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型月在目前動畫化中淡化冬木聖杯戰爭的另一作品,《Fate/Apocrypha》卻被列為目前評分最低的Fate系列動畫,手握一副好牌卻打成了"爛局",其主筆東出佑一郎也因此被戲稱為"神奇東出"。而《F/A》動畫又為何評價不佳?今天將為大家簡單介紹這部動畫的世界觀,並淺析《F/A》的優與劣。
《Fate/Apocrypha》的故事發生在第三次聖杯戰爭後分支的平行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大聖杯被奪取,冬木聖杯戰爭提前結束,而聖杯戰爭的信息也被昭告天下,於是世界各地開啟了大大小小的亞種聖杯戰爭。在冬木的大聖杯被搬至羅馬尼亞後,一支新的隊伍向時鐘塔宣戰,想要成立新的魔術協會,雙方利用聖杯系統各召喚了七騎從者,分為紅黑兩大陣營,14騎從者的聖杯大戰也打響了。
從設定來看,《F/A》的故事本來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從者大混戰,14騎英靈各自的故事、兩方從者的寶具對轟、以及兩大陣營的戰鬥糾葛,都應該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部分。但其成為目前fate系列評分最低的動畫,除了沒有將上述的設定表現充分以外,還有著更複雜的原因。
首先,《F/A》被廣大觀眾口誅筆伐的一大重要原因便是對角色人設的不滿。動畫男主齊格,作為剛剛誕生於世界上的人造生命體,不僅忽然間領悟了生命自由的真諦,還被英雄齊格飛掏心救命、被阿福貞德兩大從者保護、被老人贈予武器、神奇地打敗了從者天花板、"黃金三靶"之一的小太陽,更莫名其妙收穫了貞德"我對你懷有戀慕之情"的表白。如此"龍傲天"的人設,對於各大觀眾、尤其是貞德廚來說,當然喜歡不起來。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女主角貞德身上。對於期待貞德出場的觀眾來說,看著心中的聖女在動畫中被表現成一個"戀愛腦",自然會感到失望。有人說,《F/Z》驚鴻一瞥的聖女貞德,被一部《F/A》形象盡毀。
而其實,齊格、貞德作為一部作品中的出場角色,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在塑造上對背景環境的描述、對劇情和人物心理的轉變、對各個人物性格及故事的體現,"神奇東出"都沒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再加之動畫化的篇幅縮減,使得男女主角以及相關角色的行為缺乏了觀眾想要看到的合理性,因而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其次,部分作畫崩壞、音效爆炸,也是影響觀看體驗的一大因素。在《F/A》中,人物突然的顏藝、線條的崩壞,都使得觀感大幅度下降。即便目前對《F/A》的作畫方法存有爭議,但大多數觀眾仍然認為,這樣的畫風突變是十分不習慣的。其中最為詬病的22集打鬥戲份,更因為其中的音效,被彈幕調侃為"對耳機寶具"。
但同時,《F/A》動畫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聖杯大戰的宏大設定,本身便是成功的良好基礎,若在敘事結構、人物處理上進行雕琢,對大戰中紅黑兩方的心理、形勢、戰況以及雙方之間明裡暗裡的博弈進行充分描寫,《F/A》也許會是一個相當精彩且具有深度的故事。而在《Fate/Grand Order》與《Fate/Apocrypha》的聯動劇情中,主筆東出佑一郎對劇情進行了優化,此前飽受批評的齊格人設也不再單薄,並求生欲極強地稱自己對貞德"只有模糊的記憶"。事實證明,"神奇東出"與"認真佑一郎"可能不是一個人吧。(笑)
除了本身的設定,《F/A》在音樂上也十分出彩。由橫山克負責的配樂,從始至終便營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歐洲古典氛圍,配合聖杯大戰的戰爭背景,雙方的備戰、出徵、交鋒,都在層層遞進的配樂中體現了《F/A》全新戰場的獨特性。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迦爾納與齊格的對戰,隨著迦爾納解放寶具"日輪啊,順從死亡",音樂配合畫面的爆發,仿佛真的有英雄開闢天地的氣勢。
總的來說,《Fate/Apocrypha》本身具有宏大而富有潛力的設定、相當出色的配樂,但由於對角色塑造、劇情交代的失敗,使其遺憾淪為Fate目前評分最低的動畫。《F/A》的評價不佳,也說明了一部動畫,即便有著雄厚的官方靠山、大眾"老婆"的廚力加成,但如果無法講好一個基本的故事、無法立好一個服眾的主要角色,仍然是難以獲得觀眾的稱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