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川普拒不認輸感到厭惡,共和黨議員憤怒退黨:我受夠了!

2020-12-22 原子之城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834字,閱讀約需2分鐘

美國大選雖然已經出了結果的,但是川普卻始終不承認敗選,這樣的做法在共和黨內部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一方面,有共和黨人繼續支持川普,因為他的勝利就代表共和黨的勝利,還有機會挽回敗局就不能承認敗選,另一方面,也有共和黨人不滿一復一日的陰謀論,對川普拒不認輸感到厭惡,共和黨議員保羅·米切爾就憤怒退黨,表示受夠了這樣的日子。看來,川普把自己人都勸退了,這也算是歷史罕見了。

要求退出

近日,密西根州的共和黨議員保羅·米切爾接受了媒體的訪問,在採訪中,他表示自己對川普日復一日想方設法想要推翻大選結果的做法感到厭惡,受夠了川普的保羅·米切爾要求眾議院將其黨派改為無黨派人士,並且保羅·米切爾還表示將會取消和共和黨高層的接觸。在保羅·米切爾看來,一個政黨首先要做的是維護憲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政治地位。現在的共和黨每天在做的就是保護候選人,爭奪政治權利。這讓他無法接受。

保羅·米切爾的擔憂

保羅·米切爾認為,共和黨高層一直在配合川普的陰謀論,這是對憲法的褻瀆,是對選民投票權的侮辱,即使能夠推翻民主黨的拜登,也會對美國的民主制度造成損害。保羅·米切爾指出,川普不斷煽動支持者,宣揚大選被操縱這樣的陰謀論,是對投票權的神聖性的侵犯。一個合格的政治候選人應當明白,誰都有失敗的可能,坦然接受,表現出優雅和成熟,才是應該做的事,如果無法接受失敗,那麼壓根就不該參與政治。

法院駁回

實際上,川普也正如保羅·米切爾所說,是個輸不起的政治人物,到現在,川普的律師團隊還在不斷上訴,共和黨高層也力挺德克薩斯州在最高法院的起訴,其要求最高法院推翻4個"搖擺州"的選舉結果。但最高法院隨後就駁回了訴訟請求。其實,選舉人團已經給出了最終結果,拜登獲得302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選舉人票,這麼大差距的結果不應該有異議,只是川普仍舊還在頑固堅持著。

(本文為原子之城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共和黨議員憤怒退黨:為和川普努力推翻選舉結果感到噁心!
    雖然川普知道自己下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似乎他並不想就這麼認輸。自大選結束以來,川普為了推翻選舉結果做了多少努力大家也是看在眼裡,不過,對於川普的這種行為,大多數的美國政客都表示出了並不看好的態度。
  • 川普沒想到的事情發生,蓬佩奧突然認輸了
    儘管川普本人依然不願承認失敗,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川普離開白宮幾乎已成定局,就連川普的鐵桿支持者蓬佩奧都已經要認輸了。 蓬佩奧即將認輸 與川普一樣,共和黨的許多人士都不願承認川普已經輸掉選舉,蓬佩奧作為川普的鐵桿支持者自然也是如此。
  • 美共和黨眾議員呼籲川普別認輸,戰鬥到1月
    但保守派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辯稱,下周並不標誌著川普為推翻選舉結果而進行的絕望努力的結束。這些議員稱,美國國會應該就關鍵州的選舉結果舉行全面辯論,因為這些州被指控存在「選舉欺詐」。但報導指出,這些指控在法院尚未得到證實。為了推翻選舉結果,川普陣營提出了大量訴訟,但均以失敗告終。
  •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承認拜登勝選,川普:人民十分憤怒!
    【環球時報記者 鄭可 任重】「人民十分憤怒!」美國總統川普16日發表推文,對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承認拜登勝選一事表示不滿,批評後者放棄得太快。消息人士稱,麥康奈爾還警告共和黨人不要試圖在1月推翻選舉人團投票結果。不過一些共和黨保守派人士並不打算聽從這位共和黨大佬的建議。
  • 川普還有「後手」?施壓共和黨議員抗議大選結果,慘被同僚拒絕
    川普為何還不願承認大選結果呢?其實,他對扭轉局面還抱有一絲期待。川普的一個希望便是,在1月6日國會正式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時,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共和黨議員能幫助他提出異議,當兩院同時有共和黨人抗議時,國會就會對選舉結果重新討論。這是川普的一個「後手」,而現在他正努力在社交平臺煽動某些共和黨議員,幫助他向國會叫屈。
  • 最新|川普支持者暴力事件已被鎮壓,共和黨加速與川普切割
    圖片:視覺中國 上一任共和黨總統小布希說:「選舉結果引起爭議,會在香蕉共和國發生,而不是在我們的民主共和國。」 「我對選舉以來一些政治領導人的魯莽行為感到震驚,他們未向我們的制度、傳統和執法力量表示充分尊重,這也讓我感到震驚。
  • 共和黨議員宣布重要計劃,川普迎來「一線生機」?拜登自信回應
    根據美國相關法規,反對意見生效,需要至少一名眾議院議員和至少一名參議院議員提出。在霍利宣布的同一天,新澤西州共和黨眾議員傑佛遜·范·德魯(Jefferson Van Drew)稱,明年1月6日他不會投票確認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清點結果。
  • 川普選情告急,共和黨人為什麼不離開?原因之一是怕他報復
    美國許多最大的學區本周宣布,他們將不歡迎學生在9月份重返課堂。川普本人任命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本周表示,今年秋天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之一」。距離大選只有100多天了,川普式的憤怒、否認、咆哮或攻擊都無法抹去這位總統一手打造的這個令人不快的現實。
  • 100多共和黨人支持川普翻盤,拜登團隊的回應來了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新年伊始,作為現任美國總統的川普無心留戀海湖莊園(Mar-a-Lago),他打算提前返回美國首都華盛頓,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引發了美國媒體的關注。有評論認為,川普一旦回到白宮,就不得不面對即將舉行的國會聯席會議。
  • 華盛頓突然傳出一消息,川普遭致命一擊!共和黨人急了:別認輸
    儘管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已經宣布了拜登「勝選」的消息,但川普一直不願承認自己「敗選」。近段時間,川普團隊依然在為選舉結果做「最後的努力」。據《環球時報》12月9日報導,為幫助川普「顛覆」大選結果,德克薩斯州政府8日表示,已向美國最高法院對喬治亞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提起訴訟,主張這些州在疫情期間對選舉程序的更改是非法的。
  • 國民黨很差錢,藍營議員:民代募款壓力大竟有人想退黨
    中國國民黨經費拮据,將於12月首度舉辦募款餐會,國民黨臺中市議員羅廷瑋向中評社表示,經費短缺已成為黨魁江啟臣最頭痛的問題,各地民代的募款壓力也遽增。據了解,有些人不堪壓力,醞釀退黨,但應不至於形成退黨潮,因為從政畢竟需要政黨奧援,危機也是轉機,願意留下共體時艱的人,就是對黨忠誠的同志,國民黨有望藉此去蕪存菁。
  • 還不認輸!川普再挑戰大選結果,欲阻止拜登獲國會認證
    多管齊下施壓上周,美媒報導,美國國防部18日停止了向當選總統拜登團隊抄送安全簡報,這個決定是否來自川普還不確定。除了暫停抄送給拜登的簡報外,有美媒報導稱,川普21日在白宮會見了多位共和黨國會成員,希望能夠獲得他們的支持,阻止拜登在明年1月6日被國會認可。美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當天與會的眾議員有12位,會議持續了3個小時。除了同川普舉行會面,這些共和黨國會成員還同將在下月主持國會認證流程的彭斯舉行了會面。「幾名國會成員剛剛在橢圓形辦公室與川普總統會面。
  • RNC 2020:川普後共和黨的後起之秀上臺
    前足球明星赫歇爾·沃克(Herschel Walker)談到了他與川普的37年友誼。自19世紀末以來,第一位共和黨黑人參議員蒂姆·斯科特(Tim Scott)吹捧總統在為經濟困難的社區量刑改革和減稅方面的工作。 總統缺乏同情心嗎?
  • 川普若再猶豫下去,共和黨高層將有更多的麥康奈爾浮出「深海」
    而民主黨不是這樣,質疑是你的,選舉人票是我的。在有的搖擺州,當共和黨人選舉人團前往投票,而警察卻攔住不讓進,說有事找州長。可是,州長卻找不著了。不需要大筆啟動資金, 不需要極廣的人脈關係,更不需要「辭職創業」。
  • 被麥康奈爾「拋棄」,川普:現在放棄還太早了
    麥康奈爾同時在星期二建議共和黨議員們不要在國會批准大選結果時進行聯合反對,因為挑戰大選結果需要兩院批准才可以進行,而在民主黨掌控眾議院的情況下提出反對將會毫無意義。當然,麥康奈爾對川普的政績也做了一系列表揚,但川普似乎並不買單。
  • 狂打電話、邀約議員……川普想在密西根州翻盤
    他還給當地共和黨選舉官員打電話,後者則很「巧合」地在接到電話後改口,宣布不認可當地選舉結果。川普的具體想法尚不清楚。但此前,川普的律師朱利安尼曾公開宣稱要讓密西根州共和黨議員推舉親川普的選舉人,直接無視拜登的勝利,一舉「顛覆結果」。有美媒就懷疑,川普現在聯絡共和黨議員,搞不好打的就是這個「算盤」。
  • 川普支持者有意1月挑戰選舉結果,共和黨內部警告此舉無濟於事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美國共和黨一位高級參議員警告說,忠於總統川普的保守派議員在國會挑戰選舉結果的計劃註定會失敗。 周一(12月21日),一群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在白宮與川普和副總統彭斯私下會面,討論在明年1月6日國會開會認證選舉團結果時,對選舉團結果提出異議。
  • 川普:我沒有煽動暴力
    聯合一部分拋棄川普的共和黨議員,佩洛西要求副總統彭斯動用第25條憲法修正案解除川普總統職務,在被彭斯拒絕後,佩洛西等人決意對川普進行彈劾。 對於一個在任總統來說,這可謂驚天指控,而對於已經承認「敗選」、僅剩下幾天任期的川普來說,這又是一個公開的羞辱,不留情面,不給後路,甚至可以用「斬盡殺絕」來形容。 儘管如此,川普在面對媒體時依舊保持了他慣有的平和,像《新方世玉》中的雷老虎那樣,繼續以德服人。
  • 這幾天 共和黨大佬對川普的態度越來越微妙
    問題來了:在拜登一方宣布勝選、川普堅稱「如果在公平狀態下我才應該是獲勝者」並發起訴訟的情況下,川普身邊的人又是持何態度、作何反應?美國兩黨制下,政黨只是個選舉機器,平時「存在感」有限——但既然選舉在繼續,共和黨政要們就不能不顧忌川普「鐵桿粉」強大的動員力,及他勝過共和黨內當前任何其他人的籌款能力。既有所求,則必然投鼠忌器。「漫漫的長夜 我串起你的承諾」11月3日後,共和黨及川普團隊很多人的立場,開始發生微妙分化。
  • 麥康奈爾祝賀拜登獲勝,自保的「龜丞相」為何最終拋棄川普?
    麥康奈爾同時在星期二建議共和黨議員們不要在國會批准大選結果時進行聯合反對,因為挑戰大選結果需要兩院批准才可以進行,而在民主黨掌控眾議院的情況下提出反對將會毫無意義。當然,麥康奈爾對川普的政績也做了一系列表揚,但川普似乎並不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