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門的新手,肯定會問:
「買一塊什麼牌子的板比較好?」
「什麼配置的板面、軸承、輪子等比較好?」
「國產還是進口的好?」
通常部分網友會推薦到滑板店,讓老闆給你推薦,但是對於新手來說,可能還是會很迷茫,我怎麼可能知道老闆有沒有坑我,參數符不符合我要求,過去之後滿滿的被虐感,一堆專業參數,似乎根本摸不清到底這板咋樣,而且還會默默的看著滑板店老闆裝逼,這裡小編特此整理一篇新手滑板組裝推薦,希望你們看後買板的時候能用上!
首先,我們在選擇滑板的時候主要拆分成以下幾個方面來滑板的性能:
看板面的彈性
看支架的靈活性和轉向
看輪子的硬度和彈力
看軸承的貼地轉動性
看砂紙的粘腳性
板面的彈性:
在之前介紹玩具板和專業板區別的文章中,小編有提到加拿大楓木的彈性比較好,強度高,不易斷板,通常在買板的時候,淘寶店的板面參數都會表明「AAA級加拿大楓木」,多半是玩具板,因為工業上根本沒有什麼「AAA"級別的加拿大楓木,「AAA級加拿大楓木」是個營銷詞,經常發淘寶圖片問是不是玩具板的,你可以優先看下有沒有這個營銷詞,大概就應該知道是不是玩具板了。如果去滑板店,你也可以直接問老闆,板面是否是加拿大楓木的,只要是,你就可以放心的選一款你喜歡風格的滑板板面。因為滑板是消耗品,所以小編建議新手可先買國產板面玩著,比如沸點旗下的BK、JUSTICE,練好再買塊進口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反正會經常換的。
橋(支架)的靈活性和轉向:
目前主流支架推薦類型分三種:
T:thunder:中性橋,不軟也不硬。容易上手,用戶的人很多,有些專業滑手也在用這種。
V:venture:偏硬,容易控制,適合做大動作,因為穩定適合嘻哈滑手,或者像p-rod的滑手,很穩的,國內的滑手用這個也比較多;
indy:independent:這個橋質量很好,相比其他款稍沉,但很靈活,初學者很難控制,適合練技術。它的橋都非常有風格,不論是橋的文化還是做出來的動作,很細膩,很多滑手都是 independent的擁護者。玩old school 玩池子的人用indy的多一些。很燥的一款橋。
尺寸推薦:
腳小的建議:indy 145 / thunder 129 /venture 5.0
正常的推薦 :indy 139 /thunder 147 /venture 5.25
備註:以上三種參數,表達的其實是一🀄️尺寸,只是叫法不一樣;
一般139/147/5.25的橋推薦搭配尺寸為 8.0 或者 8.125釐米的板面。
品牌推薦:
destructer和THEEVE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主流進口支架,THEEVE支架是nuzze最喜歡的支架,很多他的滑板視頻裡都能看見THEEVE,如果資金緊張的話推薦國產sparkle支架。
小編建議如果買橋的話,還是買進口橋,不容易壞,板面換的勤,但是買個好的橋相對可能更耐用更划算噢!
輪子的硬度和彈力:
刷街的輪子相對比較軟,一般配置為75A\80A\85A的PU輪,回彈80%左右。
初級雙翹板的話,一般配置為90A\95A\100A\105A的動作PU輪,值越高,硬度越高,但仍有彈性的。像國外Bones和Ricta的輪子挺好的,Spitfire的圖案好看,主要看自身的需求,如果經濟實力不錯,買個國外的PU輪還是挺不錯的。國內的輪子買來先練手也是不錯的選擇,玩起來肯定是有差別滴。
軸承的貼地轉動性:
這個貼地轉動性,小編就不好具體描述啦,這個的要具體的體會,不過這裡小編要特別強調下,滑板軸承非常注重抗側面衝擊。對於軸承小編個沒有明顯的品牌推薦,一般的比較好的滑板板面商配備的軸承都不錯,你看下口碑不錯的品牌,應該都可以。
砂紙的粘腳性:
砂紙主要用於提高板面和鞋子之間的摩擦,完成各種動作,砂紙要是脫落明顯,不用小編說,相信大家也可以簡單的區分出來的。一般推薦的砂紙為GRIZZLY(小熊砂紙)、MOB、DBH、Symbolic。其實大致都差不太多,有特別需求,淘寶上也有不少,可以根據具體都需求進行夠買。
更多滑板相關常識及資訊,敬請關注「滑板圈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