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日晚,推特公司宣布,「由於存在進一步煽動暴力行為的風險「,已『永久封停』川普推特帳號。
【環球網報導】路透社消息,在推特平臺宣布永久封禁川普個人帳號後,川普表示將「在不久的將來建立我們自己的平臺」。
路透社稱,川普這番回應是從「總統川普」官方帳號(@POTUS)發出。但很快,這幾條新推也被推特平臺刪除。
當地時間8日晚,推特公司宣布,「由於存在進一步煽動暴力行為的風險「,已『永久封停』川普推特帳號。」
此前,當地時間6日下午,一群在華盛頓抗議「大選舞弊」的川普支持者衝進美國國會大廈,正在進行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大選最後結果的程序被迫中止。議員們被緊急疏散,抗議者與軍警武裝對峙並發生衝突,警方當場開槍,至少4名示威者在衝突中死去。包括前總統小布希和多名共和黨議員在內的眾多美國政客和各大媒體都指責示威者是「暴徒」,並直言正是川普煽動了這一「暴亂」,「罷免川普」的呼聲高漲。
川普被"空城計"騙了?不衝進國會還真拿他沒辦法
一月六號,美國國會大廈被川普支持者衝擊成功,造成一片混亂,舉世譁然。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分析,這是現代版「空城計」,引發讀者熱議。個別讀者不太同意我的觀點。
那麼,隨著更多的細節報導出來,我覺得空城計說法,更加明確了。
空城計表現1:安保出乎意料的少
國會的保安一向主要由美國國會警察局(US Capitol Police)負責。警察局有2,000名成員,保護126英畝的國會範圍。
面對大型示威,華盛頓聯邦執法部門通常都會花數周,甚至數月時間計劃應對。當地警察、國會警察、特工處和聯邦公園警察的官員,都會在聯邦調查局的辦公室開會商議。
沒人知道執法部門花了多少時間,準備今次的示威。安保專家對國會警察沒有做好準備,感到驚訝。
有人對比了黑命貴期間的安保,相差太大。
這個是黑命貴的安保。
兩名美國官員表示,華盛頓市官員希望避免示威前幾天,有大量軍裝人員現身戒備,擔心黑命貴期間強硬應對的場面重演。
安保的響應時間,明顯減慢。示威者突破路障後45分鐘,華盛頓市長在2點左右,要求國民警衛隊增援,代理國防部長2點半左右,才出動特區所有國民警衛隊。
這次,國會警察只是將示威者擋在國會大理石樓梯以外,曾經擔任美國國會警察局局長的蓋納(Terrance Gainer)表示,這個保衛方法不對。
國會大廈這棟19世紀建築,有很多窗戶和門,難以守住每一道,「當他們在樓梯失守,窗和門都會失守」。
到頭來,示威者幾乎能夠在國會大廈內自由出入。
前美國國會警察局長蓋納,也感到難以置信。
空城計表現2:國際金融市場根本不care
1月6日的事情,在美國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川普支持群眾衝入國會山莊,打斷國會認證拜登為總統當選人的程序,議員被迫撤離,警察開槍並以催淚瓦斯,最終驅散暴民。
就在令人驚心動魄的暴動上演的同時,國際金融市場氣定神閒,淡定冷靜,幾乎不為所動。
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只在6日下午,稍稍下滑,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國貨幣,文風不動。
最詭異的是,美國標普500指數反而收漲,道瓊工業指數甚至再創歷史新高。
空城計的結果:誘敵深入,川普被「包了餃子」
空城計是啥啊,就是誘敵深入,不怕你進來,就怕你不進來。
你進來了,就好辦,你不進來,那就難辦了。
終於,如願以償,空城計成功,川普迎來了狂風暴雨。
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NAM),代表了通用汽車、輝瑞藥廠等美國超大公司利益,立場親共和黨,也看不下去,公開建議副總統彭斯,根據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以煽動暴力為由,把任期還剩14天的川普趕下臺。
國會民主黨黨團與部份共和黨人,也正式請求副總統彭斯與內閣團隊,依據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立即解除川普總統職權。
川普的內閣部長們,開始倒戈。有意思的是,用《25修正案》取消川普的想法,並不是民主黨人的靈感,而是來自6日國會失陷後,川普內閣的部長們,主動放出的憤怒風聲。這個就有意思了......
消息來源透露, 財政部長梅努欽、國務卿蓬佩奧也在列。
川普內閣團隊的部長級成員,6日下午就已通過《NBC新聞》在內的多家權威媒體,「親口」放出風聲,指川普的部長們正在激烈討論:是不是應該拱出彭斯出面接管政權,「以避免川普失控,擴大美國的政治自爆!」
除了內部籌劃,川普的內閣團隊,還出現「跳船保命」潮!
華裔出身的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率先因為不滿川普煽動支持者入侵國會,而正式提出辭呈,「割席川普」。
第一個「跳船保命」部長的趙小蘭,不僅是從川普就職後的「第一期內閣」,作到今天的開朝元老,更是共和黨大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克康奈爾的妻子,因此,她的表態,具有指標意義,意味著共和黨完全要放棄川普。
趙小蘭辭職之後,另一名與川普私交密切的內閣官員,教育部長戴佛絲(Betsy DeVos),也以相同理由跟進請辭。
川普幕僚包括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白宮首席經濟學家Tyler Goodspeed、曾任川普幕僚長的北愛爾蘭特使Mick Mulvany, 接連請辭。
民主黨領袖佩洛西等人加碼揚言:如果共和黨政府不願啟動〈第25條修正案〉,民主黨團則將重新發出「總統彈劾案」,力求在1月20日前把川普拉下臺。
更離譜的是,之前號稱要支持川普,反對拜登當選的11名議員,一夜之間就背叛了。
6日在國會上,為了狙擊拜登勝選認證,而慷慨激昂發言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在國會被入侵後,回場的時候,卻徹底「安靜」,再也沒有發言。
一直到7日下午,特別精明,特別會精確計算的這個克魯茲,才終於完成沙盤推演,算明白了形勢。
他公開在訪問中,選擇與川普切割:「對啦!國會今天會被暴徒攻陷,我認為川普總統也有責任。雖然暴徒們必須要為自己的犯罪行為承擔代價,但我認為川普憤怒的煽動言論,是魯莽不理性的,這很要命。」
「是不是應該解除川普的總統職權呢?這個嘛...我想我們都已經進入最後的倒數13天了,反正1月20日一到,他無論如何都是要走人的嘛!
不過總統這次的態度和他的發言,真的是太過頭了,我認為這很不負責任、我認為這非常魯莽,
我也認為,他最好要有『自知之明』!」
川普:克魯茲,我記住你了......
延伸閱讀
川普要打"王炸"?希拉蕊請求別用 拜登或高興早了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後,看上去堅不可摧的"鐵三角"陣容,突然就出現了裂痕。當下,美國政壇正在上演"總統與副總統決裂,國務卿落井下石"的好戲。
彭斯表示,如果可以,1月20日將參加拜登的總統就職典禮,美國大選已經結束了。佩洛西喊話彭斯稱,如果副總統、美國內閣拒絕罷免總統,國會沒準就會發起彈劾。在200多名國會議員打算"逼宮"川普的情況下,彭斯正在考慮一件事:要不要答應佩洛西要求。
相對彭斯來說,蓬佩奧做得更過分——彭斯似乎不願針對川普,但蓬佩奧卻已經與美國政客商量起了"要不要罷免總統"。
就在拜登勝券在握、歐巴馬炮轟川普的關鍵時刻,希拉蕊透露了一個危險信號。
1月6日一大早上,希拉蕊急不可耐地說了一句話,"川普可以給美國及全世界送上一份禮物"。希拉蕊所說的"禮物",實際上就是川普手上的王牌——只要川普沒有離開白宮,他就可以對伊朗發起軍事行動,甚至是不宣而戰。
希拉蕊強調,這是一場危險的遊戲,懇請川普不要胡來,美國和世界希望白宮不要對伊朗開戰。
希拉蕊的說辭並非是"聳人聽聞"。從川普在中東部署航母、核潛艇、轟炸機,以及抹黑伊朗轟炸美國大使館來看,川普始終沒有放棄"軍事進攻伊朗"的打算,如果拜登們過於盛氣凌人,一怒之下的川普沒準真會打出"王炸"。
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後,英國民調機構透露了一個重要信號——45%的共和黨人覺得這沒有錯。換句話說,即便是被美國及世界嗤之以鼻的"暴徒行徑",在川普支持者看來都是正常的。
怎麼看待希拉蕊的緊急發聲?
第一,希拉蕊的擔憂不無道理,拜登確實高興太早了。轉向極端立場的川普,為了保住王位,很可能會不顧後果、不擇手段。號召支持者"進京勤王"結束了,但打伊朗這張王牌卻還沒用——不到最後一刻,鹿死誰手永遠是個未知數,以川普從不按套路出牌的性格,1月19日當天對伊朗出招都有可能。
第二,眼下的美國確實經不起折騰了,經濟大幅度下滑、麻煩事一大堆且不說,大選帶來的裂痕還遠沒癒合,一旦川普發起軍事行動、美國捲入中東衝突,到時美國很可能會吹響衰弱號角。
但問題在於:川普完全不會在意這些,彭斯、蓬佩奧悄無聲息的"背叛",伊萬卡處境的不容樂觀,川普家族的命運大考,才是川普現在最關心的。加上佩洛西嚷嚷著要彈劾、罷免總統,歐巴馬拜登還在那諷刺、挖苦,從不甘心吃啞巴虧的川普豈能容忍?
《華盛頓郵報》透露,美國國會宣布拜登獲勝後,川普精神狀態已經出現了問題,對當下的一些事,總統感到很不知所措。
在恍恍惚惚的情況下,川普沒準真會"一不做二不休",並對伊朗動手。
第三, 五角大樓會不會聽川普號令?誰也說不準。
從美國防部的排兵布陣來看,想打伊朗的"主戰派",與暫時不想挑事的"主和派",之間
應該存在難以消除的分歧。在美國鷹派看來,藉助川普之力拿下伊朗,不失為一招好棋,等到拜登重返伊核協議、美伊化幹戈為玉帛後,美國就沒機會針對伊朗了。
政治需要犧牲,當然,是別人的犧牲。對川普來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但現在已然是騎虎難下了,在川普面臨命運大考的情況下,伊朗很可能成為犧牲品。
真正的暴風雨,或許還在後頭。
川普顧問:我們有一長串報復名單2022年有大動作
【環球時報記者任裡 丁雨晴 李司坤】「美國現在實際上有三個政黨:民主黨、反民主的『川普黨』和支持民主的共和黨。」在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四年之後,有保守派專欄作家做了這樣的「小結」。希望那些對過去4年感到沮喪的共和黨人建立「合法第三黨」的聲音,也在美國學術界和輿論界層出不窮,美國國會6日遭到衝擊後,這一呼聲更加高漲。如果真是如此,無疑將是美國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態的巨大變化。這與將要離開白宮的川普總統有很大關係。這個被描述成一個十足的政治利己主義者帶壞了共和黨參眾兩院內的一批議員。他們為政治私利,屢屢扮演「造反派」的角色,導致共和黨的「撕裂」,被普立茲獎獲得者弗裡德曼批為「可恥的共和黨政變策劃者」。《華盛頓郵報》稱,這些共和黨人在和川普做交易的時候就知道他是什麼人,如今,有的人感覺被川普拋棄和背叛了,他們罪有應得,這就應該發生在「這群馬屁精、阿諛者和背叛美國民主的人身上」。隨著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和川普「割席」,共和黨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還將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那些可恥的共和黨政變策劃者」
「作為一個獨立的民粹主義者,川普2016年當選總統時,幾乎就沒有指望過那些反對他的共和黨建制派力量。」 一些美國媒體這樣分析說,川普這次孤注一擲,試圖推翻拜登勝選結果的做法,其實也是在檢驗共和黨政客對其忠誠度的一場「戲劇性測試」。結果至少有13名參議院共和黨人與100多名眾議院共和黨人將挑戰否決認證。
《紐約時報》國際事務專欄作家弗裡德曼6日撰文,猛烈抨擊「那些可恥的共和黨『政變策劃者』」。他點名道姓地提到參議員約什·霍利、泰德·克魯茲、羅恩·詹森,以及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等共和黨「造反派」是小人,稱「他們想賠上自己的、共和黨的乃至美國的靈魂,賠上美國通過自由、公平的選舉進行權力和平交接的傳統,除了想讓川普繼續當總統外,也是為了自己有朝一日最終能接替他」。
美國媒體分析說,霍利和克魯茲這兩位渴望隨時領導「川普大軍」的共和黨政客,一直想方設法逼迫其他共和黨人做出是否反對選舉結果的表態。很明顯,包括克魯茲在內的川普核心追隨者心知肚明:川普採取的行動不明智、違憲且將撕裂共和黨。但克魯茲仍這樣做,必定是因為他認為這是自己領導共和黨的一個機會。美聯社也分析說,共和黨參議員霍利和克魯茲都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潛在競爭者,現在就開始爭奪川普的票倉。《華盛頓郵報》6日稱,霍利認為,美國存在一種「川普選票」,「川普主義」可以繼續傳遞,讓他受益。原本表示不會反對選舉結果的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羅恩·詹森被美國媒體和一些政治人物批為「出爾反爾的無恥小人」。
共和黨內部對這些懷有野心的「造反派」頗為不滿。曾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敗給歐巴馬的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表示:「這種拒絕選民的異乎尋常的做法,或許可以提升一些人的政治野心,但卻嚴重威脅到美國的民主。」有可能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的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本·薩澤則在強烈譴責霍利時表示:「成人不會將填滿子彈的槍對準合法自治政府的心臟,這會讓美國政治患上可怕的癌症。」
有美國輿論認為,前段時間部分共和黨人繼續支持川普、挑戰選舉結果是出於投機心理,想借用川普提升自己在黨內的地位,還有部分共和黨人是出於所在選區的考慮,即自己選區內川普的草根支持者居多,那麼就要做出一番姿態。美國《國會山報》分析稱,隨著川普煽動他的基本盤,並威脅要招募初選挑戰者與不忠的議員競爭,許多共和黨人,尤其是眾議院的共和黨人,覺得公然挑戰這個仍然對共和黨有巨大影響力的「跛腳鴨」總統無異於政治自殺。「我們沒有選擇,」一名不情願的眾議院共和黨人說,理由是來自川普和他所在選區保守派選民的壓力。川普還向那些打算拋棄他的共和黨議員「鳴槍示警」,這凸顯了想要保住本職工作的共和黨人面臨的風險。
在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看來,克魯茲、霍利等弗裡德曼口中的共和黨「造反派」在過去幾年裡的所作所為都是懷有私心的,如有參加2024年大選的打算。呂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想讓這次挑戰選舉結果的行動,能持續影響到下一個政治周期裡面去,即讓部分美國民眾認為,「上一屆共和黨輸掉大選不是因為共和黨無能,而是因為民主黨在搞鬼」。
「怨恨這段地獄般的旅程」
美國國會騷亂過後,確實不少此前曾堅定支持川普「選舉舞弊論」的共和黨議員和政治盟友態度發生轉變。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參議員格雷厄姆6日表示,不再支持川普宣稱的選舉欺詐,並首度承認拜登勝選成為新總統的既定事實。格雷厄姆是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自稱是川普的高爾夫球球友。但現在,他卻為「和川普一起走過一段地獄般的旅程」而心生怨恨。除格雷厄姆外,正式宣布不再反對選舉人團投票,支持拜登勝選的共和黨人還有蒙大拿州共和黨參議員戴恩斯、俄克拉何馬州眾議員蘭克福德、喬治亞州參議員羅伊弗勒等。羅伊弗勒表示:「我不能再『昧著良心』這麼做。現在我們需要整個國會團結並投票確認選舉結果。作為美國人,我們必須站在一起。」戴恩斯和蘭克福德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憲法和法治。」
在社交媒體上,譴責川普支持者暴力活動的還有克魯茲、盧比奧和霍利等「川普的親密盟友」。佛羅裡達州《棕櫚灘郵報》此前的報導稱,該州的兩位參議員盧比奧和斯科特之所以不急著表態是否支持挑戰選舉人團投票結果認定的行動,是因為極右翼組織已經到他們位於佛州的老宅抗議。南佛羅裡達大學教授蘇珊·麥克馬納斯分析說,盧比奧和斯科特知道,儘管川普在2020年贏得了佛羅裡達州,但繼續支持總統試圖推翻合法選舉的努力可能會疏遠獨立人士、保守的民主黨人和一些共和黨人。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透露,川普的團隊現在正在採取更正式的措施,比如追蹤共和黨內反對他的人的公開言論,並考慮用更親川普的人物取代他們。川普的顧問們正把注意力轉向那些大聲反對川普對大選結果確認發起挑戰的共和黨人,「有一長串報複目標的名單」。川普現金充裕的「政治行動委員會」可能會在未來兩年進行部署,搞掉川普不喜歡的共和黨現任官員。一名高級顧問稱,川普擁有全國最大的社交媒體影響力和最大的政治資金,在2022年,他將毫不畏懼地利用這一點來選舉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即使這意味著要介入中期選舉。
呂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共和黨處在一個非常分裂的狀態,大致分為溫和派與極端派。極端派又分成兩部分,一是茶黨,另一個是所謂的福音派。共和黨未來確實有重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到時候黨派的重組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結果,現在還很難看出來,2022年的中期選舉可能會是一個標誌。
美國知名學者福山去年底在接受法國《費加羅報》專訪時也提到,目前民主黨內部看上去為反對川普而團結在一起,但等拜登上臺後,民主黨內部的裂痕也會擴大。而在共和黨內部,福山預測,一派是推崇裡根版自由貿易理論的共和黨人,還會有一派「川普主義者」繼續存在。他為美國選舉機制只鼓勵兩黨寡頭政治而感到遺憾,並認為「中間派」實際上會擁有很大的支持者。共和黨想要奉行更具包容性的路線,但川普選取的是更極端的做法,「川普的離去可能會帶來改變」。
「美國現在實際上有三個政黨」
「對川普來說,共和黨就是一輛租來的車。他開著它兜風,準備開回去,但座椅下塞著垃圾,座套上滿是汙漬,油箱空了,擋風玻璃上還有一道裂縫。」《華盛頓郵報》6日刊文這樣形容川普執政一個任期後,共和黨人失去總統職位、眾議院和參議院。
美國保守派專欄作家詹妮弗·魯賓近日撰文稱,美國現在實際上有三個政黨:民主黨、反民主的「川普黨」和支持民主的共和黨。反民主的「川普黨」成員包括幾個未來他黨內地位的挑戰者——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阿肯色州參議員科頓、密蘇裡州參議員霍利、佛羅裡達州參議員盧比奧。這些共和黨人似乎忽視了他們眼前發生的政變,拒絕承認當選總統拜登是合法、合理的贏家,相反,他們通過沉默或者肯定的方式支持旨在推翻民主選舉結果的無聊訴訟。而支持民主的共和黨是意識形態不完全相同但都相信民主與法治的共和黨人,他們都很快承認「拜登是合法的贏家」。魯賓認為,只有反民主的「川普黨」被邊緣化,美國才可能會再次正常運轉。
紐約大學布倫南中心網站近日也刊文稱,在經歷了美國現代政治史上最令人沮喪的時刻後,真誠的共和黨保守派和「永不支持川普的共和黨人」有兩個主要選擇。他們可以站得更高,以反對川普,並試圖迫使共和黨內的那些反民主、反科學和陰謀論者離開,因為這些人一直試圖推翻自由和公正的選舉結果。或者,他們可以把共和黨剩下的遺產交給妄想者、無知者和心懷惡意的人,自己建立一個合法的第三方,在2022年及以後的選舉中,為真誠的共和黨人提供另一個可行的選擇。
弗裡德曼有同樣的想法,他認為,要讓美國恢復健康,當務之急是,無論是來自政界還是商界的正派的共和黨人應跟這個毫無原則的「川普黨」決裂,自行創立一個講原則的保守黨。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有原則的中右派議員與之決裂,在當下保持著勢均力敵態勢的參議院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他們可以成為一個關鍵的派系,參與決定拜登的立法哪些可以通過,哪些不能通過。
「我在盡一切努力使共和黨人在拜登當選總統的情況下能保住他們在參議院的多數席位,這樣我們才能保持政治平衡。但確實有很多共和黨人對川普默許太久,我對他們感到遺憾。我只能做到自己不保持沉默,不過,我可以保證,很多沉默的共和黨人已經等不及川普消失的那一天了。只是不論在參議院還是眾議院,很多人都被他嚇倒了。」說這話的是川普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特,他在與川普「決裂分手」後曾在去年8月接受德國《世界報》專訪時講過這樣的話,並透露,很多共和黨大佬實際上正在逐漸脫離川普。
不過,川普的影響仍將會持續。呂祥認為,在美國未來一段時間的政治周期裡,川普還是可以拿他的支持者來跟共和黨做交易,比如他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再次參加競選,這會迫使一些共和黨人不得不繼續跟他合作。他認為,共和黨在2016年曾試圖完成一次代際的權力交接,希望推出像盧比奧、克魯茲這樣的年輕一代成為共和黨的代表人物,但現在看來,共和黨的這次代際權力交接完全失敗了。作為川普「死黨議員」,70後的克魯茲也參與了2016年共和黨的初選,本來是有希望接棒的人物,但一些輿論認為,他跟川普綁在一起,反而前途堪憂。無論是這些「造反派」,還是共和黨,未來兩到四年何去何從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