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阿壩有啥耍的喃?」
我:「啊?」
朋友二:「九寨黃龍若爾蓋。」
我:這些地方都在阿壩?!
我,怕不是個假四川人。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川川子一樣,對川西景區如數家珍,然而並分不清它們到底屬於甘孜還是阿壩(但它們肯定不在西藏。瘋狂暗示.jpg)。
看著近幾日甘孜突然在全網走紅,於是,川川子決定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四川地理。
同學們,今日份的四川地理第二課,我們要走進的是......沒錯,就是阿壩!
國道213 川西小環線
每年都有很多逐夢川藏線的猛士,國道318對他們來說是「夢開始的地方」。
國道213,則是川西小環線——阿壩的必經之路。坐落在兩旁的臥龍、若爾蓋、九寨溝等,串起了一條獨屬於四川的「世界景觀之路」。
臥龍
提起臥龍,大家首先會想到諸葛亮;提到大熊貓,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則是第一反應。這就意味著,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小眾寶藏景區。
和成都不同,臥龍的大熊貓們生活在野生環境之中,邛崍山脈將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分離,也形成了這裡巍峨清新的自然風光。遊客的評價中,「洗肺」與「熊貓」並存。在臥龍,自然與生靈同天地共生,人也能回歸最初的安寧。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四座山。它們的名字很好猜:大姑娘山、二姑娘山、三姑娘山與么妹峰,聽起來就像隨口一起。
川川子也很納悶,為什麼會叫這樣的名字呢?
有兩種說法:
四姑娘山本名「斯古拉山」。斯古拉由藏文音譯,後訛傳為「四姑娘」。
第二個說法更具浪漫色彩:四姑娘山是由四位為了保護大熊貓,勇鬥妖魔的姐妹變化而來。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么妹峰。它與坐落在甘孜的「蜀山之王」——貢嘎山遙遙相望,以其第二高的海拔與婀娜姿態被譽為「蜀山皇后」。
秋天是四姑娘山景區最美的時候。雙橋溝層林盡染,白楊林與五色山倒映在水中,不知天上人間。
達古冰川
它是地殼運動的雄偉證明。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冰川,它被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
冬季的達古冰川,是一個美好的秘密。乘世界最高海拔的索道,去世界最孤獨的咖啡館,在天地茫茫間,聽到自己的聲音。
紅原大草原
與以上山地不同,紅原的地貌多平地和丘陵。隨處可見的草原、星星點點的帳篷、不時出現的牛羊……高原生活在這些具象中純粹而簡單。
這裡是紅軍長徵經過的「草原」,仍然傳承著永不放棄的精神。
行走於此,心中鬱結隨曠野的風而散。這樣的地形與氣質,養育出豪放自由的高原人民,每年的「七一賽馬節」,馳騁在一望無際草原上的,是身體和靈魂。(此處沒有丁真小哥哥。)
唐克黃河第一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為九曲黃河中最為壯美的景觀之一,它的長河落日,讓人夢回千年前的邊塞。
位於一旁依山而建的索克藏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其後的小山包,是觀賞黃河夕照的最佳地點。
若爾蓋草原
「川西北高原的綠洲」,每年五月,若爾蓋花湖逐漸被彩色渲染,與無盡的藍天碧水一起延伸,仿佛要將世界都塗滿絢爛的顏色。
白馬羊群梅花鹿在213國道上上閒庭信步,就像從未被人類打擾;格爾底寺的僧侶們日復一日做著早課;牧羊人生起篝火,看火花竄起,與星空為伴。
黃龍
沒有去過九寨溝,但一定聽過它的名字;沒有去過黃龍,但一定看過人間瑤池。
黃龍溝的鈣化池就像是在梯田裡蓄了薄荷水,明麗的顏色與層次分明的結構,讓人只是看到照片就能感到清爽。
景區遙望雪寶頂,伴隨著瀑布與原始森林,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溼地。
九寨溝
重店來了!阿壩最為出名的景點——九寨溝,你總該知道吧!
「九寨歸來不看水」,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每一個都景象萬千;九寨「六絕」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
如果有林中童話,九寨溝一定是發生的地方。
了解一下高原美食
生活在阿壩的少數民族眾多,其中藏族與羌族佔大多數。獨特的氣候與民族風俗,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食物選擇。總得來說,面多肉多。
手抓羊肉
來到藏區,羊肉必不可少。在高原寒冷的夜晚來一份手抓羊肉,紮實的肉配上簡單的蘸料,入口肉香四溢,身體一下就暖和起來。
酸菜面塊
在無法種植水稻的高原地區,麵食成為了主食。酸菜面塊則是藏族群眾晚餐時必備的食品。
這種食物以酸菜為主料,加入當地的燻臘肉或犛牛肉及土豆、面塊和鹽等,煮熟即成。聽起來就熱量滿滿。
貝母雞
相對以上兩種日常美食,九寨溝貝母雞就顯得非常養生了。
它的主要原料就是貝母和雞,九寨溝一帶的川貝和暗紫貝母和糧食雞一起小火慢燉,具有止咳化瘀、滋養潤肺功效。雞湯的鮮美也就不擺了~
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物如其名,據說是因為寺廟裡的和尚喜歡做這樣的包子,所以被命名為「和尚包子」。
它的包子皮為死面,並且包內有湯,品嘗時需要先在表面咬一小口,把暖暖的湯吸走,然後再開始吃。
由於藏傳佛教的僧人可以吃肉,所以這種包子有葷有素:素包子有人參果餡、酥油糌粑餡、雜菌餡、蕨苔餡和元根餡。肉包子也就地取材,以犛牛肉、野兔肉、巖羊肉、鹿肉等為餡。
犛牛酸奶
吃了這麼多肉食,如何解膩?
一份酸奶就完事兒了~
若爾蓋地區有純正的犛牛酸奶,它的表面結有一層含奶油的黃色硬脂奶皮,在上面放一勺白糖,再和酸奶進行攪拌,軟嫩粘稠的酸奶變得酸酸甜甜,可以說是川川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鮮酸奶了。
在阿壩,你可能不會遇到丁真,但你一定能遇見盆地久違的陽光,也遇見被遺忘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