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鏡,大產業,丹陽擔當中國眼鏡之都

2020-12-16 愛旅遊的小情

立交新聞「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中國。」這是江蘇省丹陽市高速公路入口的廣告牌標語。用丹陽示威書記黃春年的話來說,丹陽「小眼鏡」打造「大產業」,並以實力擔任「中國眼鏡之都」的稱號。

江蘇明月光眼鏡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們緊張地生產著。明月光學相關人士介紹說,明月光學擁有1200多名職員,下屬4家工廠中有2家是尖端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個,累計用戶近5億人。「明月鏡片在新加坡也設立了國際業務總部,由老牌國際化團隊帶領的產品,暢銷美國、日本、義大利、新加坡等近50個國家。」

丹陽是全國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數億個鏡片從這裡運往世界各地。丹陽市慶發局副局長趙順軍介紹說,這是全國著名的「眼鏡之鄉」,經過40多年的整合和發展,目前丹陽從事眼鏡產業及相關配套的工業貿易企業近1600家,整個行業從業人員近5萬人,產品覆蓋眼鏡產業各個領域,每年生產1億多對,約佔全國三分之一。每年4億多對鏡片佔全國75%,世界40%左右,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中國眼鏡生產基地和「中國百強產業集群」。

不僅生產鏡片,丹陽也賣眼鏡。丹陽眼鏡城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是以「中國眼鏡城」和「國際眼鏡城」為名的現代綜合眼鏡商。趙順君表示,丹陽眼鏡城匯聚了眼鏡行業的知名品牌和商人,擁有華東地區最高400平方米的中英巨幕電影廣播室、代表業界最高水平的中國眼鏡博物館。全年旅遊、商務客源130多萬人,市長/市場年交易額超過60億韓元,成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眼鏡專業領先市長/市場,國家AAA級旅遊購物旅遊景點,眼鏡價格信息、市場行情、流行趨勢等眼鏡指數發布中心。

據悉,近年來,丹陽眼鏡城市依靠丹陽眼鏡產業的優勢和「丹陽眼鏡」金字招牌,將傳統的眼鏡賣場打造為以市長/市場交易、餐飲住宿、影像演出、眼鏡博物館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服務站地區,以及「背景旅遊」為丹陽知名旅遊品牌。特別是隨著「丹陽眼鏡風潮村」的建設,丹陽眼鏡也將融入更多的文化、健康、旅遊等元素,迎接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區域長子」被要求重振雄風,「眼鏡之都」丹陽為何等不起了
    履新江蘇鎮江市委書記一個多月,馬明龍已兩次赴丹陽進行專題調研,可謂對對丹陽寄予厚望。在調研中,他言辭懇切,要求丹陽要有「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等不起」的緊迫感,要「重振丹陽雄風」。作為鎮江下轄的縣級市,丹陽素有中國「眼鏡之都」之稱。
  • 一副眼鏡,讓丹陽旅遊發展之路更清晰
    乘坐高鐵抵達丹陽站,出站看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連連:10月15日,丹陽市「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通過覆審;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戶丹陽眼鏡電商產業園;11月6日,丹陽眼鏡亮相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當天最火爆展臺之一……
  • 中國·丹陽眼鏡指數 2019年運行報告
    丹陽眼鏡行業發展現狀 眼鏡是丹陽輕工業產業集群中最具特色的一項傳統產業,目前有從事眼鏡生產及相關的工貿企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都眼鏡行業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眼鏡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分析機會分析報告》和《2018—2023年中國眼鏡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850億元,預計2022年行業銷售收入將達547億元。
  • 長三角主流媒體走進丹陽:見證「產業之城」的發展之路
    圖說:魚躍醫療器械 主辦方供圖(下同)丹陽是一座宜居宜業的魅力之城,地處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帶,位於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匯點,是滬寧線上新興的中心節點城市。丹陽是一座特色鮮明的產業之城,這裡湧現過「五朵金花」的工業盛景,也享有「戴丹陽眼鏡、看美麗世界」等美稱。
  • 江蘇丹陽: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著「眼」靚名片 「鏡」中看世界
    金山網訊 齊梁故裡,眼鏡之都。上千年的歷史底蘊讓鎮江丹陽浸透了濃鬱的人文氣息,而一副小小的眼鏡又讓丹陽蜚聲海內外。
  • 丹陽眼鏡城「復市」喜事多
    中國江蘇網5月14日鎮江訊 5月13日,江蘇省丹陽市開發區紀工委副書記兼派駐中國眼鏡城紀檢監察專員韓華來到丹陽眼鏡城走訪,告知商戶們一個喜訊:根據丹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的《關於減免中小微企業承租國有資產類、集體資產類經營用房租金的通知》,對眼鏡城內千餘商戶給予租金減免優惠。
  • 產業興 生態美 鄉風淳 長三角媒體眼中的「丹陽小康」
    「作為中國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企業,魚躍在德國、義大利、北京等地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大製造中心和56家辦事機構。」魚躍醫療副總經理袁振介紹,發展至今,魚躍集團旗下現有2家上市公司、80多家控股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全球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網絡。
  • 瑞安眼鏡產業開創者們的故事
    探源馬嶼鎮有「中國眼鏡之鄉」的美譽,是當代中國眼鏡光學產業的發源地之一、溫州眼鏡的生產基地。馬嶼眼鏡產業起始於上世紀60年代。半個世紀前,出身微末的早期創業者們勇敢地走出瑞安,踏上了眼鏡制銷之路,翻山越嶺、走街串巷,用粗糙的雙手去爭取幸福的生活。
  • 江蘇的一個「低調」縣市,GDP高達1122億,被譽「中國眼鏡之鄉」
    想必大家都是極為清楚國家經濟對於個人影響的重要性,只有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了,人們的就業機會以及實現目標才會最大程度地放大開來,而中國在近幾十年來發展速度猶如經濟列車般平穩快速,同時以一種超越常規的速度飛躍,此外經濟的極快發展相對應地給人們帶來好處的便是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及提高。
  • 2020眼鏡行業分類排行
    小眼鏡,大產業 一副眼鏡看上去組成似乎很簡單:鏡片+鏡架,背後卻也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眼鏡成鏡產量8.18億副,規模以上企業營收352.2億元,眼鏡產業市場規模超800億元。 近視人群的不斷增加是眼鏡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的一個原因,我國2019年近視人數達6.3億,其中青少年近視人數超2億。學生驗光配鏡的需求旺盛,林立的眼鏡店成為了我國眼鏡產業的基本表象。
  • 為什麼丹陽一直想加入常州,鎮江該反思了
    江蘇省是中國第二經濟大省,省內的城市號稱「十三太保」,單拎出來放在別的省份個個都不弱。在江蘇的城市中,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名城,例如徐州、常州、蘇州、南京等等,這些城市在保留原有歷史底蘊的基礎之上,經濟發展方面也處於國內的前列。
  • 江蘇不起眼的五線城市,被譽「中國眼鏡之鄉」,將成國際商貿中心
    江蘇這座不起眼的五線城市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鄉」,將成為國際商務中心,我國的經濟正在不斷發展和改善,近年來中國一些城市也在悄然蛻變,許多城市紛紛崛起,從小開始向前景良好的小城市逆襲,除了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城市之外,江蘇省其他城市(蘇州、南京、無錫等)也備受關注,這些地方的發展給很多遊客帶來了驚喜
  •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小眼鏡」
    「小眼鏡」成了「大問題」,也成為家長們一大心病。 今年5月至9月,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省農工黨聯合,與唐山、張家口市政協和張北縣政協協同,圍繞「推動近視大防控、合力減少『小眼鏡』」開展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
  • 一副眼鏡成本多少?中國7億近視人8成被騙,揭秘眼鏡業的3大坑
    也正是因為如此,眼鏡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必需品。因為近視的人口比較多,我國對於眼鏡的消費是非常大的,不僅有人會第一次配眼鏡,還會有眼鏡依賴者隔幾年都會換一次眼鏡,所以我國眼鏡的市場是非常大的。而中國不僅是眼鏡消費大國,同樣也是眼鏡生產大國。
  • 鎮江市人大常委會最新公告,丹陽3人!
    鎮江市人大常委會最新公告,丹陽3人!美樂車圈是亞洲最大的鋼圈生產基地,華久輻條是全國最大的輻條生產廠家,視悅光學與黃金屋光學連續多年丹陽鏡片出口第一。積極推進產品與電商平臺合作,在國內首家C2M平臺創辦了唯一一家做成品眼鏡的線上商家——「必要商城」,實現了從用戶到工廠的直線連接,滿足了「大牌品質,工廠價格」的消費者訴求。熱衷公益事業,2011年以來集團向社會各界捐贈達2000多萬元。
  • 2020年中國眼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利潤高市場規模大 資本爭相入局
    中國人學業工作壓力大,長時間用眼,再加上電子產品普及,中國人近視人群不斷增多。根據國家衛健委5日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數據,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
  • 該鎮眼鏡產量佔全球一半,全球銷售額超25億
    文| AI財經社 石萬佳編輯| 鹿鳴頭圖| 張曦設計張哲一出丹陽火車站,迎面就是中國丹陽眼鏡城。一棟在一線城市裡算不上大的5層商場,匯集了世界上最多的眼鏡批發商、零售商。身為其中最年輕的賣家和唯一的女孩子,彭湘華的眼鏡總是早早賣完。那時,丹陽眼鏡已經小有名氣。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一幫原在蘇州、上海等地眼鏡廠上班的知識青年借下鄉之機來到丹陽。「他們到農村不會幹活,就提議辦眼鏡片廠,這樣才有了後來的眼鏡產業。」中國(丹陽)眼鏡城黨委書記柴劍介紹。技術傍身,他們先後辦起二十家村鎮眼鏡企業,為丹陽眼鏡奠定了基礎。
  • 眼鏡貓膩太多,別配瞎了
    過去因為信息不對稱,眼鏡店隨便講一些「不明覺厲」的功能,瞬間就讓人覺得這錢應該花,且花得值。然而現在,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砍價。2、天下眼鏡,一半出自中國在國內買眼鏡還需要挖空心思砍價其實細思很傷感情,因為全世界的眼鏡,超過一半產自中國,鏡架產業分布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奢侈品品牌代工廠在東莞和深圳(橫崗),中低檔鏡架集中在溫州,鏡片在丹陽。
  • 【鄉村振興】鎮江丹陽:「五大產業」引領一方農民奔小康
    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省級生態文明示範村,屯甸村因土壤、氣溫、水質等條件極適合茶葉生長,有「茶葉之鄉」的美譽。通過組建合作社後,這幾個問題都解決了。目前,茶葉種植這一資源優勢已轉化為屯甸村的產業優勢,成為當地的特色農業品牌。
  • 丹陽114家企業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36江蘇文光車輛附件有限公司訪仙37江蘇超力電器有限公司訪仙38江蘇超力散熱器有限公司訪仙39江蘇天威焊接產業有限公司62江蘇僅一聯合智造有限公司開發區63江蘇萬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區64江蘇創力電梯部件有限公司開發區65大亞人造板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