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這本是言情小說裡的情節,卻在現實生活中也開始上演。
而這一次的主演更是來頭不小,一個是房產大佬王健林,另一個則是其傾力打造的電商品牌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
來自界面新聞的消息顯示,目前,新飛凡正在計劃註銷,且已經進入最後的債務清算階段。
不管消息是否真實,但從新飛凡近幾年的表現來看,也可以知道王健林與電商之間的緣分似乎確實是差了那麼一丟丟。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最初試水電商是在2012年,正值中國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期。
彼時的電商市場中,天貓、京東雖先行入局,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還有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強勢崛起。
但電商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而作為房產界的明星企業,萬達算是家大業大,資金充沛。
也因此,王健林對萬達在電商領域將取得的成績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於是,萬達開始著手孵化電商平臺,並拉上騰訊、百度,合作成立電商平臺飛凡,一起出徵電商市場。
當時的王健林還曾雄心萬丈,並且給自己預設了一個小目標:3年左右找到盈利模式。
更表示,自己不是在玩淘寶,也不是在玩京東,而是完全創新的東西,是完全結合自身特點的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的O2O電子商務模式。
但現實似乎支撐不起他的野心。
從其最開始推出的「萬匯網」,到與騰訊百度一起成立的飛凡,其市場表現都只能說是平平。
不久後,騰訊、百度更是先後退出合作陣營,只剩萬達一人支撐,飛凡也更名為新飛凡,成為萬達一家的生意。
當然,沒有了盟友,電商還是要繼續做的。
在失去騰訊、百度助力之後,萬達也在盡力做好電商這一業務,為此,萬達在投入資金,劃撥資源方面未見猶豫。
可實際結果卻也並不盡如人意。
數據顯示,2017年,以電商為主的萬達網科集團收入為58.6億元,並未完成其年初設定的目標,且電商業務在萬達所有業務中排名倒數第一。
2017年年會上,王健林也曾對新飛凡未作出成績進行反思,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兩點:一,追求規模;二,投資無上限。
而在新飛凡業績不顯之外,萬達此前為新飛凡設立的3年尋找到盈利模式,2018年實現盈利,並於2020年上市等目標也都無疾而終。
在2018年,新飛凡還進行了一輪裁員,以求減重前行。
同時,又一次與騰訊牽手展開合作,與騰訊系公司高燈科技共同成立上海丙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丙晟科技」),原新飛凡旗下的資源和人員也一併轉移丙晟科技。
至此,王健林與電商之間的緣分又淺了幾分。
如今,新飛凡又走到了計劃註銷這一步,怎麼看王健林與電商之間都有一絲情深緣淺的味道。
作者:小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