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郭帆、張一白……為什麼都看好B站?

2020-12-14 娛樂硬糖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當年輕網友熱衷於考古「姐姐」們年輕時的美貌,當新版《鹿鼎記》的吐槽集中在張一山演技翻車、而非主創對金庸原著理解膚淺,當新任「謀女郎」的熱度幾乎蓋過張藝謀與電影本身,硬糖君越來越能真切體會到那句話:

「大人,時代變了」。

90後相繼成家立業,迎來而立之年,「Z世代」接棒成為文娛消費的主力。作為真正的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的知識結構、興趣喜好、消費方式與之前幾代人都大不相同。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都會是平臺、品牌與內容行業重點研究的課題。

誠然,在技術日新月異、潮流飛速迭代的今天,追趕後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網際網路也有一點好,那就是一切動作和表達都能被保存記錄,潮流或突變都有跡可循。只要選對了研究陣地,前浪們還是很有希望補上這一課的。

次元壁攔不住這屆年輕人

物質水平的提高,移動終端的普及,令精神娛樂成為Z世代生活的最重要部分。年輕人在高度發達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在內容消費方面也有別於前代。

首先來說,他們閱片量高,對內容有自己的見解與要求。但另一方面,他們愛憎分明,對興趣及圈層有高度的認同感,容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比如對於IP衍生作品愛屋及烏,或者在觀影選擇時更信任熟人安利或所認可的KOL的測評。

其次,他們消費內容的方式與以往也有所不同。不僅要看,要拖拽和變速,還要以彈幕、評論等方式進行交流,要「為愛發電」、在正片之外衍生新的創作。甚至在許多剪刀手眼中,影視劇就相當於素材庫,人物與空鏡頭完全可以單拎出來、為「我」所用,講述全新的故事。

可以說,這屆年輕人的表達、參與和解構行為,幾乎是不假思索的。他們對新工具的學習使用也更為積極熟練,創作的意願與能力普遍高於前代。同人文化在今年幾度熱議出圈,也側面印證了二次創作在新生代受眾中是多麼常見。

說到二次創作,便繞不開B站。甚至可以說,B站不僅是年輕人需求與興趣的集中體現,它本身就在養成年輕人的內容消費習慣。

比方說,彈幕文化。B站是國內最早一批的彈幕網站之一,許多人最早就是在這裡建立起對彈幕的認知。哪怕如今彈幕功能已經成為各大視頻應用的標配,B站彈幕的乾貨程度、玩法之多,依然非常突出。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彈幕豐厚

今年七夕期間,B站影視區還推出了「一起看」的功能,用戶可創建小房間,隨機匹配或者邀請好友一同看片聊天,主打實時互動和社交儀式感。

又比如,除了金錢激勵,B站也在通過布局剪輯軟體、優化投稿頁面等方式不斷降低創作門檻,幫助越來越多的用戶從純觀眾變為創作者。

當然,許多人也注意到了,今年B站砸下重金擴充OGV內容,讓用戶不必再站內站外兩頭跑。2020年初,B站採購的更多還是經濟適用型的老劇、老片。待到下半年,他們已經與頭部影視公司歡喜傳媒達成合作,拿下了彭昱暢新劇《風犬少年的天空》及院線大片《奪冠》的獨播,推進不可謂不快。

不難看出,B站正在形成一種由版權內容與影視區的影評解說、同人二創相輔相成、共同驅動的影視消費場景。它既可以滿足用戶的多元訴求,又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人在站內站外的觀影決策、審美流變。如此,影響力日漸強大,不僅吸引著觀眾,也引起了越來越多從業者的關注。

年輕電影人就不用說了,文牧野曾經在B站訪談中暴露過自己「老二次元」的身份,郭帆甚至在B站有認證帳號。60後的張一白因為《風犬》的緣故首次在B站看劇,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對彈幕大大改觀。

「我們原來看電影和影評沒有這種濃厚的社區互動氛圍。同一段演了幾分鐘才兩三個人評,你會想是不是沒拍好,拍得太沒勁。看到鋪天蓋地的彈幕,就明白你想要的劇作效果終於達到了,這個過程還挺爽的。」

除了拓展內容、入主上遊,B站合作的電影盛事也越來越核心和主流:從First青年電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到疫情期間的坎城雲展映活動,再到今年的金雞獎。

萬物皆可B站,輪到影視了?

當B站有意與影視行業發生深入接觸時,平臺的產業價值便越發顯露出來。

最直觀的,營銷價值。Z世代都「住」在B站,因此在這裡投放往往事半功倍。早在「自來水」時代,B站網友的自發安利就曾為許多作品改命,如2015年的《大聖歸來》。而待到《哪吒》、《姜子牙》時期,光線傳媒已經在B站擁有一個四十多萬粉絲的帳號,可以直接官方整活兒。

光線傳媒發布的一支「神仙天團」推廣曲收穫了177萬播放、超過3000條彈幕

明星在B站的營業也越來越積極。除了本人入駐,B站訪談也日漸成為明星在作品上映期必跑的通告。王千源想與吳彥祖演感情戲、李易峰被記者科普ABO,這兩個近期被熱轉的採訪名場面,都出自B站節目《嗶計劃》。

除了在作品後期助力宣發,B站也開始影響創作上遊的更多環節。比方說,受眾洞察、市場預測。作品本身的彈幕是最基本的,影視區形形色色的PUGV內容,研究價值也不輸正片。

B站的腦洞混剪、魔鬼拉郎、小說自製片花如今可謂聲名遠播。相比對現成作品的評論,這一類創作能夠更好地反映出年輕人感興趣的題材類型、人設特徵、CP組合。甚至已經有一些B站產出影響現實決策的案例,如發掘出女性群像潛力的「淑女的品格」,選角由夢想照進現實的《皓衣行》。

除了混剪,影評解說類內容也是影視區的一大支柱,既實時反映著年輕人都在關注什麼作品,又能夠輸出觀點價值,引領話題討論和觀影選擇。

口碑突出的《慶餘年》、《想見你》,爛出奇觀的《上海堡壘》、新《鹿鼎記》,話題都市劇《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在綜藝中屢有爭議表現的郭敬明、陳凱歌,都是B站影視區UP主鍾愛的選題。視頻的內容、彈幕、評論加在一起,能夠相對真實地展現出網友的不同態度、爭議焦點。在飯圈控評遍地的當下,這一點屬實難得。

某《以家人之名》吐槽視頻評論區

B站強大的PUGV生態也有助於IP的篩選、孵化與保鮮。今時今日,同人活躍度已經成為IP價值的一個重要指針。知乎小說《宮牆柳》的出圈,很大程度上得益於B站剪刀手們創作的真人片花。影視區的二創加上鬼畜區的助攻,將《哈利波特》、四大名著、趙本山範偉、上個世紀的港片等經典IP不斷激活。

B站在《天官賜福》動畫上大舉投入也絕非偶然。早在小說連載期間,B站上就湧現了大量相關的同人產出。從小說到漫畫、再到動畫,B站見證並參與了這一IP的不斷增值。

同理還有科幻IP《三體》。眾所周知,其影視版落地相對艱難,在漫長的等待期間,遊戲區UP主「神遊八方」自製了同人動畫《我的三體》,在讀者群體中收穫一定影響力。B站在公布《三體》動畫開發計劃後,並沒有因版權問題向神遊八方發難,反而將其「扶正」,納入收費內容體系繼續培養,也算是同人屆一段佳話。

硬糖君始終認為,用戶的多元包容性、活躍的創作生態、推崇優質原創的氛圍以及不斷擴大的會員土壤,都意味著B站是對新人、新內容十分友好。這一點在國創、音樂等領域已經得到驗證,或許也可以幫助影視圈解決人才培養、原創扶持等老大難問題。

繼國創之後,B站也想為電影圈造血?

在B站日前的Q3財報電話會議上,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透露,B站用戶的平均年齡在21歲左右,新增用戶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且30歲以上的新用戶同比略有增長。

而根據燈塔發布的2019中國電影市場用戶觀影報告顯示,在全年的整體購票用戶中,20-29歲人群依然佔據主流。而在首次線上購票的用戶當中,19歲及以下、40歲以上觀眾佔比突出。

換句話說,電影市場的主流受眾與潛在受眾,與B站用戶存在高度重合,從業者想要了解受眾、觸達受眾、引導受眾,B站是最佳也是必須的途徑。從實際情況也可看出,並不是B站單方面想要打入影視產業上遊,影視圈也正在積極向B站靠攏。

歡喜傳媒不僅坐擁大導資源,而且嗅覺十分敏銳,年初對《囧媽》的院轉網安排令人不得不服。而陳思誠由演員轉為幕後,一手打造出票房爆款《唐人街探案》,也是站在國產商業電影前端的人物。

作為如今電影圈的中堅力量,二者今年都與B站達成合作,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電影,作為門檻最高的文化產品形態,我們的內容理想,自然也繞不開電影。在經過動畫、紀錄片等領域的探索後,我們希望電影也能在B站這個年輕人文化消費生態中紮根、生長。」

在B站承辦的金雞獎分論壇「電影人之夜」上,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如此描述B站的電影願景。

當晚,B站還宣布與寧浩導演的壞猴子影業達成新的合作。早年得劉德華提攜而成名的寧浩,一直也致力於薪火相傳,帶起了路陽(《繡春刀》系列)、文牧野(《我不是藥神》)、申奧(《受益人》)等新生導演力量。

未來,B站將攜手壞猴子影業扶持青年導演,每年打造30部短片作品並在B站獨家播出。雙方將對其中的優秀作品進行包含電影、動畫、遊戲在內的多維度IP化開發。與此同時,B站還將與壞猴子影業的「72變電影計劃」達成深度合作,深度參與該計劃的所有院線長片作品。

「有句老話叫『電影人永遠年輕',希望我們能夠團結所有電影人的力量,和B站一起做出新的電影方式。」寧浩表示。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寧浩導演和青年導演們

短片其實並不是受制於短視頻時代的無奈產物,而是年輕創作者一試身手、展現潛力的方式。不管在電影史中還是現在,都有許多電影人憑藉短片嶄露頭角。盧正雨、肖央、叫獸易小星、大鵬、五百這一批網生創作者,都是踩中了第一波UGC浪潮,憑藉短片、短劇起家的。

毋庸置疑,如今的B站擁有比當年的優土、搜狐更廣的覆蓋、更強的扶持和更好的資源,那麼下一波衝擊影視圈的「後浪」,會從這裡走出嗎?

相關焦點

  • 登陸金雞,聯手寧浩,B站能趟好電影這條河嗎?
    作者 / 老科 當寧浩、李少紅、郭帆、董潤年、張一白等電影導演遇見B站會發生什麼? 結合歡喜內部的一眾國內頂尖導演資源,過去這3個月B站順理成章地加快了一系列電影動作:先是張一白回歸劇集之作《風犬少年的天空》B站獨播,收穫近4億播放;再到《八佰》、《姜子牙》熱映、陳可辛導演的《奪冠》獨播,及至成為金雞獎戰略合作夥伴,宣布與寧浩深度合作。
  • 郭帆鞠躬致謝華仔,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他們不僅演技好,而且拍出的電影口碑都不錯。周星馳的堪稱經典,陳思誠的燒腦,徐崢的搞笑,吳京的燃血。各有各的特色,都創下了優秀的口碑,讓觀眾們念念不忘。 所以,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有吳京參演的電影都不會太差,口碑自然也是好的。
  • 《風犬少年的天空》大結局彈幕集結全國高校,年輕人為何愛在B站看...
    曾斬獲多項大獎的優秀電影《我不是藥神》、《繡春刀·修羅戰場》等都出自「72變電影計劃」。今年,B站成為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全程戰略合作夥伴。在雙方共同舉辦的「電影人之夜」論壇上,李旎分享了B站的內容理想與生態優勢。她表示:「電影作為門檻最高的文化產品形態,我們的內容理想自然也繞不開電影。
  • 劉德華:投資500萬給寧浩拍電影,王寶強雙膝下跪以表對天王敬意
    這要從寧浩說起。《流浪地球》的版權是從寧浩手中賣出去,也是寧浩出錢出力幫助拍攝電影《流浪地球》。而寧浩成名,是劉德華的提攜。寧浩偶遇劉德華,開始成名之路2001年,寧浩憑藉其電影《星期四、星期三》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寧浩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拍攝出中國觀眾喜歡的電影。
  • 徐凱歌、徐崢和寧浩等導演給祖國的70歲生日禮物——我和我的祖國
    而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就是它是由包括陳凱歌、徐崢、寧浩等多位國內優秀導演合作拍攝而成的。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新片展映」的7部重點影片之一(另外六部為《古田軍號》、《紅星照耀中國》、《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以及《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由華夏電影領銜出品,陳凱歌擔任總導演,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和文牧野等7位導演聯合創作,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不同歷史故事下,不同領域的普通人的故事。
  • ...嗶哩嗶哩戰略入股,張一白《風犬少年的天空》將在歡喜首映和B站...
    該劇系「青春愛情片教父」張一白導演繼《將愛情進行到底》20年後回歸劇集之作,聚焦千禧年間一群新時代少年們跌跌撞撞、全力奔跑的成長時光,新生代偶像實力主演,由王源獻唱插曲,又燃又二的活力基調預定今年青春劇爆款,備受廣大觀眾期待。
  • 深情詠唱我們的最美鄉村——訪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策劃張一白
    10月1日,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集結9位導演、近百名演員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與觀眾見面。作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以普通人的視角,暢敘「我」與家鄉之間的鄉情與眷戀。影片上映前夕,總策劃張一白就創作始末、臺前幕後向本報記者娓娓道來。
  • ...不介意被說致敬他|塗俊|徐靜蕾|張一白|將愛情進行到底|風犬|...
    《風犬》中二誇張的漫畫風格、方言與普通話夾雜的對白方式,在張一白的青春片/劇中顯得與眾不同。但它所呈現的青春烏託邦與殘酷現實的碰撞,以及臺詞、表演、配樂等各種戲劇元素的搭配,又都能在張一白之前的作品,乃至他的人生經歷裡找到呼應。某種程度而言,《風犬》像是張一白對這20多年與青春有關的時光的註腳與回答。日前,張一白在他的工作室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專訪。
  • 好萊塢6月12日起可復工;寧浩「擺攤」 | 毒家日報
    好萊塢6月12日起可復工;寧浩「擺攤」 | 毒家日報 2020-06-08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導演郭帆,不是每一個導演都能夠執導出一部《流浪地球》
    ,不過這個第七代導演卻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導演,從出生到大學畢業之後的一段時間都沒有從事過導演相關的工作,大學期間學習的法律,大學期間的業餘工作就是畫漫畫。在北影晃蕩了幾年,初出茅廬的郭帆拍攝了自己的處女座,《李獻計歷險記》,主演房祖名和王子文,這部電影拍完之後,憑藉著郭帆大膽創新和無畏的精神,很順利的撲街了,在撲街之後他本人還寫了三萬字的檢查,表示以後會考慮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平衡。真的是一股導演屆的一股清流,這要是其他導演,指定是你喜歡是你的事,我拍的我說好就行。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硬核,從《李獻計》的時候就開始了
    這部2011年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最終票房僅有820萬,票房如此低,以至於絕大多數人甚至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部作品。當然,這部電影的口碑也一般,豆瓣6.4在國產片裡只能算中等。為什麼說這部影片已經奠定了郭帆「硬核」的設定?就要從這部電影的原版同名動畫《李獻計歷險記》開始聊了。
  • 寧浩「瘋狂系列三部曲」的滑鐵盧
    有學問的都說這是中國首部黑色幽默電影,是久違的現實主義回來了,是「終於有人用智慧做的電影」,最高評價是「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紀元」無論是導演寧浩、還是劇中主角郭濤、黃渤、劉樺、王迅等,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寧浩與黃渤,一個成了大導演,黃渤如今是內地娛樂圈炙手可熱的明星,成為了國內電影票房的保障。
  • 環球時報專訪《金剛川》導演郭帆:拍抗美援朝電影是我的夢想
    本片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兩個月內完成拍攝,首日票房破億,首日排片18.4萬場更是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修橋不是打仗,修橋也是打仗」環球時報:許多觀眾比較好奇,繼《流浪地球》之後,你為什麼會選擇拍攝一部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
  • 《瘋狂的外星人》:寧浩「耍猴」
    2006年《瘋狂的石頭》和2009年《瘋狂的賽車》之後,寧浩終於在以「瘋狂的」開頭作為片名的電影中放棄了多線敘事的標誌特徵。今年寧浩導演的賀歲檔喜劇《瘋狂的外星人》成了一部全面詮釋什麼叫做「後現代概念」的電影作品,後現代創作去中心、反傳統、反權威,同時也平面化、無深度,充滿了不確定性、偶然性和拼貼創作。寧浩的作品大多都帶有「後現代」影視創作的色彩,但《瘋狂的外星人》中尤為濃重,在電影中能夠清晰地看到寧浩對於後現代的詮釋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