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還太小了,沒法自己玩原版《最終幻想 7》,所以我就看著哥哥玩了一遍又一遍。大部分內容我都記不清了,但我還記得我一直在想赤紅十三的飾品很酷,蒂法深棕色的長髮也很漂亮,還有就是,我要什麼時候才有機會自己玩?
到了青少年時期,我在網上花了大把時間,我在這時注意到網絡上有大量的《最終幻想 7》同人作品。有許多蒂法、克勞德、薩菲羅斯和其他主要角色的史詩級畫作,還有一些看起來傻傻的 Flash 動畫,這重新點燃了我的童年愛好。在我意識到之前,我就已經深陷《最終幻想 7》的大坑而無法自拔。我玩了衍生遊戲,看了電影,還自己動手畫了同人。
SE 為我這樣的粉絲準備了「最終幻想 7 補完計劃」,包括《核心危機》《降臨之子》等覆蓋多個媒介的大量作品。但我仍然還想要更多。具體地說,是更多的《最終幻想 7》。我和我哥哥就像其他許多粉絲一樣,一直猜測 SE 會在何時以及何種方式重製《最終幻想 7》本身。在 2015 年,SE 終於給出了答案。
我簡直欣喜若狂,但同時又對《最終幻想 7 重製版》有些擔心。新近的《最終幻想 7》衍生作品裡總是把克勞德刻畫成一個陰鬱悲傷的男孩,而不是原本樂於談笑,對朋友忠誠,享受偶爾騎著陸行鳥兜風的形象。克勞德會在重製版裡找回原本的風貌嗎?這個重製版又會有多少新內容?我想找回看著哥哥玩初版遊戲的感覺,但我也想要只屬於我自己的全新體驗:更多的角色互動,一個可供探索的巨大世界,以及能讓我更了解我喜愛的英雄和反派的額外背景設定和角色表現。
我希望重製版既原汁原味又有所不同,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然而,在二十年的等待後,《最終幻想 7 重製版》沒有讓我失望。
重製版的額外內容附加在原作的框架之上,沒有蓋過讓我深愛這個遊戲數十年的那些閃光點。而與第五區貧民窟的孩子聊天,或者在被流浪貓嫌棄的時候聽克勞德嘀咕一句「真麻煩」,這就是我想在重製版裡看到的。
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幻想過每一個我希望重製版《最終幻想 7》能做到的小細節。我希望隊友之間有更多對話,而不只是巴雷特對著克勞德大喊大叫,克勞德卻毫無反應。我想看看雪崩組織在第七區的生活,雖然這只會讓他們的離隊變得更加痛苦。我想要所有這些——而 SE 給出的回答是:「沒問題,老大。」
我想要的越來越多,SE 也沒有讓我失望。我希望蜜蜂之館的場景會更有趣,而不是成為系列中的汙點。目前為止,重製版最標誌性的額外內容就是克勞德和蜜蜂之館主人亞尼安共舞的驚豔場景。這個場景的存在沒什麼特殊理由,只是「想做而已」,克勞德和亞尼安一起進行奇怪的舞蹈節奏遊戲,愛麗絲就在臺下和觀眾一起鼓掌喝彩。但至少,這個場景讓克勞德的人物形象豐富了起來,不再只是一個精神緊張的陰鬱男孩。
《最終幻想 7 重製版》的地圖限制在米德加(也就是神羅城)之內,但我沒有感受到局限性。在我潛入地下隧道或是探索圍牆商業街時,這個大城市讓我能感覺到它應有的規模。在原版中這是最小的區域之一,然而它現在卻讓我感到十分龐大。
意料之中的是,重製版暫時沒有出現重大的角色發展。在原版中,大多數的重要劇情都發生在後期,所以我很期待能看看 SE 會如何在充實主角團隊的過往經歷。又或者看看他們如何徹底顛覆我的期望。
我需要在這裡插一條重大劇透預警。
《最終幻想 7 重製版》的最大變化就是結尾處的劇情轉折,這裡面還有一些可能涉及時間穿越的不清不楚的東西。雖然我最開始覺得有點奇怪,但隨後,我就對重製版不會嚴格復刻原作劇情感到有些興奮。
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好像我又回到了童年,第一次欣賞這個深受喜愛的故事逐步展開。我在許多年的時間裡,將這個遊戲世界的所有因素都刻入了腦海,現在卻驚奇地意識到我無法預測後續展開。這也讓我卸下了重擔,不再一味關注我希望重製版應有的內容。從這裡開始,開發者將帶我們前往一片未知的領域。
SE 本來只需要出一個畫質升級版,分毫不差地複製原有的內容就行。但他們卻為我們呈現了更多,也勇於做出改變(哪怕只是在較小的範圍內),而這正是《最終幻想 7 重製版》對我而言如此完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