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入住率高的民宿除了有故事、有顏值、有服務,一個好聽的名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好聽的名字會瞬間打動住客,讓人不禁對這間民宿進行想像,上學的時候看到好聽的名字是不是也會多關注一些呢。名字起得怎麼樣也反映了民宿主人的品味和情懷。
大部分的民宿的名字風格都很相似,有個大致的模板。地名+詞彙(這是民宿的核心名字)+後綴(屋、舍、築、館、堂、園等)+特徵(裝修風格、景觀性等)+類型(酒店、客棧、民宿等),比如南京安安小屋北歐風民宿。這只是個舉例,有沒有這家民宿我不知道,但是這種類型的民宿名字還蠻多的,也會對地名、特徵這些進行部分省略。
其實名字完全沒有必要起這麼長,名字是要吸引住客的眼光,其他信息可以在詳情頁再詳細描述,畢竟這些詳情頁本來就有這些,一個詞彙加一個簡單的後綴完全OK。
很多人為了顯得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會特意選用一個拗口的筆畫多的生僻詞彙作為民宿的名字,完全沒必要啊!!!名字還是得將好記放在第一位,不是所有要住民宿的人都是學富五車的文藝青年啊,文藝青年也不認識那麼多字啊。
一個合適的名字要具備聯想性、故事性和話題性。
聯想性,即從民宿的名字能聯想到一些美好畫面從而打動住客的內心。最好能看到詩意、禪意、或者充滿美學的畫面感:悟居、花間慢、吾悠山舍、閒庭驛站等。還有啊,可以從詩詞裡截取詞彙比如青青子衿客棧、幾念山居、六合行館,都是從文學作品裡衍生出來,美好的畫面便躍然眼前。也可以選用有關情懷的詞向客人傳遞一種情感,比如時光的痕跡客棧,初見小屋、三年二班等。
故事性,民宿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故事性啦。那怎麼樣的民宿會有故事呢?可以選用稱呼,王二狗的民宿,張小姐與貓等一看就記住了民宿老闆,也覺得ta很愛生活。電影名字或者歌曲名字或者電視劇裡出現的人名,比如愛麗絲、仲夏夜之夢、西廂記。好像那些故事又重新演繹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