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聲IT之家
又到年關,你是不是還沒有對象?
是不是回家無顏面對鄉親父老?
是不是恨不得對象由國家分配?
在日本,國家真的開始分配對象了...
事情是這樣的:
在宅文化盛行的日本,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成了「阿宅」。
阿宅們每天都在研究漫畫、遊戲、番劇等重要課題,忙的無暇找對象。
不過,更本質原因,是阿宅們沒有欲望了!
你沒聽錯,盛產動作片、風俗業特發達的日本,竟玩起了「禁慾系」。
據日本國立社保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調查顯示:
日本 18~34 歲女性中,50% 沒有男朋友、39% 沒有性經驗日本 18~34 歲男性中,36% 保持「純陽之體」
性冷淡在日本,已經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更可怕的是,性冷淡使日本高齡未婚率飆升、出生率下滑。
據統計數據,2017 年,日本僅誕生 94 萬個嬰兒,創歷史新低,按這個節奏:
2053 年,日本人口將跌破 1 億(相當於河南省人口總數)2065 年,日本人口將降到 8808 萬,人口超 40 % 是老年人
看到這一數據,日本政府立馬坐不住了,隨即一拍腦門,想到了用「 AI 婚活」給日本阿宅們催催婚。
「 AI 婚活」的作用就是給未婚人匹配對象,可以理解成「 AI 婚配」。
在 AI 婚配系統下,有婚配意願的人會被收錄到資料庫中,收錄內容包括年齡、學歷、收入等等。
隨後 AI 婚配系統進行一頓分析,就會形成價值觀模型。
而價值觀模型又分為「自己重視的價值觀」和「希望對象的價值觀」,AI 婚配通過這一模型來匹配合適的人選。
不少網友聽聞後,一下子有了代入感,有對自己特別不自信的:
有趁機呼籲傳統手藝的:
還有質疑效率低下的:
不過,伍聲也很快發現一個 BUG:這套打著「 AI 」名號的系統,在收錄個人信息時,竟然採用問卷形式。就比如下面這則提問:
你無法忍受對象做出哪一種行為:
不擅長表達自己的心情,無法與你的興趣產生共鳴總愛否定自己,打算嘗試時總感到沒自信
伍聲橫豎看了半天,只看出「
兒戲
」二字。
要知道,這可是日本壕擲 20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1.26 億)的高科技項目,怎麼信息收集的如此隨意?
那麼既然如此,伍聲完全可以深入了解富婆喜好,包裝出一套富婆喜歡的形象,再收錄進 AI 婚配系統中。
嗯...看來財務自由,指日可待。
言歸正傳,目前日本已有超過 10 個縣導入了 AI 婚配系統,而日本總共有 43 個縣,縣的級別相當於國內的省,普及率可想而知。
其中,埼玉縣在 18 年花費 1500 萬日元導入 AI 婚配系統。
19 年,該縣結婚的 38 組新人中,超過半數的新人是通過 AI 婚配的。
據悉,AI 婚配會綜合價值觀模型以及系統內搜索記錄等,篩選出「可能對自己有好感的人」。
不過,選出的人有可能不符合自己設置的條件,但符合 AI 計算。
一旦縣政府從資料庫中找到高匹配度的對象,就會安排雙方線下見面。
埼玉縣少子施策科的吉田表示:自己的價值觀與對方要求的價值觀一致,就代表雙方很合得來。
日本電視臺就採訪了一對 AI 婚配成功的夫妻,其中男方 34 歲,女方 32 歲。
使用 AI 婚配前,男方曾嘗試通過婚介擇偶,但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女方也表示使用過交友 APP、參加過聯誼會等等,同樣沒有結果。
在使用 AI 婚配結識後,雙方發現很聊的來,僅相處 8 個月,就選擇結婚。
女方表示,通常交友 APP 或婚介所尋找對象,通常會直接按長相、工資、工作等客觀條件篩掉很多人,真正心儀的人可能因此錯過。
而 AI 婚配系統是政府主導,會介紹跟自己完全不同類型、一般不會考慮的人,在實際見面中,才發現對方「相當有趣」。
這對夫妻對 AI 婚配做出以下評價:
政府主導收錄信息,需要提供單身證明,有政府做中介擔保,讓人安心AI 婚配排除客觀條件對擇偶的影響(依據價值觀模型),這是最大的優勢
老實說,這對夫妻的評價很有感染力,但在性冷淡的年輕阿宅面前,並不見得好使。
因為阿宅們的性冷淡,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在婚姻關係中,日本鼓勵女方做全職主婦,甚至提供許多配套福利:
例如女方如果選擇在家帶娃,不僅自己可以享受養老金,男方還可以享受「配偶者控除」,即少交很多稅,諸如此類的福利還有很多。
即便如此,不少宅女仍然認為,全職主婦的世界只有丈夫和孩子,失去了人生價值,因此對嫁人嗤之以鼻。
宅男這邊更不好過,他們認為,如果妻子是全職主婦,那麼掙錢養家的重擔就壓在自己身上,活脫脫的工具人,也十分恐婚。
源於日本的「社畜」一詞,就是阿宅們集體焦慮的典型體現。
有統計數據顯示,日本阿宅們:
20~24 歲,月平均收入 20 萬 9700 日元(約合 1.3 萬元人民幣)25~29 歲,月平均收入 24 萬 300 日元(約合 1.5 萬元人民幣)
實際上,相比收入水平,日本的生活成本更高,據一位生活在日本的網友反饋:在日本生活的綜合成本在 14 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 8800 元)
綜合來看,日本阿宅們每月平均只能存下8 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 5000 元)。
這 8 萬日元的月存款,還是建立在單身的前提下,如果結婚,試問這 8 萬日元又如何養活一家人呢?
因此,讓阿宅單身的元兇,其實不是婚配問題,而是貧窮。
倘若把 AI 婚配系統的 20 億日元直接補貼給年輕人,興許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