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隋唐演義的好漢作者已經給他們一個個都排好了名,三國演義的武將誰也排不出個大家都信服的前十甚至前五,除了呂布排第一基本沒爭議外其餘怎麼排向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如果拍三國題材的影視的話,製作團隊自然會根據人物的戲份以及自身的想法去突出自己喜歡的武將而貶低不喜歡的,這點在新版三國體現得淋漓盡致,從劇中眾武將的表現來看,我認為的劇中武力前十就是這樣:
TOP 10—龐德
相比原著,劇中的龐德被弱化了不少,原本跟關羽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還得到關羽誇獎刀法嫻熟的西涼猛將。在劇中成了被關羽三下五除二砍飛的二流武將,但畢竟還是能接下關羽幾刀而且用箭成功將關羽逼退。要知道放箭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上戰場是你死我亡的玩命不是公平公正的以武會友,只要能弄死對方用什麼手段都不為過。比如文丑射張遼,甘寧射樂進,張飛和馬超一個丟銅錘一個放箭比比皆是……但值得一提的是原著雖然龐德確實用箭射了關羽但沒用毒箭,毒箭是關羽在樊城下督戰時被曹仁的部下射中的。
TOP 9—張郃
劇中的張郃有點狂啊,對人動不動就叫囂:「爺爺張郃」,還對張苞說當年張飛也是他的手下敗將,這也能主客顛倒不知是編劇腦袋被門擠了還是導演腦袋被驢踢了。但從劇中張郃的表現來看其實力還是不容小視,老年張郃完勝青年張苞,而且馬超打贏張郃也表現得很不輕鬆,甚至力量上還被壓制過。最後馬超靠突出奇招主動把自己的馬壓倒然後用槍把張郃的馬絆倒,張郃隨之被甩飛出去,估計張郃也想不到馬超突然整個這麼騷的操作吧,如果不是出此奇招估計馬超要打敗張郃還得費上不少功夫。
TOP 8—夏侯惇
可憐的元讓在劇中僅有過一次出場,而且武力還被削弱,雖然夏侯惇的武力不如關羽是事實,但勢均力敵的打上一陣子還是可以做到吧,原著在為數不多的回合上就是平手。而劇中和關羽剛交上手就只有招架之力招招落下風,而且看關羽的態度似乎他還放了水未動真格。但不管怎麼說能和劇中的關羽打這麼久還是能證明實力高強的,儘管一直被壓制,但終究還是有驚無險的擋下了關羽每一刀還有過一些反擊,看得出即便張遼不來叫停,夏侯惇也還是能支撐一段時間的。(此時的關羽居然認不出夏侯惇,估計編劇連環畫都沒仔細看吧)
TOP 7—黃忠
劇中跟關羽交戰兩次,不同於原著的不分勝負,劇中的黃忠兩次在武力上都完敗,第一次被關羽用拖刀計砍翻,第二次大刀被關羽挑飛。但相比於夏侯惇,黃忠對戰關羽的表現就要好看得多了,起碼之前一直是平分秋色的對砍而不是一交上手就被全程壓制,也打了這麼久,但在不用弓箭的前提下劇中的黃忠跟關羽純武力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畢竟關羽全程還在強調自己不斬老幼。
TOP 6—許褚
新三國的許褚可以說是本劇的一大亮點,可謂劇中難得的幾個廣受好評的角色之一。武力方面也沒被黑,基本也是和馬超一直平手,即便一些具體的細節和原著略有差距,比如上身沒全裸以及沒有雙方把槍折成兩段互打,但大體結果也沒偏。而對從原著分析來看,支持馬超佔優的還是多於支持許褚的,所以這裡也把許褚排馬超後面了。
TOP 5—馬超
雖然形象上被毀得乾乾淨淨,但性格方麵塑造的倒是有那麼一點意思,武力方面也沿用了原著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後戰平許褚,以及葭萌關戰平張飛,但考慮到此時的年齡(張飛約48歲馬超39歲),此外劇中還有個小細節劉備看天色已晚後來叫停,隨後二人暫時停手,馬超在喘氣的時候張飛依然扯著偌大的嗓門說要夜戰,所以認為張飛略強於馬超一點點吧。
TOP 4—張飛
本劇被黑得最慘的人物,編劇和導演都非常不待見張飛,張飛用計的情節除了長板橋外全被刪光性格臺詞都是按二百五的標配量身定製的,感覺劇中的張飛壓根不是三國的張飛,而是編導精心塑造的一個傻叉強行被冠以張飛之名。我也看了兩眼朱編的劇本版「小說」,雖然是黑了張飛但還是美劇中黑得這麼厲害比如三英戰呂布並沒有險些被呂布殺死,只不過導演在朱編劇本上對張飛黑上加黑的繼續貶低。但僅討論劇中張飛武力的話,除了虎牢關下險些被呂布殺死外其餘地方還算數一數二的,依然不愧超一流猛將之名。
TOP 3—呂布
雖說劇中的呂布是負責感情戲的,但從他被僅存無幾的打戲「三英救呂布」上依然可以看出起碼他是明顯勝過張飛的,再加上後期再徐州有小兵口述看到張飛被呂布刺下馬。可見劇中的呂布是絕對在張飛、馬超和許褚之上,排第三沒問題。
TOP 2—趙雲
趙雲也是導演偏愛的人物之一,作為所有武將中斬將數量上的MVP,相比於其他猛將來說趙雲和超一流武將對陣記錄確實少但也不是沒有,像文丑和許褚都跟趙雲有過幾十回合的平手。而在劇中趙雲自稱這輩子從沒跟人打過三十回合,編導也多次通過劉備和曹操等人之口說「趙子龍之勇遠勝匹夫呂布」「我原本以為呂布已經天下無敵的沒想到有人比他還勇猛」之類的,總強調來強調去生怕觀眾不知道劇中的趙雲比呂布厲害,這特麼要是去百度貼吧等論壇發個這樣的觀點絕對演變成兩邊粉絲互撕的引戰貼,不過互撕好啊,有人罵證明有人關注,那麼隨之就有流量就有熱度就有收益啊。
TOP 1—關羽
歷史上其實基本沒有雙方大將陣前決鬥的場面,仔細想想就知道這樣的情節也就只能放小說裡現實中怎麼可能?但從三國志的記錄來看關羽確實是斬將方面戰績最耀眼的,畢竟戰場上殺顏良可是實打實的,光從這點說關羽是歷史上的三國第一猛將完全說得過去。但演義裡的關羽說是第一就有點牽強了,雖然斬的將質量最高(顏良文丑)但有些卻有投機取巧的運氣成分,而且有著跟一些二流武將幾十回合才拿下甚至拿不下的記錄(管亥紀靈),此外頻繁中箭給人的印象也要在實力上打點折扣。而新三國編導明顯都是羽迷甚至說羽吹也不過分,雖然一本正經強調不是在拍演義而是史詩大劇,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明顯就是拿演義裡的來瞎改一通,為了突出關羽不惜把所有跟關羽有過交手的武將武力貶低一節,不信請看;
一、斬華雄:原著裡沒寫怎麼斬的,具體打了多久只說酒尚溫時斬華雄,劇中三招秒殺,其實這樣拍好像也沒啥毛病,這個不算。
二、戰呂布:可以看出關羽單挑呂布完全不落下風二人五五開的感覺,起碼呂布對戰關羽時要比對戰張飛時吃力得多,關羽全過程中不僅先後從呂布戟下救出張飛和劉備,還一刀磕飛呂布的畫戟,張飛劉備和呂布都有被打下馬的鏡頭唯獨關羽沒有且始終處於遊刃有餘的狀態。
三、斬顏良文丑:即便在朱編劇本小說裡也是顏良話音剛落關羽的刀就過來了,而到了劇裡卻變成正兒八經的對戰被一刀秒殺;還有文丑也是正面作戰被瞬秒,不過導演既然安排了文丑一人大戰張遼徐晃不落下風這一出說明還是知道這倆不是水貨啊,明顯就是要告訴大家什麼張遼徐晃之流的在關羽面前也就是一合之將。
四、對戰夏侯惇:前面說過原本短時間不分上下的夏侯惇,劇中和關羽剛交上手便全稱被壓制招招落下風,而且這還是在關羽極有可能放了水的前提下,還有過五關斬六將時關羽被射了一箭的情節也省去了。本劇的夏侯惇在曹魏集團還是稱得上是許褚之下的武力第一人。
五、長沙戰黃忠:劇中關羽武力完勝黃忠,演義裡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什麼的壓根不存在。
六、對戰龐德:劇中龐德明顯不如夏侯惇,難道西涼猛將就這麼不堪?不過龐德既然被當成曇花一現的醬油那麼也不奇怪了,但相比典韋太史慈等人起碼龐德還是正式露了臉的。原著中關羽在襄樊之戰中中了兩箭,導演又給他減掉一箭可謂用心良苦啊。
所以綜上來看關羽才是本劇第一高手,其實我就覺得這部劇編導在刻畫人物時為了突出某個人而把其他人黑得太過分了,演義裡不管猛將還是謀士,都是大家各展才華的百花齊放。而不是像劇中那樣動不動把幾個人的事跡合併到一個人身上然後這個人成了大神,身邊的其他人都完全成了襯託他的一群草包,比如像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那裡給人感覺就是所有諸侯中只有曹操是帶腦子的,其實人不僅對啥都一無所知而且仗怎麼打一頭霧水,這可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