場認為這場混亂會過去的。

  實際上,在市場看來,當天民主黨拿下喬治亞州全部兩個參議員席位才是更重要的事件。民主黨橫掃參眾兩院——即所謂的「藍潮」——的預期是道指上漲的主要原因,這跟拜登贏得大選後出現的情況相似,而納指出現下跌也一樣,民主黨控制下的國會更有可能通過規模更大的刺激法案,從而給經濟復甦帶來提振。

  去年年底推出的為大多數美國人提供600美元支票的法案規模可能會擴大。拜登在1月4日為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助選時說,如果民主黨拿下國會兩院,將通過一項2000美元的救助方案,為在近期疫情惡化後受到影響的消費者提供幫助。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數據顯示,股市也可能在回顧歷史數據,當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時,道指的平均漲幅達到了近18%。

  《巴倫周刊》認為,如果華盛頓的緊張局勢升級,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就目前而言,市場顯然釋放出這樣一個信號:這些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藍潮」加大科技股風險

  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是昨日唯一下跌的美股股指。1月6日收盤,美國五大科技公司蘋果(AAPL)、Alphabet (GOOGL)、微軟(MSFT)、亞馬遜(AMZN)和Facebook (FB)均告下跌,跌幅在1%到3%之間。

  《巴倫周刊》指出,這反映出科技股投資者對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的擔憂。在民主黨的控制下,國會更容易對數據隱私問題實施新的規定,針對併購交易的規定也會更嚴格,此外還包括其他一些不受科技公司歡迎的措施。

  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稱,「藍潮襲來對大型科技公司來說顯然是一個利空因素。」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將受到審查,導致該行業風險上升。「預計目前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壟斷法案會變得更加嚴格,」他說。

  除了喬治亞州參議員競選這一因素,科技股回落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巴倫周刊》指出,科技股下跌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利率的小幅上升。昨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0.95%上升到1%以上,這是由於更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的推出會推高通脹,進而推高收益率。而利率上升會導致股票估值下降,因為上市公司未來利潤的價值會下降。由於科技公司的利潤預期時間範圍更長,因此更容易受到利率上升的影響。

  Exencial Wealth Advisor首席投資官蒂姆·考特尼(Tim Courtney)在接受《巴倫周刊》採訪時稱,「科技股下跌更多是因為利率,而不是更嚴格的監管。」

  Baird科技板塊策略師泰德·莫頓森(Ted Mortonson)稱,利率上升是股市板塊出現輪動的原因之一,2020年科技股市盈率已經大幅上升,隨著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破1%,市盈率將「不得不朝另一個方向變化」。

  莫頓森指出,一些投資者的心態已經從擔心錯過科技股上漲轉變為擔心蒙受損失,在大選結束後的這段時間裡,投資者正在轉向金融服務、工業、消費、材料、綠色科技和醫療保健等領域(除了能源板塊)。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對科技股持謹慎樂觀看法。他稱,雖然「藍潮」來襲抑制了科技股的漲勢,但當拜登上任後,今明兩年華爾街會對新一屆政府的立法逐步有更多了解。

  巴倫VIP讀書會來啦!

  2020年12月29日,【巴倫VIP讀書會】舉行了第一期線上讀書活動,《巴倫周刊》中國項目負責人、《財經》(博客,微博)雜誌主編何剛作為領讀人,和會員們共讀了位於【巴倫投資讀書筆記】必讀50本經典書單之首的《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聰明的投資者》,是班傑明·格雷厄姆專門為普通投資者撰寫的投資類專著,被巴菲特稱作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巴菲特就是因為看了《聰明的投資者》,才開始走上價值投資之路的。

  本周六晚20點,【巴倫VIP讀書會】繼續線上相約,會員們將共讀【巴倫投資讀書筆記】必讀50本經典書單之中的、由金融學者伯頓 G.馬爾基爾撰寫的專著《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請掃描上方海報中的二維碼,購讀書筆記,享VIP讀書會。

  《巴倫周刊》相關文章:

  專訪投資傳奇、《漫步華爾街》作者馬爾基爾:買入股票,就現在 (2020-04-16)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讀《聰明的投資者》?(2019-08-25)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巴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股市開盤前的話】上證一陽吞兩陰,道指創歷史新高
    中小板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06%和0.21%。從總市值看,指數上漲1.04%,平均上漲1.02%,個股上漲2730家,下跌1250家。兩市成交8007億,環比增加700多億。 昨夜,歐洲股市普漲,道指盤中和收盤指數皆創出歷史新高。
  • 亞市資訊播報:日韓股市創下新高 市場情緒愈發樂觀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本周五,在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均創歷史新高后,亞洲股市也追隨其上漲趨勢。亞洲股市多數上漲,韓國股市持續刷新歷史新高,日本股市也創下30年來新高。截至發稿,MSCI亞太指數(除日本外)大漲1.64%,創歷史新高。在美國國會正式宣布拜登勝選,川普也承諾有序交接後,政治不確定性似乎被大幅消除。
  • 股市中的三國演義
    來源:雪球昨天股市繼續沿著兩級分化的行情,龍頭白馬股掀起漲停潮、新高潮。千億市值以上的漲停龍頭白馬就有海康威視、牧原股份、恆力石化、韋爾股份、雙匯發展、雲南白藥等。昨天雖然中證全指上漲了1.20%,中證1000上漲了0.13%,但60%的股票是下跌的,4140隻股票中的漲幅中位數是下跌了0.48%。今年也只上漲了0.63%,不僅不能和創業板指數的4.44%相比,就是和今年最弱的上證50的1.17%相比還是弱了很多。所以說,今天的股市,就好比是當年的三國演義了。龍頭白馬借著自己的業績好,挾天子以令諸侯。各路機構趨勢歸順,源源不斷的資金推高股價。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凜冬將至,股市獨舞
    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股市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是醫療保健板塊受到積極的疫苗新聞提振。不過,在美股屢創新高的同時,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股市與實體經濟脫節現象日益明顯,由於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就業增長顯著放緩,許多人擔心美國經濟即將進入「黑暗的冬天」,而股市已經無法作為晴雨表反映這一嚴峻形勢。
  • 股市早8點丨若無萬億長陽,那就放虎歸山!
    來源:沙黽農若無萬億長陽那就放虎歸山股市早8點 老沙自媒體2020年12月4日(周五)>每日正道大道消息▉納指、標普再創歷史新高道指漲85.73點,或0.29%,報29969.52點;納指漲27.82點,或0.23%,報12377.18點;標普跌2.29點,或0.06%,報3666.72點。
  • 全球股市創歷史新高進入「超買」 貪婪的時候到了?
    原標題:投資者極度樂觀 全球股市「超買」 貪婪的時候到了? 摘要 全球股市最近幾周出現躁動,特別是美股和港股。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凜冬將至,股市獨舞
    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股市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原因是醫療保健板塊受到積極的疫苗新聞提振。△彭博社報導,在有關新一輪刺激措施的討論中,美國股市攀升至歷史新高美股再創新高美國股市12月8日上漲,推動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再創新高。
  • 歐美日疫情大規模爆發,為何股市新高不斷,A股何時爆發?
    英國封城,日本封國,美國疫情震中的位置無人撼動,對經濟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小,可就是如此,昨天美股、德國股市,日本股市都創出了新高,歐洲其它國家的股市也在上漲,就算處於脫歐和疫情旋渦雙重打擊下的英國股市都已經接近了歷史的高位。可是,唯獨疫情被控制,經濟已經復甦的我國股市反而在低位徘徊,這是什麼原因?A股何時才會爆發?
  • 滬指低開高走:休閒服務板塊大漲逾4% 境外股市衝擊波就此消化?
    來源:中國證券報隔夜歐美市場大幅下跌,今日早盤,亞太股市全線低開,上證指數以2876.8點低開,但隨後A股市場表現領先,呈現為低開高走的走勢,創業板指更是翻紅上漲。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38%,深證成指下跌0.44%,創業板指上漲0.11%。
  • 美股全線收高道指漲2%,華爾街憂股市脫離經濟基本面
    截至收盤,道指數上漲455.43點,漲幅1.91%,報24331.32點;標普500指數漲幅48.61點或1.69%,報2929.80點;納指收在9121.32點,上漲141.66點,漲幅1.58%。史上最慘非農報告,4月就業人數銳減2050萬一如市場預期,4月非農報告創史上最大降幅,就業人數銳減2050萬,失業率升至14.7%,輕鬆打破二戰以來的紀錄,但兩項指標均好與市場預期;計入待業人士及臨時工的實際失業率升至22.8%,同樣創下新高;勞動參與率降至60.2%,
  • 2014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4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14年,在全球股市低迷不振甚至連連走低時,A股卻以獨立性的上漲行情鶴立雞群,讓經歷了七年熊市的股民直呼「看不懂」。在年末近60個交易日裡, 歐洲、亞太市場多數走低,北美市場只有美國三大股指走高,但表現遠不如A股指數。上交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19日,兩市總流通市值達到了 361986億元,晉升全球股市榜眼。
  • 外媒:中國新年股市朝良好前景邁進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外媒關注到,受消費和金融板塊漲勢拉抬,中國滬深300指數實現「六連漲」,這一藍籌股指數收於13年來新高。據路透社上海1月7日報導,上證綜指上漲0.71%,報3576.20點。滬深300指數上漲1.77%,至5513.66點,為2008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 日韓股市大幅高開 日經指數漲逾1% 首爾綜指重回3000點上方
    來源:新浪財經周四,日韓股市大幅高開,日經225指數開盤漲1.05%,報27340.46點。韓國首爾綜指高開1.2%,重回3000點上方。隔夜美國股市守住漲勢,不過收盤位遠低於盤中高點,此前抗議者衝入美國國會,迫使國會大廈封鎖、認證大選結果的程序被打斷。
  • 中國股市成績單:全球股市年度榜單排名前三
    不得不提的是中國股市交出的成績單:在全球股市年度榜單中排名前三,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以年漲幅超過40%的佳績躋身全球股市漲幅前列。歐美股市亦屢創新高,多隻中概股表現亮眼。  在市場一片看多聲中,2020年行情即將開啟,全球股市能否再續牛市值得期待。
  • 歐美股市集體狂歡:道指漲超450點,納指首次站上12000!黃金石油重挫
    9月2日,歐美股市集體大漲,道指收復29000點,納指史上首次站上12000點,攜手標普500指數共創收盤歷史新高。歐洲方面,歐洲主要股指悉數收漲,德國股市漲超2%。國際黃金期價跌近2% 險守1940美元關口,國際油價收跌,美油期貨收盤跌近3%。
  • 中國股市:五個利好消息齊登場,今天股市「雨過天晴」?
    (第二個利好消息)國 常會: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最高可至總資產45%會議指出了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最高可至總資產45%,還鼓勵了保險資金參與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等重大工程建設,是利好保險板塊的消息,今天的保險板塊有利好,能爆發了?
  • 中國股市:下周股市會出現「雨後彩虹」嗎?這一點已經完全暴露
    盤面上,傳媒娛樂、航空、元器件等領跌,有色、鋼鐵等下跌超2%,順周期板塊迎來11月上行以來的重挫,而題材股也同時走低,市場全線下跌下,延續了滬指新高以來的調整。首先,基本面依舊支撐市場跨年行情。隨著市場普遍對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中國經濟修復速度持樂觀態度,貨幣政策等從中長期角度出發存在恢復常態的需求,疊加市場成功迎來年內新高,仍有繼續向上拓展空間的基礎;其次,北向資金持續「吸貨」提振市場。
  •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 今日股市午盤行情
    今日股市最新消息:兩市低開高開,滬指午間收漲0.24%報3380.1點,深成指漲0.3%報13758.12點,創業板指漲0.79%報2719.19點;兩市總成交逾4100億,北上資金淨買入27億。
  • 史詩級反彈之後股市會發生什麼?這張圖暗示好事或會發生
    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股市周三(3月25日)延續前一日的漲勢,周二道瓊指數收盤上漲逾2100點或11.4%,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點數漲幅,並錄得第三大百分比漲幅,原因是市場預期美國國會很快將出臺一項龐大的經濟刺激方案
  • 美國股市納斯達克指數創收盤紀錄高位
    英國與歐盟領導人未來幾日將繼續談判。道指跌148.47點,或0.49%,報30069.79點;納指漲55.71點,或0.45%,報12519.95點;標普500指數跌7.16點,或0.19%,報3691.96點。美國股市納斯達克指數周一創收盤紀錄高位,此前投資者紛紛買入高市值成長型股,儘管新一輪新冠相關限制措施突顯了疫情對美國持續的經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