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曾經的央視「小品之王」,在大眾的視野消失了很多年之後,甚至現在的很多的年輕觀眾都可能不熟悉的一位老演員,時隔20年,又再次出現在了央視的舞臺。
在他的輝煌時期消失了,沉澱許久,為何又能重新登上舞臺,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鑑於很多人對他的陌生,我們非常有必要簡單的提示一下。
在小編的心中,陳佩斯一直都是一個大師,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他的身上讓我感受的的藝術的氣息,一個飾演了無數的「小人物」,卻能稱之為大師的牛人。
陳佩斯,出生在一個藝術家的環境中,父親就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陳強,只因當時在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演出,大兒子便出生了於是取名「陳布達」,小兒子自然取名「陳佩斯」。
從小耳濡目染的陳佩斯,自然受到了良好的藝術薰陶,但是當時的社會動蕩,被冤枉的父親也就影響了陳佩斯的個人生涯。
恰逢當時的八一廠招學員,於是陳佩斯便藉機考取了演員,進入劇團。
經過了相對專業的科班學習後,陳佩斯發現自己的天分,尤其對於小品有了自己的見解,於是便逐漸向小品的方向延伸。
之後便是幸運地碰到了自己的好搭檔朱時茂,兩人合作默契,打造出了非常優質的作品,攜手一起登上了1984年的央視春晚,小品《吃麵條》深受觀眾喜愛,並因此獲得成功,小有名氣。
接下來,順勢而為,接連創作出了《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羊肉串》等令人連連稱讚的作品,兩個好搭檔自然也就成了人們心中的小品演員,喜劇之星。
後來的一件事情,卻成為了他們人生的轉折點。由於他們的小品非常招人喜歡,有人便做成盜版光碟兜售,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因此而開始了維權之路的兩人,便走上了演藝生涯的下坡路。
伴隨著名氣的下降,兩人的演出收入也日漸減少,無法滿足生活的情況下,兩人逐漸退出了舞臺。
生活依然得繼續的陳佩斯,便在妻子王燕玲的安排下,一起在北京的郊區開墾荒地,種植經濟作物和水果等,就這樣的生活著。
此時的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收入,勉強支撐的就是媳婦作為護士的微薄收入,妻子也是任勞任怨的陪著他。
「黃天不負有心人」,日夜勞作的兩個人,憑藉著辛苦的勞動和聰明的大腦,生意居然風生水起,此時的陳佩斯又燃起了藝術的火焰,重新開始繼續創作。
闊別舞臺多年的他,自然沒有公司肯再包裝這樣的一位老演員,此時他的妻子王燕玲再次站了出來,拿出了積蓄的30萬元,成立公司,親自擔任陳佩斯經紀人的角色,又一次的站在了他的身後。
這一次,打磨了許久的作品話劇《託兒》亮相舞臺,獲得了無數觀眾的掌聲。
再次回歸的他,也是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我最輝煌時,妻子為我留下一條退路,最落魄時,妻子讓我有機會東山再起。沒有妻子的明智和居安思危,就沒有我陳佩斯的今天!」
王燕玲,一個失敗了陪你熬過黑夜,成功了陪你享受喜悅的女人,成為了陳佩斯最大的依靠 和貴人。
而總是站在陳佩斯背後的這個女人,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了夫妻同心的力量,感受到了一位偉大女性的力量。
人人只知道陳佩斯,從來不知其夫人。經歷了這樣的種種坎坷後,我們由衷的佩服這樣的一位女性,更是羨慕陳佩斯這個男人。
對於自己的妻子,雖然從來不曾接受,卻讓人們看到了她在陳佩斯心中的分量。就是這樣的愛護,才不希望家人被媒體過多的打擾,不希望影響到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