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警告稱宇宙輻射會對量子計算機產生幹擾作用

2020-12-22 太平洋電腦網資訊中心

MIT研究警告稱宇宙輻射會對量子計算機產生幹擾作用

2020-08-31 17:4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量子計算機正在以令人興奮的速度前進,但不幸的是,這一進程可能很快就會停滯。 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線可能會干擾這些量子計算機中信息的完整性,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這些計算機是多麼的脆弱以及該如何保護它們。

  資料圖

  在傳統計算機中,信息以「比特(bit)」表示,它可以是0也可以是1。然而得益於量子物理學的詭異法則,量子計算機中的比特(稱為量子位)能同時以兩種狀態的疊加狀態存在。這意味著它們可以並行執行許多操作,這要比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強大得多

  但要製造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還要面對一個大型障礙。量子位有相當低的相干時間,這指的是它們能在疊加狀態下停留的時間長短。這是因為它們對外界幹擾很敏感,比如熱量、磁場和電場甚至是我們周圍的低強度輻射。

  而一些最糟糕的「罪犯」來自太空。宇宙射線和它們產生的次級粒子像雨點一樣不斷地落在我們身上,雖然我們個人可能沒有注意到它們,但它們可以對電子設備造成嚴重破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MIT、林肯實驗室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已經量化了宇宙射線對量子計算機的影響程度。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輻照過的銅盤放在超導量子位旁邊以測量輻射的影響。實驗是在一個稀釋 冰箱 裡進行的,通過將環境溫度降低到比真空環境溫度低200倍左右來最小化其他幹擾。研究人員在冰箱外還研究了第二個被輻射的銅盤,從而測量出量子系統暴露在了多大的輻射之下。

  研究小組通過這種設置和其他模擬發現量子位相干時間將被限制在4毫秒左右。通過在銅盤和量子位之間放置或移除輻射屏蔽,進一步的實驗證實了這一數據。雖然護盾確實有作用,但它並不是最實用的解決方案--它可是一堵重達兩噸的鉛磚牆。

  實驗表明,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量子計算機,我們需要為它們創作足夠的屏蔽環境。這可能意味著要把它們移到地下深處,就像尋找中微子的實驗一樣,從而保護它們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不過研究小組表示,這可能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如果我們想建立一個產業,我們可能更傾向於減輕地面輻射的影響,」該研究的論文作者William Oliver指出:「我們可以考慮設計量子位讓它們『難以接觸雷達』、對準粒子不那麼敏感,或為準粒子設計陷阱,這樣即使輻射不斷產生它們,它們也可以從量子位中流失。所以這絕對不是遊戲的結束。」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解讀量子計算機的研究現狀
    但是,有跡象表明,如今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量子計算形式且都能夠超越超級計算機,這將提振這個萌芽產業的研發熱情和投資。參與該項目的中科大物理學教授呂朝陽稱,這一裡程碑是邁向「大規模容錯量子計算機」的「必要一步」。 谷歌及其競爭對手,包括IBM、微軟、亞馬遜、英特爾和幾家大型初創公司,近年來都在研發量子計算硬體上投入巨資。
  • 新研究藉助神經網絡來查明大型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點位
    ▼ 迄今為止,量子計算機的應用仍相對有限,但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嘗試擴大其規模。基於矽量子位的可容錯量子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一種構建方法,是將單個磷原子放置在 2D 網格上。接著通過納米電子線,控制一兩個量子比特的邏輯門來執行計算。
  • MIT數學家Peter Shor:量子計算機威脅到網絡加密只是時間問題
    Shor在論文中證明了如何克服量子計算機的一個關鍵問題。 量子計算機以量子比特為單位處理信息——量子比特對應經典比特,但能同時表示0和1。已知量子態對噪聲非常敏感,這會造成信息丟失。
  • 科學家成功實現:延長量子計算機中「量子比特」的壽命!
    東京醫科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了如何通過使用額外的「過濾」量子比特來延長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壽命。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製造可用於金融、密碼和化學應用的高保真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將在從網際網路安全到藥物開發的各個領域產生巨大影響。
  • 別高興太早,研發量子計算機的難度你想像不到
    但是,超導量子計算機也有明顯的劣勢,那就是必須要維持一個低溫超導環境,才能夠順利地運行。而且,這些量子比特也比較容易受到噪聲的幹擾。微軟公司比較熱衷於製造拓撲量子計算機,根據這項技術的數學理論,這種技術方案可以有效地抵抗外界噪聲,延緩坍縮和退相干的發生。不過,這項研究目前仍然處在數學階段,還沒有真實的計算機造出來[5]。
  • 中國量子計算機有新進展,美國稱,要加力抗量子技術
    近日,「中國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超過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可謂震驚世界,而這,也讓美國心急不已,美國相關部門隨後表示,要加力研發抗量子技術。《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稱,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 量子力學暗示宇宙是虛擬的?研究人員發現的奇特現象,都令人懷疑
    實質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一系列生物電磁波處理之後,大腦才會產生的。舉例來說,當我們的眼睛收到某一物體的可見光時,視覺系統就會自動產生特定的生物電信號,這些信號將通過神經系統傳送到大腦的相關區域,然後大腦對這些信號進行處理,最終將我們看到的物體呈現出來。
  • 量子計算機究竟是什麼?
    這是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出的 76 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軟體,背後是一行行代碼,它們最終轉化成各種邏輯門,控制底層的一個個二進位數—— 0 和 1。 這個基本單位叫做比特,在經典計算機裡,每個比特要麼是 0,要麼是 1。而量子計算機不同,每一個量子比特既可以是 0 是 1,也可以變成 0 和 1 的疊加態。
  • 巨頭爭霸量子計算機,性能遠超當今最快超算
    量子計算如今被寄予厚望,即便是當今全世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可能被它遠遠甩在身後——至少在解決某些問題時的確如此。但現在,它也處在跟當初的傳統計算機相似的發展時期。原型已經可以發揮作用,但還無法確定這種設備最終會變成什麼形態。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月4日消息,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什麼是」九章「量子計算機?
  • 科學家設計出新型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達到32量子位,4K低溫下突破局限
    國內,潘建偉團隊也已經表示——今年預計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機。而近日,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又破解一系列難題,並成功開發出了新型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點燃了不少人對這一領域的期待!據悉,研究人員首次設計了一個在低溫下工作的完全連接的32量子位追蹤離子量子計算機(trapped-ion quantum computer)寄存器。這個新系統代表了開發實用量子計算機的重要一步。
  • 從基礎量子位到當下火熱的量子計算機,一文助你入門量子計算
    為了攻擊希爾伯特的這一問題,圖靈精確的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器(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從那時起,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數十億臺基於圖靈模型的計算機已經售出。1985 年,英國物理學家大衛 · 德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了一個更深入的方法來定義算法。
  • 矽谷封面|誰能先造出世界最好量子計算機?IBM與谷歌展開量子大戰
    由於量子比特脆弱且易受幹擾,因此必須與熱量、振動和雜散的原子完全隔離,因此才有了谷歌量子實驗室裡的「枝形吊燈」冰箱。即便如此,它們最多也只能工作幾百微秒,然後就會「退化」(decohere),失去疊加狀態。 量子計算機並不總是比傳統計算機快。它們只是有所不同的機器,有的更快,有的更慢,並且需要不同種類的軟體。
  • 最強量子計算機爭霸:谷歌和IBM,誰是真正贏家?
    幾乎在開始研究量子計算機的同一時間,研究人員就把相關數據放置在了雲端,以供外部人員查閱,他們還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內簡單的拖放功能對其進行編程操作。誕生於 2016 年的 IBM Q Experience 目前由 15 個公用的量子計算機組成,規模從 5 到 53 個量子位不等。每月大約有 1.2 萬人使用這些設備,用戶群體包含研究人員與學生,同時小型設備的使用是免費的。
  • 量子計算 幾分鐘等於全球計算機100萬年
    【PConline 資訊】今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中國,莫言成為中國第一人,而諾貝爾物理學獎則是頒給了量子計算機的研究者。據稱,全球所有計算機100萬年的工作量,量子計算機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  在12月,美國物理學家David Wineland和法國物理學家Serge Haroche 將前往斯德哥爾摩分享2012年的物理學榮譽,他們的團隊分別做了關於量子計算的研究工作,成功的找到測量及操控單個粒子的方法,並且在測量和操控時能夠維持粒子的量子力學性質,他們的研究將推進量子計算機的實現。
  • 量子計算機究竟是什麼丨回形針
    這是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出的 76 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今天,我們將用幾枚硬幣,向你解釋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軟體,背後是一行行代碼,它們最終轉化成各種邏輯門,控制底層的一個個二進位數—— 0 和 1。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普朗克把這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也被人們稱為「量子」。  這在當時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因為在經典物理學裡,人們一直認為能量的傳輸是連續的,不存在最小單位。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袁嵐峰,對此進行科普。Q1:什麼是量子計算機?袁嵐峰: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跟量子計算機相對,現有公眾使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力學最早就是研究為什麼微觀粒子會呈現這種「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神奇現象。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那麼,有人會問:研究量子力學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你正從中受益。比如,生活中你每天都離不開的電腦,它的出現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量子力學。
  • 美國封鎖付諸東流,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光刻機還有市場嗎?
    懂計算機的應該知道,計算機的核心部位是運算器和控制器,然而這兩個部位都集中在一個叫中央處理器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CPU」。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CPU 自產生以來,在邏輯結構、運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發展。