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美景總相宜。銀杏樹下黃葉鋪成金色地毯,在豎琴、長笛和抒情花腔女高音的溫暖和聲中,上海最美的冬日序曲如約響起。
作為「演藝大世界」——2020上海城市草坪音樂會「冬之樂」活動之一,由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黃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承辦的銀杏音樂會於12月5日舉行。
「戶外音樂會要做得完美,讓老百姓在愜意的氛圍中獲得舒心的藝術欣賞體驗,需要方方面面群策群力。」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告訴記者,每年臨近11月時,音樂廳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會望著窗外的銀杏葉,盼著它們從綠色變成金黃色。「一場銀杏音樂會要成功舉行,需要銀杏葉顏色給力、天公作美,也需要人流管理、防疫措施等細節做到位。」
今年的銀杏音樂會面向公眾開放,150多位通過預約的聽眾在上海音樂廳南廣場西側銀杏林免費欣賞,沒有預約上的市民遊客也可在南廣場外圍欣賞。此次銀杏音樂會主題為「吟杏冬頌」,帶來演出的分別是豎琴演奏家陳妤穎、長笛演奏家富足、上海歌劇院抒情花腔女高音王慧漪。
被稱為「世間最美樂器」的豎琴音色婉約精緻,極具感染力。而長笛和豎琴的重奏更是被稱為天作之合,當兩件樂器融合在一起,呈現出清新且極富治癒力的音響,為上海的冬天送來一抹暖意。「風景美好、藝術精湛,這樣的小型戶外音樂會體現了上海文化中精緻的一面。」有市民在聆聽完音樂會後這樣表示。
在經歷了為期一年半的修繕後,有著90年悠久歷史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於9月6日重新開業,正式對公眾開放。今年恰逢上海音樂廳90周年,9月-12月,為期四個月的「歷玖彌新——上海音樂廳建成9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與廣大市民見面,讓觀眾們全方位感受音樂廳的千姿百態和無限活力。
每年秋冬之交,是上海音樂廳戶外廣場最美的時候。自2013年起,上海音樂廳利用戶外銀杏景觀,通過每年一次不同主題音樂會的策劃,逐漸形成自然景觀與音樂相結合的概念演出——戶外公益品牌銀杏音樂會。過去幾年,銀杏音樂會的演出內容包括古典管弦樂重奏、傳統民族器樂古琴與簫的對話、現代器樂電子管風琴影視音樂的推廣、經典老歌爵士音樂改編新唱、貝多芬的白天與黑夜、跨界情景音樂會——「柳夢梅的尋夢三生」等。
近年來,銀杏音樂會在演出曲目與內容、演出者和聽眾互動方式上不斷創新,希望為聽眾帶來更多新的驚喜。「我們希望這道魔都秋冬限定『音樂招牌菜』,能成為市民遊客來演藝大世界不容錯過的戶外打卡地。」方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