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一直很反感一件事,關於《火影忍者》中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我按照劇情、設定分析了很多,總有人會說「瞎分析什麼,一切劇情需要」。難道說有人不知道劇情需要?有兩種答案,它們可以完美解釋《火影忍者》的所有問題,岸本只是弟弟。
文/小鳴人
《火影忍者》是長篇少年漫畫,岸本齊史對大局的把控並沒有那麼出色。劇情一旦延長,大量的矛盾就會出現,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矛盾、bug、設定更改現象屢屢出現,才會導致《火影忍者》留下一些「坑」,也就是岸本齊史留下的「殘缺」。
對這個「殘缺」問題的討論,才是整部《火影忍者》的魅力。宇智波鼬前期究竟是不是反派?很多人找到證據證明他是,也有很多人找到證據證明他不是,兩種觀點的對比,才讓《火影忍者》體現出「殘缺的美」。
對於《火影忍者》問題的分析討論,自然需要拿出合理且真實的數據,這樣的分析才可以算上「中規中矩」。反倒是有些人弄錯了一些事情,認為所有的分析都是「沒有意義」,一切都是「劇情需要」,難道說其他人不懂得「劇情需要」?
所有的《火影忍者》問題,有兩種答案可以完美解釋。只不過為了體現「岸本是個弟弟」,才會出現很多人對部分情節進行剖析,試求將「坑」填上。
劇情需要
從《火影忍者》開局到結尾,所有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認為是「劇情需要」。
這一點每個人都懂,完全不需要你在別人的分析下面刻意強調。如果所有的不合理、所有的「坑」全部都用「劇情需要」來解釋,那整部《火影忍者》還有什麼魅力可言?我們不妨只看忍者之間的戰鬥部分即可。
宇智波鼬前期對卡卡西使用月讀,為什麼不直接將其殺死?這個問題可以直接用「劇情需要」來解釋,可是這樣完全沒有意義。
宇智波鼬是木葉安排在曉組織的臥底,他和卡卡西屬於同一個陣營,使用月讀是為了迷惑鬼鮫,但是他不需要殺死同伴。宇智波鼬前期是反派,非永恆萬花筒寫輪眼對他的負擔極大,如果強行殺死卡卡西,必將引來木葉的大量忍者,對他非常不利。
這兩種解釋,哪一種不比「劇情需要」好?
岸本「吃設定」
岸本前後「吃設定」並非一次兩次,他自己挖下的坑實在太多。用「吃設定」同樣可以解釋大量的《火影忍者》問題,岸本挖下的坑,還是交給他自己填比較好。
同樣涉及到「宇智波鼬前期是否為反派」的問題,我們可以解釋成,前期宇智波鼬設定為反派人物,因為人氣等各方面原因,岸本不得不在第四次忍界大戰中為宇智波鼬證明——他是正派。
一旦宇智波鼬被證實從一開始就是木葉的臥底,很顯然前期大量的情節是無法解釋的,這就是岸本自己留下的「坑」。
如果解釋宇智波鼬是臥底,卻沒有傳出任何情報、卻在滅族當晚聯繫面具男(鼬認為他是宇智波斑),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釋?用岸本「吃設定」來說明最好不過。
在《陣之書》的設定中,扉間帶領整個精英小隊逃離金銀角部隊的追殺,最終他選擇留下當誘餌,並將火影的位置傳給猿飛日斬。
在《陣之書》中的記載中,當時的猿飛日斬43歲,這難道不就是他的巔峰時期,堪稱「最強火影」。最強火影的猿飛日斬、千手扉間、實力不弱於猿飛日斬的團藏等其他人,居然會被金銀角小隊追殺,木葉的戰鬥力是不是太弱了一些?
沒有辦法,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只能用岸本「吃設定」來圓,畢竟《陣之書》的這段記錄確實存在失誤。
大部分的《火影忍者》問題我們不願意用「劇情需要」和「岸本吃設定」開解釋,是想在最合理的基礎上,幫助岸本填「坑」,這才是整部漫畫的魅力所在。
本期話題:
關於《火影忍者》問題,不用「劇情需要」和「岸本吃設定」來解釋,是不是顯得更加完美一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由「羈絆的小鳴人」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